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统计,钻井过程是海上井喷事故的高发阶段,为保障钻井安全进行,安装了节流管线、防喷器等安全屏障减缓系统风险,安全屏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钻井安全。利用贝叶斯—LOPA方法建立深水钻井安全屏障可靠性分析模型,以储层-溢流-井涌-井喷为事件链,运用三级井控理论建立独立保护层,每一保护层运用贝叶斯网络方法计算失效概率。在GeNIe软件中完成模型建立,并且完成后验概率计算、敏感性分析、影响力分析。通过分析计算结果给出风险控制关键事件和风险减缓措施,为钻井现场安全工作提出指导意见,确保深水钻井安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
海上钻完井作业面临海洋环境恶劣、浅层地质灾害等复杂工况,极易发生油气泄漏、井喷等事故。为有效预防海上钻完井作业事故,提出基于瑞士奶酪模型的安全屏障模型。采用事故树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作业过程风险。该模型根据挪威标准D-010,建立完井作业关井阶段的物理安全屏障和安全屏障控制原理图,在此基础上构建油气泄漏事故树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表,找出关井阶段可能的油气泄漏途径。通过对重要度计算和风险优先度值排序确定作业过程中最薄弱的安全屏障和关键故障模式。结果表明,作业过程中最薄弱的安全屏障是采油树、油管和地面控制井下安全阀(SCSSV),采油树腐蚀、密封失效、油管接头密封失效和SCSSV开关故障是影响作业过程的关键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降低深水钻井井喷事故风险,提出一种井喷事故风险控制决策定量评估方法。首先运用贝叶斯网络(BN)建立深水钻井井喷事故评估模型,根据BN网络前向和后向推理原则,确定井喷事故的主要风险因素和发生概率;然后针对导致井喷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提出5项风险控制措施,考虑执行风险决策的效用和成本,通过增加效用节点和成本节点,建立深水钻井井喷事故风险控制决策模型,定量评估31项风险决策措施的有效性和总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执行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和增加功能测试与维护决策的总成本较低,同时可将深水钻井井喷事故风险控制在可接受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4.
海上钻井平台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和2011年我国蓬莱钻井平台井涌事故,引发社会各界对海上钻井平台安全问题的关注.介绍了海洋钻井平台的组成结构,对海洋钻井平台的危险源进行了系统辨识,试图通过对海上钻井平台作业现场危险因素加以观察,诊断、分析警源、警情,警兆,警级,结合专家意见,从人员、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工程地质、海上环境等几个方面建立海上钻井平台安全风险预警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出指标权重,构建海洋钻井平台安全风险预警模型,得到量化的预警结果.并通过对某钻井平台的实例分析,提出安全风险的预控对策,以期本模型对海上钻井平台的事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和减少人因失误导致的事故,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人因失误,找出导致人因失误的根本原因,运用4M屏障理论,找出失效屏障并提出修补的方法。发电企业应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凝聚、辐射和同化等功能,引导和规范安全生产活动,充分运用防人因失误工具,在事件发生前防止人因失误的发生。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减少人因失误工具,包括明星自检、质疑的态度、3向交流、遵守程序、监护、独立验证、工前会、不确定时暂停、工作交接、他检等。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减少人因失误工具,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改善人机安全状况、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基于4M屏障理论的多重预防体系,可以有效斩断事故链或堵塞屏障漏洞,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展望未来,构建卓越安全文化是实现被动安全转变为主动安全的核心逻辑,通过提升全员的安全观念、意识、思想、态度、知识、技能,从而实现全员在安全工作中的高度自觉和自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新疆油田钻井溢流井喷事件,杜绝井喷失控事故,在统计新疆油田影响钻井井喷风险的地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油田基于地质环境因素的钻井井喷风险分级模型,对各个区块的钻井井喷风险程度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南缘山前构造勘探开发区块及克拉美丽气田的钻井井控风险值最高。建议对新疆油田钻井井控进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的钻井井喷风险等级,制定了针对性的井控对策,建议在井控设计时考虑钻井井喷风险分级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研究深水井喷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从技术、人员、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识别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致因因素,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矩阵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研究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计算不同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关键风险因素;进一步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划分不同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分析风险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关系,建立深水井喷事故风险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层级1为近邻致因,可直接导致井喷事故的发生;层级2~7为过渡致因,在风险传递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对井喷事故的直接影响较小;而层级8则为本质致因,重视本质致因的改善有利于从根源上降低井喷事故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深水井喷事故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钻井平台井喷事故特点,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建立了海上钻井平台井喷天然气爆炸事故的风险预测与评估模型,对不同风况、不同场景条件下的井喷天然气爆燃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探讨爆燃超压和爆燃火焰的发展规律,并评估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结果表明:钻台区域最大超压值为6.1 kPa,对平台结构及设备不会造成明显破坏,对作业人员有轻微伤害;悬臂梁内部最大超压值达到10.4 kPa,会造成平台结构、设备轻微损坏,对作业人员伤害严重;分析了不同场景条件下爆燃火焰的发展规律;高温燃烧火焰会严重影响平台结构、设备等钢材性能,导致设备损坏、结构失效甚至坍塌,对附近作业人员会有致命伤害。