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白腐真菌在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白腐真菌的特性和降解机理,利用白腐真菌生化降解两种生物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的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对生物降解有机废水有着良好的降解性能,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石化污泥混合菌和白腐真菌对气相苯系物的降解能力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寻找合适的菌源在生物滴滤器中挂膜以降解苯系物挥发性有机废气,选用以甲苯为底物驯化的石化污泥和白腐真菌做菌源,研究了2类菌源对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气体的生物降解规律.比较了石化污泥菌源微生物对苯系物代谢过程在耐受化合物浓度、降解起动期、降解速率以及降解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石化污泥混合菌对苯的降解效率远高于白腐真菌,混合菌最大降解率为100%,而白腐真菌最高降解率只有46.1%.在石化污泥菌种体系中,对于同种化合物而言,随着化合物初始浓度的增加所需起动期增长,降解率降低;3种化合物的降解难易顺序为:甲苯>苯>二甲苯,同种物质的平均降解速率低于起动期后的降解速率.石化污泥菌源更适合降解苯系物废气.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白腐真菌对多环芳烃(PAHs)的代谢途径、降解机理,阐述了白腐真菌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和生态效应,并提出了提高白腐真菌修复效率的措施.白腐真菌主要通过分泌木质素降解酶系(木质家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来降解PAHs,这些胞外酶可通过开环作用把PAHs代谢成为水溶性较强的醌类中间产物,再由其他微生物降解这些中间产物直至矿化.在白腐真菌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对环境因素及营养条件(如温度、pH值、C/N比、微量元素和转速)的优化可提高胞外酶产量.在修复PAHs污染土壤过程中,生物竞争、营养条件和环境因素等均会影响白腐真菌的修复效果.同时,归纳总结了改善白腐真菌修复效果的一些措施,如真菌-细菌联合修复、添加适当的培养基质、添加表面活性剂、直接施用酶制剂和改善营养条件等.  相似文献   

4.
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为主,介绍了近年来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生理生化特性、基因组成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并且对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外源性调控及其酶活的失活机制进行了综述.然而,尽管对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但木质素降解酶的分子调控机制仍尚未明了,因此将白腐真菌实际应用于污染物的降解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Fenton氧化技术能有效地处理有机废水难降解污染物。对电导率不同的废水,Fenton处理污染物效率不同。实验结果显示,在有机废水浓缩液中加入活性炭,活性炭的吸附改变了溶液的电导率,也影响了Fenton工艺降解污染物的效率,对COD和NH_3-N的降解率均有显著提升。对于难降解有机废水浓缩液,要提高Fenton工艺降解效率,可采用适当方式改变反应体系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6.
对零价铁的性质及其处理污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析了零价铁在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质、难降解有机废水、含重金属废水的应用状况和发展动向,评述了零价铁处理废水的优点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焦化废水中氨氮废水处理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化废水是一种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高的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综述了目前焦化废水处理方法中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的原理、应用以及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了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Fenton法对某合成制药废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研究,考察H2O2、Fe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废水CODCr、色度、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反应体系中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H2O2(30%)投加量为2%(体积分数),FeSO4.7H2O投加量为400mg/L,反应时间为60min时,废水CODCr、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7.73%和40.05%。通过GC-MS分析发现,该废水中含有多种脂类和苯环类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Fenton反应过程中出现了醇、酯、有机酸等较易降解的中间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废水中苯环类、脂类等大分子有毒有机物得到大幅削减,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大降低,BOD/COD值由0.18上升至0.48,可生化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治理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共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及在分解和转化土壤、地下水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共代谢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共代谢作用的高效发挥需在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的同时,需要在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及创新。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共代谢途径的解析、各代谢环节关键酶及编码基因的定位,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强、污染物降解效果好和遗传性能稳定的微生物的筛选和开发将是未来生物共代谢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采用自制装置对硝基苯进行降解研究。通过对自制装置中工艺的优选和对臭氧利用率的研究表明,雾化一多相协同臭氧氧化处理硝基苯废水工艺具有协同效应。臭氧利用率为93.1%,硝基苯降解率达到95.6%。体系中有少量过氧化氢残余,对硝基苯的降解是一个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氧化反应。利用臭氧降解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方法,提高这有机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11.
光合细菌对味精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进型SBR(MSBR)反应器中利用光合细菌处理味精废水.研究光合细菌的两种代谢方式对味精废水COD的去除率影响和从味精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富集分离光合细菌,结合光合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和代谢方式讨论其对活性污泥絮凝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暗系统中,处理味精废水活性污泥絮凝性能较光照系统中的活性污泥絮凝性能相对有较大的提高;黑暗条件下,光合细菌被强制进行有氧呼吸代谢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味精废水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物降解速率,出水COD优于光照好氧条件下的,出水比较清亮,有机物的去除率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臭氧氧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臭氧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对许多难降解的有机物,比如纺织印染废水、石油类污染物、焦化废水、金矿含氰废水、造纸废水等都具有较好的降解功效.有资料表明,影响臭氧氧化有机废水的主要因素有接触时间、臭氧投加量、pH值.  相似文献   

