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灾逃生面具是为逃避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氰氢酸、毒烟和其他有害气体而使用的头罩式带滤毒罐的面部呼吸系统的保护装置。它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适合成人及儿童使用,可为佩戴者在20分钟内从浓烟和毒气中逃生提供机会。火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据统计,85%以上的受害者不是死于烧伤或热辐射,而是死于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燃烧时放出的一氧化碳和毒气。多数受害者在被烧伤前就已窒息,而这是可以预防的。带滤毒罐的TF-8型火灾逃生面具(见图1)能有效滤除一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并阻燃隔热,为佩戴者从浓烟和毒气中逃生提供机会。1TF-8型火灾逃…  相似文献   

2.
吕俊霞 《安全》2012,33(10):53-55
正1火灾及爆炸的基本概念超出有效控制范围而形成灾害的燃烧称为火灾。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是最普遍的现象,因而绝大多数火灾都是发生在空气之中的。物质发生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瞬间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使周围空气发生猛烈振荡而发出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的特征是物质的状  相似文献   

3.
公共大空间建筑生化恐怖模式主要有制造火灾产生毒性气体、爆炸毒气弹分散毒性物质和人工直接布洒毒性物质。分析表明:火灾烟气受热浮力作用,在建筑物上部出现明显的烟气层,采用自然或机械排烟能有效地减缓或控制烟气层下降;爆炸分散毒性物质,除了爆炸点周边区域外,毒气扩散受热气流诱导,以及浓度差引起的运动;不考虑室内对流气流的影响,人工布洒毒性物质产生的毒性气体,其扩散主要是由浓度差引起的。不同类型恐怖袭击产生的毒性气体受室内对流气流的控制,合适的通风方式能够控制毒性气体的扩散和输运过程。但能否采用某一形式的通风系统兼备防范不同类型的恐怖袭击,需要对通风系统的通风量、气流组织和控制方式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化学物质的自燃 在化学物质中,有些物质的自燃点很低,能够在低温下自燃。能够低温自燃的化学物质,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遇空气能自燃的,有黄磷、磷化氢、铝粉,炭黑等。这类物质发生自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们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氧化反映,放出大量的热,将物质加热到自燃点而燃烧。因此,为了防止这类物质发生火灾,通常是将它们与空气隔绝。 (2)与水作用能发生自燃的,有钾、钠、电石、磷化钙、保险粉等。这类物质发生自燃的原因,主要是它们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将析出的可燃气体加热到自燃点而发生燃烧。因此,凡是遇水…  相似文献   

5.
<正>一氧化碳(CO)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易燃高毒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23年之久。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  相似文献   

6.
美国制成一种多用途的全身防护服(见图),穿上它可以使人在有毒气、高温的恶劣条件下安全地进行操作。防护服与手套、鞋连成一个密闭的整体,它有一个内装置与外装置。内装置中主要为输送冷却液(或者是气体)的细小软管。外装置设有小型热交换室,供放置热交换器和存放可压缩的冷却剂,如干冰等用。热交换室旁有一副防毒面具,它的吸气端一直延伸到使用者的面部。在空气管道内装有两只单向阀门,用来控制空气的吸入和呼出。防毒面具内附有高效的过滤介质。在外装置中还装有一些化学制氧物质,在紧急情况下可方便地启动一个装置,立即产生氧气以供使用…  相似文献   

