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面舰船综合通信系统集成度高、功能强大、系统各指标相互关联,因此进行通信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有相当的技术难度,本文为保证舰船综合通信系统多频段、多业务、多电台正常协调地工作,提供了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舰船通信控制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靠性是军用通信设备的重要指标。本文对某舰船通信控制管理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分析、预计,阐述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各种设计措施,通过一系列的可靠性工程活动,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达到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郭瑞 《环境技术》2010,28(2):34-38,51
本文以IT运行维护的故障申报系统为例,介绍如何利用Nuance Recognizer9.0自动语音识别系统和东进D081A模拟中继语音卡电话处理系统设计基于ASR(自动语音识别)的呼叫中心。文中不仅介绍了设计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而且对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包括如何合理设计语法文件以提高语音识别率;如何在系统运行期间进行同步保障,使系统逐步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在通信接收系统抗阻塞干扰性能方面做分析研究。根据阻塞干扰的原理,分析系统线性度指标,通过建立通信接收系统行为级仿真模型实现阻塞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避免和解决阻塞干扰的方法措施。该研究对辐射干扰下通信接收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宗伟 《环境技术》2020,38(2):174-180
针对机器人监控系统采集环境信息时受到网络不稳定、信息传输不完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监控过程稳定性差,监控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机器人监控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Zigbee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机器人监控系统的延时振动频率低,说明基于Zigbee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机器人监控系统的网络通信稳定性更高,能够更好地保证监控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对于二次污染的控制至关重要,但烟气处理系统的具体设计缺少足够的技术参考资料,文章结合实际项目情况,分析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对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强电磁干扰下舰船通信的可靠性,需要进行通信信号的抗干扰设计和信道均衡设计,提出一种基于自相关匹配滤波检测的强电磁干扰下舰船通信的可靠性优化方法。构建强电磁干扰下舰船通信的信号输出模型,提取强电磁干扰下舰船通信信号的输出谱特征,根据信道的冲激响应进行频谱畸变抑制,采用分数间隔均衡结合的方法进行强电磁干扰下舰船通信信道均衡设计,结合自相关匹配滤波检测方法实现强电磁干扰下舰船通信信号滤波检测和可靠性输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强电磁干扰下舰船通信的可靠性较好,抗干扰能力较强,输出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设计一种能快速检测空气中的PM 2.5浓度的检测器,作为公司PM 2.5大数据的智能硬件终端。系统采用MSP430F149作为主控MCU,选用SDS018 PM 2.5传感器模块和hc-05蓝牙通讯模块,传感器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分别与MCU串行口连接并通信。MCU定时采集传感器模块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将PM 2.5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通过设计移动端APP可显示PM 2.5数据,同时APP将系统时间、地理位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以实现公司对PM 2.5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湿热试验过程中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水路系统发生的故障现象,在深入分析了试验箱水路系统设计图的基础上,为有效提高装备试验工作的稳定性,提出了水路循环系统以及其电路控制部分的改造方法,对于优化试验箱水路系统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专门用于行波管性能测试的试验箱的设计过程。在对试验箱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设计、制冷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尤其在风道结构布局方面的创新设计,成功研制了该型试验箱,并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可靠性与产品的其它特性一样,是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参数。电子行业的可靠性数据指出:设计原因是产品不可靠的最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某高速数据解调终端分系统特别高的可靠性要求,分析了一种比较复杂的可靠性模型,并从理论上给出了完整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和预计结果,解决了困扰类似电子系统可靠性定量设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可靠性仿真分析通过施加温度、振动等载荷应力在产品的数字样机上,并分解到基本组件上,通过开展应力分析和应力损伤分析,得到产品的薄弱环节,并据此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并可预计出平均首发故障时间。讨论了如何利用可靠性仿真分析方法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克服了传统的"设计"与"可靠性"两张皮的现状,实现了可靠性与性能的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可靠性标准体系与参数体系,可靠性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可靠性试验的发展趋势,指出可靠性管理是产品可靠性工作的核心,以及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军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出发,介绍了环境试验的三种形式,分另4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环境试验与可靠性试验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对环境试验中个试验项目顺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最后推荐了在军工电子产品定型试验和批次产品验收试验时的环境试验的项目顺序。  相似文献   

15.
从研究开发HALT试验的背景出发,介绍了进行HALT试验的基本原理及其意义,并说明了该试验设备的各组成部分。同时指出了HALT试验可分为四个分段试验过程,对其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对HALT试验的实施步骤进行了分析,认为该试验是一个重复试验-失效-失效分析-改进并维修-再试验的过程。开展HALT试验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可在产品设计阶段快速消除设计缺陷,缩短研发时间和成本,迅速提供产品的质量和固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电源是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所有电路相连,电源不可靠的影响是全局性的。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在分析了干扰因素及电网的异常的基础上,论述了交流供电的电源抗干扰措施和可靠性设计要点,其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装备发展的需求决定了装备研制可靠性工作的地位,而可靠性工作的特点也决定了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工作重点是在产品的承制单位,同时需要协调管理。本文针对装备研制部门中可靠性管理的特点,系统地描述了管理体系的目的、要求和工作内容,并分析了其流程,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组织构建,以及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描述。  相似文献   

18.
In Europe targets have been laid down by EU legislation for the recycling rate of end-of-life vehicles to be achieved within the nearby future. It is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cycling rate and the realisation of the imposed targets are very much dependent on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the changing lifetime of the product and product design. It may seem obvious that the recycling rate is determined by various time-varying factors, however, this paper endeavours to describe and quantify the rol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recycling rate over time by the use of a dynamic systems model. This model permits the prediction of the recycling rate as a function of the numerous presented parameters, changing design scenarios etc. In addition,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the recycling rate will b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is will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recycling system and a more precis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ycling targets and their realisation as imposed by EU legisl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cars, but the discussion and the definitions derived are equally valid for any end-of-life produ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