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人因风险排序问题,从人因失误概率、人因失误探测度、人因失误重要度和事故严酷度四个方面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人因风险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用直觉三角模糊数描述各指标值,基于直觉模糊熵计算指标客观权重,然后建立基于TOPSIS法的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失误风险排序模型。最后,基于实例验证了排序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井喷是钻井作业引发的最严重事故之一.通过分析钻井作业过程各个环节,确定钻井过程的风险因素和指标因素,实时监测钻井作业各参数变化,利用模糊综合层次评价法计算出钻井过程井喷风险概率,实现井喷事故动态风险评价.给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步骤,基于该方法还开发了井喷动态安全评价软件,为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参数和钻井工程参数的优选、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钻井过程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风险观对安全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风险本体论、风险认识论和风险方法论三个方面论述了风险观的发展变迁。简述了风险本体论从一维、二维到三维或多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风险认识论从技术导向到社会文化导向的变化,给出了风险方法论的分类。总结了风险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风险评价的发展过程,探讨了确定性风险评价、概率性风险评价和定量风险评价等评价方法在风险本体论和认识论发展背景下的继承性等问题,探讨风险本体论和认识论对风险评价方法论的影响,提出风险沟通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张旭宇  弥磊鹏 《安全》2020,(3):29-32,39
本文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安全风险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疫情期间安全风险管理模型,分析了这一特殊时期企业外部变化,以及企业内部人、物、环境、管理变化带来特殊安全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客观地分析化工园区对其内部及周围居民带来的风险情况,改善化工园区与居民之间的不和谐状况,介绍了目前我国化工园区发展及分布的现状,针对区域风险控制理论研究比较缺乏的情况,分析了化工园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化工园区在建设施工及正常生产过程中,会给周围居民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辨识及周围居民对风险感知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化工园区在园区层面应该采取减少对周围居民危害的相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铁土建工程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管理理论提供了前瞻性的安全管理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其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性后果。本文结合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简要地阐述了在地铁土建工程建设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建立地铁土建工程的监测、评估、预警、应急体系以及一些可靠的管理方法,可以预防和减轻地铁土建工程风险,以达到降低风险等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电网安全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电网事故影响的扩大,电网安全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起,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根据风险管理的理论和电网事故的特点,系统地探讨了电网安全的风险管理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形成安全生产预防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森林火灾扑救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火灾不可避免,与之相应的森林灭火救灾行动及其风险也不容回避。笔者将风险和风险管理理论引入森林火灾扑救之中,提出林火扑救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内涵;阐明了风险判识与分析、风险评估与预测、风险控制与处理的内容与方法;运用数学分析、模糊数学和现代高新技术等方法探讨林火扑救风险管理的有关问题;林火扑救属于高风险作业,提出的做好林火扑救风险管理,特别是风险控制的对策与措施,有较强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借鉴性,是防止和减少林火扑救中伤害事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田文慧  焦心怡 《安全》2019,40(6):28-32
为解决风险矩阵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面临的因评估者认知局限性、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的风险评估结果矛盾甚至错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矩阵的旅游景区风险评估结果优化方法,通过研究景区安全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从而得出景区突发事件可能性和严重度的相对排序,为风险评估结果的修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丁辉 《安全》2019,40(4):1-4,6
为了更好地管理风险,从安全风险角度,对风险、风险源、危险源等术语的关系进行探讨,并阐述风险源和风险产生原因对风险辨识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危险源辨识对安全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得出:危险源是安全风险源;安全风险管理要注重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加强安全风险源的治理,对突发事件产生原因进行管控,进而实施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评估燃气管道在复杂且敏感的城市环境中个人风险可接受情况,促进城市和谐稳定。以燃气管道泄漏射流火灾为事故场景,在常规评估基础上结合管道地区特点,构建基于公众可接受伤亡风险标准的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开展城市燃气管道个人风险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燃气管道个人死亡风险、个人受伤风险可接受标准的建议值分别为5.00×10-6和2.74×10-5,其在一般情况下的公众可接受风险标准建议值范围为5.00×10-7~5.50×10-5和2.74×10-6~4.11×10-4;公众的伤亡风险感知偏差将直接影响风险评估结果,及时有效地对目标群体进行风险疏导以改善其风险认知,有助于避免公众风险感知偏差引发的负面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