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气环境容量估算及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海晶 《四川环境》2007,26(1):67-71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对于局地性区域来说大气环境容量又是大气传输、扩散和排放方式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于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模式以及进行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理论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王文勇 《四川环境》2011,30(6):17-21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综合考虑迁移、扩散、干湿沉降、化学转化等因素,建立了区域理论大气环境容量模型——容量箱模型,对各参数的量化提出了计算式。在考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和地形陡峭的山坡不能布置工业企业的情况下,提出了可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概念。并以乐山市北部地区为例,计算了该区域的SO2理论大气环境容量,为乐山市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生产力布局提供了宏观导向。  相似文献   

3.
马明亮  申红艳  王涛 《青海环境》2006,16(4):158-160
文章利用SSIM(Source Strength Inversed Model)模式对青海省甘河工业园5种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进行反演计算,绘制规划区SO2环境容量分布图,为工业区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传输矩阵与线性优化法耦合测算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容量的测算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同时大气环境容量又是大气传输、扩散和排放方式的具体体现.本文利用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建立采暖期和非采暖期采矿、建材、石化、冶金、其他工业排放、电厂、供暖、生活面源及移动源九类污染源对乌鲁木齐市铁招、监测站和收费所三个国控监测站点浓度贡献的传输矩阵,模型采用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值依据近11年乌鲁木齐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统计数据分配,用LINGO线性优化法测算了乌鲁木齐市能够满足控制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大气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5.
环境容量资产的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环境容量提出京津冀地区环境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阐明该地区环境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内容、核算范围以及编制路径,对2013年该地区及13个城市的环境容量资产进行核算,并编制了实物量资产负债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地区降低环境资产负债的政策建议,指出我国环境资产负债核算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大气及水环境容量均处于严重负债状态,其中,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环境容量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35%、-263%和-316%,主要水污染物COD和NH3-N环境容量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和-850%。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环境资产核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阮晨  汪小琦  胡林  黄庆 《四川环境》2008,27(1):46-51
本文讨论了大气环境箱式模型的两种表达方式在成都平原城市群规划中的适用性,并采用箱式模型计算成都平原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通过对不同假设条件的用地布局方案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和比较,对规划方案确定的南北轴线主要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限制性条件,使规划方案符合大气环境容量的要求,以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大气环境容量常用的计算方法是A值法,A值法具有公式简单,参数少,便于计算等优点,但A值法未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干湿沉降及污染物衰减等因素,因此,计算结果与给定区域内的实际大气环境容量有一定差距,因此,提出了修正A值法,修正A值法内增加了风速、大气混合层高度、污染物转化沉积等参数,促使计算结果比A值法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8.
总量控制下环境容量产权交易及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吕伟明 《四川环境》2003,22(3):49-52,65
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本文分析了环境容量的经济特点(不是环境容量产权交易的特征),提出了环境容量产权交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针对政府在环境容量产权交易中的作用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气污染呈现局地密集性特点。针对人群密集、污染严重的“乌-昌-石”区域进行分析,选取2020年“乌-昌-石”区域大气常规污染物月平均数据,通过A值法计算该区域各个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结果显示:(1)“乌-昌-石”区域总体SO2、CO、O3、NO2年排放尚在可容量范围内,PM10、PM2.5均超过该区域可以容纳的量,分别超出961.45 t/a、98.15 t/a。(2)“乌-昌-石”区域颗粒物污染十分严重,全年允许排放容量极少,全年多呈现负值或在0点基线的附近徘徊,整体形状呈“N”型,春、冬超出环境容量,呈现负值,夏秋含有部分容量,与之相反O3污染易发生在炎热、光照强的夏季且环境容量较少,整体形状“U”型。(3)“乌-昌-石”区域城市中,SO2污染较轻,其中乌鲁木齐市和阜康市大气环境容量相对较大;NO2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乌鲁木齐在全年中有5个月环境容量超出允许排放的量,在非采暖季尚有部分余量;CO...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吉林市江北化工区内、外的大气污染物SO2排放调查,以及环境空气中SO2浓度调查,并应用多源模型(ISC3),结合B值削减分配法计算江北化工区环境空气中SO2的环境容量,计算出该区域的剩余环境容量为16732.04t/a。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引入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作为区域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实例计算,给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和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方面的应用。通过单项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和综合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的计算,评价了某市的开发强度和剩余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认识,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与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根据化工、石化行业的特点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建立了以资源-环境-社会为主题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于2019年6月27~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召开第四届中国环境治理学术年会,主题为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内外环境公共治理领域顶级专家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政府官员出席了会议,并分理论方法、实践应用、行政执法、社会治理、经济政策以及全球环境治理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认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治理战略,已形成鲜明国际特色。中国环境治理模式正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管理转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并由自下而上机制相补充的多元共治现代公共治理模式,治理能力近年来显著加强,但在环境社会治理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方面仍存在显著薄弱环节,在政府执法机制以及经济政策使用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环境规制往往面临规制失灵的困境,而信息不对称是规制失灵的重要原因。环境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规制工具,可以改变环境规制能力不足与规制意愿不足的问题。在大数据条件下,环境信息可以降低政府环境规制成本,实现环境规制的互动。随着技术的发展,环境大数据对环境规制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促进环境规制向精准规制、反身性规制、整体性规制的方向发展,有效地提高环境规制的绩效。  相似文献   

15.
选址合理性是建设项目审批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从法律法规制度、规划符合性分析、畜禽养殖场内外环境的影响、环境安全风险以及环境容量等方面,多角度、全方面地分析论证畜禽养殖场建设项目选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来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以排污收费为核心内容,到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目的,再到更加注重保护执法相对人合法权利的变迁和跨越。总体而言,环境监管执法队伍在全国各级政府不断建立,环境监管相关之事权与权责更加明晰,环境监管执法能力不断强化,环境行政管理体制不断理顺,环境法律制度体系更加优化,环境治理之主体和手段更加多元。  相似文献   

17.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环境质量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表征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目前对土壤环境质量定义尚无统一的意见,陈怀满教授给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的参考定义,指出土壤环境质量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壤自身性状对其持续利用和其他环境要素,特别是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性。本文从土壤污染、环境容量、污染物迁移转化、生态安全以及修复技术等角度回顾了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内容。对今后土壤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土壤环境质量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薄弱,在土壤持续污染物防治、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等方面急需加强。随着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土壤环境污染机理及其防治也提上议事日程,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的农业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高管态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会产生重要影响。为充分了解企业高管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信息沟通、披露制度、能力建设等多方面问题,本文对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16家上市公司高管进行访谈调研。研究发现,多数高管视社会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需求为较大的潜在风险,非强制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选择性披露的主要原因,企业重视环保投资但信息公开能力建设不足,环境信息公开对企业价值影响较弱。本文提出编写环境信息公开指南及实施细则,提升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能力建设,拓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奖励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水电建设与环境影响研究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国阶 《四川环境》1994,13(1):6-11
长江上游是我国水能资源富集区,对其开发具有全国战略意义,但开发会引起若干重大的生态与环境问题,需要尽早组织对上游地区环境本底研究,移民环境容量研究,生物物种保护研究,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环境地质评价研究和水电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企业环境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行为可以定义为一个组织对其环境因素的管理结果。好的环境行为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及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为有利的位置。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可以用基于市场导向的、基于知识的和基于制度的方式进行分析。市场导向由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跨部门协调组成。基于知识企业环境行为分析可由公司文化、环境能力、环境行为分析。而基于制度的环境行为分析则要说明企业对感受到的压力如何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