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膜法A/O生物脱氮技术处理炼油污水的中型工业化试验的结果表明,现有炼油污水处理场以降低COD为主的生化处理系统的改造扩建,可以采用生物膜法前置反硝化二级好氧AO_1O_2的工艺路线,在对炼油污水中COD、石油类、酚等污染物取得良好去除效果的同时,其氨氮容积去除负荷可达0.0815kg/m~3·d,同时对影响膜法硝化和反硝化效果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选定了工业化设计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2.
软性纤维填料生物膜法A/O工艺,处理腈纶废水先后进行了小试、中试及工业性试验。试验研究证明:前置反硝化的A/O系统具有充分利用废水中有机碳源、减轻好氧段负荷、节省能耗等特点。A/O生化反应池内装有软性纤维填料后,反应池可以任意组合放大;不会堵塞和短流;填料适合于硝化菌生长,而且耐冲击;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时,硝化段出水SS约20~30mg/L,其它各项指标均合格。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工艺条件的控制作了讨论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A/O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炜  陈季华 《环境科技》1998,11(4):8-11
论述了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及A/O脱氮工艺的特点,讨论了A/O完全混合污泥法工艺中好氧池容积,缺氧池容积及需氧量的设计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生物膜A/O法处理PTA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洪波 《环境科学》1994,15(6):47-50,62
在含两级A/O和生物炭的连续运行试验装置上处理PTA废水,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1101mg/L,HRT为40h,O2段和生物炭出水中残余CODcr分别为82mg/L和55mg/L,相应CODcr去除率分别为92%和95%;进水CODcr为1112mg/L,HRT为32h,O2段和生物炭出水中残余CODcr分别为86mg/L和64mg/L,其去除率分别为92%和95%;在上述试验条件下刀;段TA去除率均为93%。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莫诺特关系式应用硝化反应的原理,通过对炼油综合废水采用膜法A/O工艺硝化反应式的实际应用,氨氮容积去除负荷的理论和实测误差仅为1.5%。对炼油综合废水采用膜法A/O工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化纤废水生物膜法中试的研究,说明生物膜法处理化纤废水效果显著,可有效去除水中污染物且剩余污泥少,是确保排放达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实验研究缺氧环境倒置,来比较对A/A/O工艺脱氮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A/A/O(厌/缺/好)工艺相比,倒置后的工艺具有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在同等条件下,倒置系统的出水中PO4^3-P明显降低,而比反硝化速率却可30-50%,该文还进一步揭示了聚磷微生物在各种环境下的释磷和吸磷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重点介绍A/O除磷工艺和A~2/O除磷脱氮工艺,以及影响除磷脱氮工艺因素和除磷动力学的研究。工艺研究采用了动态与静态实验方法,采用色质联机研究了有毒有机物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A/O、A~2/O工艺的BOD_5去除率近于二级污水处理厂,A~2/O法TP去除率近于三级污水处理厂,且去除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效率高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公式的修正使之更适于低碳源的情况。八种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工艺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成为现在经济发展当中需要注意的重点性问题.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是其中非常棘手的一点.本文,对A/O脱氮工艺的模拟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实际的操作研究当中发现了一套更加简单、实用的A/O脱氮工艺的模拟操作体系,为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采用二段法A/O生物膜氧化沟技术处理乙二醇废水与其他生物法处理作比较,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COD去除率高的特点,达到了国内同类废水处理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AB—A/O组合工艺生物脱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A/O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混合的污水进行实验室处理试验研究,其污水中的COD、BOD_5去除率>90%,TN去除率60%—80%,NH_3-N去除率>90%。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这一组合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生物脱氮能力。通过试验研究,在提出处理工艺参数的同时,还较深入地讨论了泥龄、硝化时间和反硝化时间、污泥产量、回流比、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C/N比、A段和B段的合理配合、碳和氮的转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20万t/d沈阳得利满AO(SDAO)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原SDAO工艺初沉池及污泥恢复区改造为厌氧区和预缺氧区的方式升级为改良A2O工艺,并考察了升级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CODCr/TN,CODCr,TN和TP浓度分别为(12.2±0.5)℃、4.0~6.0、200 mg/L、35.9 mg/L和3.05 mg/L条件下,以醋酸钠(折合成CODCr为50 mg/L)为外加碳源添加至进水,改良A2O工艺出水的TN、NH4+-N、TP浓度及CODCr分别为11.8、1.34、0.17和31.7 mg/L。改良A2O对CODCr和NH4+-N的去除率与原工艺相似,且均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TN的去除效率由35.5%提高至67.8%;原工艺不具备除磷功能,改良A2O工艺对TP的去除率达94.3%。综上所述,SDAO工艺在未增设构筑物的条件下完成了工艺的升级,升级后的改良A2O工艺实现了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13.
多模式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的稳态与动态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模拟是污水处理系统教学科研、工艺评估、运行优化和自动控制的重要工具,在污水处理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过程数据对ASM2d模型进行校正,并分析评估了校正模型在多模式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3个模式15个工况下稳态模拟及AO模式下动态模拟的可靠性.15个工况的稳态模拟表明,校正模型能准确模拟污泥浓度和出水水质;在AO模式的动态模拟中,模拟曲线与出水水质以及污泥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溶解氧对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对A2/O工艺实际工程中缺氧反硝化、内回流中溶解氧对反硝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行运行条件下,缺氧池反硝化不彻底,内回流液中溶解氧含量过高,是影响缺氧池反硝化的主要因子。硝化液回流中溶解氧在缺氧池去除的碳源量均值为137 kg/d,占到反硝化理论与实际消耗碳源差值量的69%。建议设置非曝气区,经过理论计算,可节约碳源0.58~3.46 mg/L,使缺氧池出水硝酸盐氮浓度降低0.1~0.73 mg/L。这不仅提高了脱氮的效率,还可以降低能耗。建议实施溶解氧自动控制,以减少能量消耗并提高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物循环流化床工艺自养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污水厂排水进行深度处理时,生物循环流化床提供的兼性环境有利于好氧硝化细菌和兼性厌氧自养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自养反硝化细菌可以在低有机碳源的情况下,以硫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反硝化从而去除NO3--N. 试验以硫作为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引入自主研发的生物循环流化床中进行脱氮,试验进水各项指标参照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307-2005)二级限值. 在6个不同的工况下运行,工况5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出水ρ(NO3--N)为9.23 mg/L,去除率为70.61%;出水ρ(NH4+-N)为2.36 mg/L,去除率为77.54%;出水ρ(TN)为13.53 mg/L,去除率为68.91%;出水ρ(SO42-)为245.15 mg/L,去除的NO3--N与生成的SO42-质量比为1∶7.7.   相似文献   

16.
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基于反硝化除磷原理,开发出双相序批式脱氮除磷处理工艺A2ON。着重研究生活污水COD/TN比值变化的对除磷脱氮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强,可以降低好氧需求,较大程度地减少除磷和反硝化对碳源的竞争,同时保证了世代时间长的硝化菌可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17.
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洁霉素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罗国维  杨丹青  林世光 《环境科学》1994,15(6):20-22,32
研究了“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洁霉素废水处理系统中好氧微生物膜特性,分布规律、降解作用,高效降解菌的选育,投加菌在反应器中能否保持优势等问题,以探讨用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洁霉素废水的机理,对本系统好氧微生物膜进行后仍存于反应器中并占有优势,最优势菌株经鉴定属气单胞菌属、通过对中试好氧处理出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寻找其引起剩余CODcr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槽内水流的混掺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提出了水流完全混掺的判断条件,短流水量及处理槽长度的计算式,并用试验值和一实际工程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式与实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