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氧化镁添加剂对旋流板塔石灰湿法脱硫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氧化镁对石灰湿法脱硫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添加氧化镁前后浆液 pH 值、脱硫率随传质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就氧化镁的防腐阻垢性能进行试验,还从应用角度评价了氧化镁添加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EDTA滴定法测定生石灰中氧化镁含量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掩蔽剂和指示剂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使滴定终点明显,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满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MDWR)成分的基础上,用清洁的合成方法对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进行了改性,制备了含有类水滑石(HTLcs)的改性废渣(MMDWR),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元素分析(SEM-EDAX)、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激光粒度测试仪(LLD)和BET测比表面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当m(MDWR)∶m(NaOH)∶m(Na2CO3)∶m(Al(OH)3)为40∶15:4:4时,制备的改性废渣的元素组成类似Mg-A1水滑石.合成滤液可完全回用.废渣经改性后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比表面积增大.将改性废渣用于协效阻燃环氧树脂,用热分析、氧指数测定等方法对改性废渣的阻燃、抑烟性能进行了评价.当膨胀型阻燃剂和改性废渣添加量分别为17%和3%时,环氧树脂的氧指数可达到30%.当废渣添加量为20%时,对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抑烟性能.改性废渣具有阻燃抑烟等综合性能,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了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通用的三种测定海水中氨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查出了磷酸盐缓冲溶液预蒸馏——纳氏比色法回收率低的原因,证实了次溴酸盐氧化法测定海水中氨氮的优越性,确定轻体氧化镁预蒸馏——纳氏比色法是较为理想的测定近岸海水中氨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传统钙基脱硫工艺的技术经济比较,证明了氧化镁脱硫具有的技术一经济性优势,阐述了实现循环经济的氧化镁脱硫原理、工艺特点。指出完善氧化镁脱硫副产物处理工艺,是该脱硫工艺进一步推广的必然要求。结合天津开发区烟气脱硫地实践与规划,提出实现氧化镁脱硫工艺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垃圾气化后的无机底渣在制备透水砖中不同掺量和集灰比的试验研究,依据JC/T945—2005《透水砖》中的要求,对其孔隙率,保水性,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4项指标进行测定,探索了不同底渣掺量和集灰比下透水砖性能的简单变化规律,并综合优选出最佳配合比为A-2,即水灰比为2.8,集灰比为3.0,气化底渣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7.
顺应环保政策法规日严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公司氧化镁脱硫改造实践,提出一种通过改善脱硫塔液循环状态,提高传统氧化镁法连续稳定运行能力的改造思路。进而以对比分析方法,论证了此种改造对安全、稳定及经济性方面的改进,指出改善脱硫塔液循环是氧化镁脱硫系统新建或改造一种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采用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液回收七水硫酸镁的简要工艺流程,通过75t/h工业锅炉的工程调试进一步证明了利用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液进行回收七水硫酸镁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锅炉脱硫除尘整治工作是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课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氧化镁法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较快,本文主要介绍了链条炉中氧化镁脱硫除尘的工艺原理及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活性氧化镁作为吸附剂进行了降氟试验,通过pH-3C型酸度计考察了氧化镁投入量、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降氟效果的影响,并做了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镁降氟效果的最优化条件为:氧化镁的用量为0.30 g、反应时间为40 min、溶液的pH值为7.0、反应温度为40℃,产率为83.56%。此外与活性氧化铝作为吸附剂的降氟效果相比,其降氟效果要明显强于活性氧化铝。  相似文献   