7.
夹层电缆引发火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现代建筑夹层中贮藏大量未加金属导管防护的电线电缆所引发的火灾效应.在一个全尺寸燃烧套房模型中进行了起火室和顶棚夹层空间电缆火灾的实验研究,并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实验中烟气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明火源可以加强电缆的火灾功率;通风状况对夹层电缆火灾的温度场、烟气遮光度和火灾功率有明显影响.电缆燃烧产物中主要毒性气体为CO.电缆在夹层燃烧时,CO和CO2浓度均高于目标室和起火室中的浓度.而夹层毒气最为集中,其CO浓度远远超出OSHA和IDLH标准.电缆在夹层燃烧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电厂烟气对采空区防灭火效果的影响,采用吸附实验装置和热重分析仪开展了不同气体氛围下煤吸附O2的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气氛下煤的着火活化能。结果表明:将惰性气体N2和烟气注入井下,均可有效地减小常温常压下煤对氧气的吸附量,即具有抑制煤自燃氧化反应的作用。其中,烟气对减小煤吸附氧气量的效果优于N2,使同忻矿和高海矿煤样吸附氧气量分别减少了27%和35%。TG实验数据表明,煤样在烟气氛围下燃烧时低温氧化阶段的增重率略小于在空气氛围下燃烧时的增重率,而其着火点大于在空气氛围下燃烧时的着火点。同时,发现煤样在烟气中燃烧时的着火活化能大于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着火活化能,说明煤在烟气氛围下燃烧时对O2的吸附量变小,活化能增大,增加了煤自燃的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9.
森林火灾排放物主要包含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s),这些物质会严重威胁消防队员和居民的健康。森林火灾烟气是一种包含固体颗粒、液体和气体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在火前锋附近(靠近消防队员)或者离火前锋很远(但靠近居民)的地方,当苯、甲苯、烯烃等有机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各健康安全组织规定的极限值,就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本文给出了一种使用室内热重桥一质谱联用对炉内松针燃烧实验进行火前锋排放物在线监测的新方法。该燃烧实验被认为含氧量较低,这是真实森林火灾中通常的情形。使用这种方法测量得到的苯和甲苯的最大浓度分别是1050和2050ppm。CO2的最大浓度超过10.000ppm。  相似文献   

10.
随着祖国工业化的日益发展,锅炉烟囱随之增多,同时也出现烟尘对城市的污染问题。每天从烟囱排出的大量烟气,严重地污染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消烟除尘,改造环境,变废为宝,造福人类,就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烟气的产生和成分 大家知道,燃料在炉膛里燃烧,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能,通过热交换,使炉内冷水升温,进而变成蒸汽。同时,产生许多灰渣和大量的烟气。烟气是由什么物质所组成的呢? 烟气是由固相和气相物质所组成的。所谓固相物质,是指那些没有充分燃烧或被烟气夹带出来的烟炱(…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碰到堵车.少则几分钟多则数小时。马路上堵车严重的地方,往往是空间狭窄的地带。到处充斥着汽车尾气,空气中有苯、甲苯、二甲苯、一氯化碳等有害物质.还含一种致癌性很强的化学物质——苯并芘。苯并芘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物质,燃烧汽油、煤炭,甚至抽烟时也能产生的一种气体,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段。经常可以闻到这种气体。  相似文献   

12.
反核生化恐怖与大气科学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组成反恐战略诸要素中 ,科技政策是核心要素。“9·1 1”事件后 ,反恐上升为美国科技领域的头号课题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反恐的投入 ,我国也面临同样的抉择。恐怖活动除了直接实施核生化恐怖威胁之外 ,还通过破坏核生化设施同样达到核生化恐怖的效果 ,甚至比直接实施核生化恐怖更为严重。据调查 ,各大中城市生产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物质的工厂占全部工厂的 80 %以上 ,年用量成千上万吨。在恐怖分子应用最多的爆炸和燃烧事件中 ,人员的主要伤亡不是来自于炸伤、烧伤 ,而是因爆炸和燃烧所产生的毒气中毒。研究表明 ,在各种有毒物质传播途径中 ,空气和水体扩散所占比例最大。笔者针对反恐问题 ,论述了大气科学与核生化恐怖的关系 ,重点突出了大气科学、空气动力学及流体力学在反核生化恐怖科研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酒吧里、晚宴上,人们为追求温馨与浪漫,往往燃起蜡烛以烘托气氛。然而,由美国环境保护局(EPA)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燃烧一支带有几根芯子的蜡烛或多支蜡烛会增加空气中的微粒的污染物。EPA开始研究蜡烛散发的物质是在美国国会要求获取所有有关微粒来源的数据之后。法律上,EPA没有权力为室内空气设定标准,但官员们表示,一支燃烧着的蜡烛所产生的污染物会超过EPA为户外空气质量所设定的标准。EPA的一  相似文献   