13.
卫生填埋法是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填埋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浓度高的渗滤液,若不加处理则会对周围环境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危害极大.为了控制和治理垃圾渗滤液,就需要对垃圾渗滤液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以垃圾降解的生化反应机理为基础,综合考虑对流、弥散、扩散、吸附和有机物生物降解等作用,建立了垃圾渗滤液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模型,并对其一维数学模型进行解析求解.  相似文献   

14.
A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NAPL) containing dissolved naphthalene or phenol was used to simulate water insoluble contaminants which are produced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oil sands. Mass transfer and biodegrad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the aqueous phase were studied in a baffled roller bioreactor. Mass transfer of both naphthalene and phenol from NAPL into the aqueous phase was completed in less than 60 min, by which time naphthalene reached its saturat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aqueous phase and phenol was completely transferred into the aqueous phase. Pseudomonas putida (ATCC 17484) was subsequently used in biodegradation experiments in the baffled bioreactor containing the model NAPL contaminant. The optimum loading of NAPL for biodegradation of naphthalene at 500 mg/L was found to be 40%. High biodegradation rates (136.4 mg/L h for naphthalene and 13.2 mg/L h for phenol based on the working volume of the bioreactor) were achieved. In the case of simultaneous biodegradation of naphthalene and phenol, the highest total biodegradation rate of 102.6 mg/L h was achieved.  相似文献   

15.
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方法,能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率和增强水处理中的生物活性,在废水处理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能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但因其对光源要求较高等因素限制了它的使用.介绍了用超声代替紫外光源降解印染业污水的方法,探讨了降解机理,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须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有机物的迁移和转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的主要方法是将原水、出水及活性污泥用乙酸丁酯萃取,萃取相经过真空浓缩后,用色谱一质谱(GC/MS)法对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是主要的,降解作用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17.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工程应用及研究探索2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印染废水治理现状和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技术。探讨了印染废水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比较置换、中和-置换及化学沉淀-电絮凝处理方法对废蚀刻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沉淀-电絮凝工艺的处理效果最好,其适宜工艺条件为废蚀刻液pH=6 0~7 5、电絮凝电流密度50 mA/cm2和电絮凝作用15 min,此时COD和Cu2+的去除率分别达98 7%和99 98%.研究表明,经过化学沉淀-电絮凝工艺处理的酸性蚀刻废液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化学沉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经处理后可得到硫酸铜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倒置A2/O法同时处理城市污水与渗滤液去氮除碳。结果表明,当渗滤液混入量较低时,对城市污水碳源基本不构成影响;水力停留时间是最显著影响因子;理论最佳工况是:水力停留时间为9 h,溶解氧质量浓度为2 mg/L,外回流比为0.8,内回流比为2。此时,COD、NH3-N和TN浓度均可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4%、97.2%和6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