11.
以韶钢4号烧结烟气脱硫系统为例,通过对工艺原理及实际操作情况的分析,讨论了氧化镁-亚硫酸镁烟气脱硫系统结晶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正确控制系统各项指标,能够使系统结晶有序进行,从而减少或消除系统异常结晶情况。该方法可作为氧化镁-亚硫酸镁烟气脱硫系统结晶有效控制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采用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液回收七水硫酸镁的简要工艺流程,通过75t/h工业锅炉的工程调试进一步证明了利用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液进行回收七水硫酸镁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已在许多企业开始推广应用,氧化镁浆液制备是镁法脱硫的一个重要操作单元,其关健设备为浆液制备箱,本文以300MW机组镁法脱硫工程为例,简述浆液制备箱物料热量衡算及设备工艺计算,为脱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小艳  郝沛  张亚平 《环境工程》2017,35(10):161-165
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对水平套管冷凝器环形通道内R134a的凝结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冷凝器不同进水流量、进水温度时,实验测试了水平套管冷凝器凝结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冷凝压力及干度的变化。实验工况为:冷凝器的进水流量为0.6~1.0 m~3/h,进水温度为15~60℃。实验结果表明:水平环形通道内R134a的凝结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和冷凝压力(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冷凝压力为1.3 MPa,热流密度由18 k W/m2增加至20.5 k W/m~2时,R134a的凝结换热系数减小了6.9%;当热流密度为15 k W/m~2,冷凝压力由1.78 MPa增大至1.83 MPa时,R134a的凝结换热系数减小了5.8%。R134a的局部凝结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冷凝压力为1.1 MPa,热流密度为18.3 k W/m~2,制冷剂干度由0.1增大至0.9时,R134a的局部凝结换热系数增大了24.4%。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以废聚苯乙烯为原料,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为溶剂,松香和酚醛树脂为改性剂,氧化镁为填料制胶粘剂的方法及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平原露水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三江平原露日的变化特征,并对沼泽地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群落和大豆地中露水的凝结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露水出现频率较高的季节是夏秋季(6~9月),露水凝结量最多的月份是9月;近12年来,年露日在66~108d,平均为95.42d;7~9月大豆地地面的露水凝结量明显高于沼泽地地面,而5~6、10月低于沼泽地地面;沼泽地中冠层的露水凝结量最多,地面上的露水量略低于顶层,而大豆地中露水凝结量的垂直差异不明显;2003年沼泽地、大豆地单位土地面积上实际凝结的露水量为20.68、19.46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5.05%、4.75%。露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季降雨的不足,是影响水量平衡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固定污染源可凝结颗粒物在监测时常被忽视,为了减少可凝结颗粒物排放,本文研究了其在烟气净化设施中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湿法脱硫装置、湿式电除尘装置对可凝结颗粒物的去除有协同作用,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质量浓度均高于可过滤颗粒物,但总颗粒物(可凝结颗粒物和可过滤颗粒物之和)排放量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在湿法脱硫进出口处可凝结颗粒物中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均超过了无机物的质量浓度,但在在湿式电除尘出口处趋近相等。根据可凝结颗粒物无机部分水溶性离子成分及浓度的测试结果,推测可凝结颗粒物捕集过程中会有PM0.3进入,可凝结颗粒物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酸雾,并且在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作用下,酸性加强。本研究发现SO42-是可凝结颗粒物无机部分主要的特征水溶性离子。  相似文献   

18.
功能填充剂对丁基橡胶吸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吸声橡胶在深水环境下的吸声性能,从声学填料角度考虑,以无机中空微球、片状结构填充剂和重金属微球等填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声学填料对高静水压力环境下丁基橡胶声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吸声填料蛭石相比,通过多种功能填充剂的优选并用,有效提高了丁基橡胶在高水压下的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19.
烧结烟气脱硫灰中由于含有大量的亚硫酸钙和游离氧化钙,在将其直接用于胶凝材料时,不但延长凝结时间,降低早期强度,而且还容易导致水泥硬化体体积膨胀,恶化硬化体性能。实验研究了脱硫灰不同掺入方式和掺入量,以及氧化温度对复合粉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将脱硫灰经过550℃氧化处理后,再采用加水预拌的方式,在脱硫灰掺入量为5%时可获得具有较好反应性能的复合粉。  相似文献   

20.
以实验室SBR反应器分离出的好氧反硝化菌(WXZ-17)为原始菌株,以硫酸二乙酯(DES)为诱变剂进行化学诱变。通过反硝化性能测定筛选较好的正突变体1号,其NO3--N还原率比原始菌株WXZ-17高20.33%,做为物理诱变的出发菌株以紫外线为诱变剂进行物理诱变,优选出的1~6号的NO3--N还原率达到56.11%,比原始菌株WXZ-17号的NO3--N还原率高24.4%,且NO2--N基本没有积累。通过化学—物理相结合的复合诱变法,成功有效地改良了WXZ-17号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