14.
一、电焊烟尘的危害及特点电弧焊接是国内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焊接工艺,在电弧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及被焊母料迅速熔化,甚至局部汽化,产生非常细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这些粉尘和烟气,以白色烟雾状态飘浮于空气中,弥漫于操作者周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焊烟”。室内作业,尤其是在箱体、罐体内作业时,电焊烟难以排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作  相似文献   

15.
电气焊接切割过程中,因焊接材料不同,产生的烟尘的化学性质也不同。烟尘中含有某些致癌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有害。焊接烟尘的组成,可分为气体(有毒和无毒)、空气中的悬浮物以及对肺有刺激性的有毒物。 电焊烟尘及危害 在焊接切割作业中,产生的烟尘、烟雾化学性质如下: 乙炔──当空气中含有40%或40%以上的乙炔时,对人有麻醉作用。当2.5—80%的乙炔和空气混合时,则会形成可爆气体。 氢──无毒,但易爆。 大然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易爆气体,极限体积比为5—15%。 丙烷──常用于重型结构焊接前的预热工序。预热时产生少量一氧化碳,当空…  相似文献   

16.
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燃烧的火焰,对金属进行加热的一种熔化焊。常用可燃气体为乙炔。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的预热火焰,将金属切割处加热至燃烧点,并在氧气射流中剧烈燃烧,从而割开金属。常用可燃气体为乙炔和液化石油气。危险性分析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它本身不能燃烧,但是一种活泼的助燃气体,几乎能与所有可燃的气体和液体的蒸气混合成爆炸性混合物。气焊和气割用氧纯度达99.2%,这  相似文献   

17.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纹影系统、压力传感器和高速相机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在定容燃烧弹中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当量比对拉伸火焰传播速度、未拉伸火焰传播速度和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及定容弹中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量比对预混气体燃烧过程有重要影响,且存在临界当量比1.1,在临界当量比下预混气体燃烧最剧烈,层流燃烧速度达到最大值(0.368 m/s),燃烧压力也达到峰值(0.703 MPa)。当预混气体当量比小于临界值时,拉伸火焰传播速度、未拉伸火焰传播速度、层流燃烧速度和燃烧压力随当量比增加而增加;而当预混气体当量比大于临界值时,速度和压力随当量比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李英 《劳动保护》2003,(7):61-63
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主要是指空气中存在的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气(简称为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时遇火源可发生燃爆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LEL),用容积百分数(V%)或每立方米中的毫克数表示(mg/m^3)。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上、下限之间的爆炸浓度称为爆炸范围。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计算流体软件FLUENT对高架仓库发生的火灾进行了研究,应用涡团耗散模型对机械排烟模式下仓库火灾烟气的特性进行了模拟,详细讨论了不同时刻系统不同截面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易挥发物质的燃烧非常剧烈,在火灾发生的初期,系统温度的最大值发生在空气入口附近;持续燃烧2s后温度最大值发生在燃料储存罐周围。机械排烟设备的启动使大量高温烟气导流至室外,烟气出口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防治井下矿用电缆火灾是维护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使用锥形量热仪分别在不同辐射强度下对电缆进行燃烧实验,研究井下矿用电缆的燃烧特性,分析电缆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烟气产生速率、总生烟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强度增加,电缆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及烟气产生速率随之增大,在短时间内造成的危险性和破坏性更强。在热释放速率和烟气产生速率曲线中,观察到“双峰”现象,表明电缆燃烧存在护套层和绝缘层两个阶段;电缆火势增长指数随辐射强度增大而增大,着火时的危险程度也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