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钧 《劳动保护》2009,(1):58-59
AQ6105-2008《足部防护矿工安全靴》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针对矿工作业环境存在的危害而制定,目的是保护矿工足腿部免遭作业区域危险因素的伤害。作为一个产品标准,它适用于在矿山企业穿用的全橡胶和全聚合材料安全靴的质量评价,并将以行业标准强制性执行,成为矿工安全靴产品生产、监督管理和使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安监总政法(2007)96号通知,下达了2007年安全生产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共计95项。其中属于个体防护装备行业标准4项,它们是:1.矿工安全靴——承担单位: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国家安全生产徐州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中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欧盟、美国等国家和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查,针对受限物质的管理制度,分析了化学品管控上的要求;对比国内、外法规和标准对受限物质的限制要求,总结我国个体防护装备鞋靴标准的差异,探讨了我国个体防护装备鞋靴的化学安全性,阐述了对我国个体防护装备鞋靴标准体系及标准的看法,提出了建议。为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和完善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制定个体防护装备鞋靴的有害物质限制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防护鞋靴有害物质限量值研究进行了阐述。参考国内外标准,设定防护鞋靴有害物质限制项目和限量值。在检测分析我国具有市场代表性的16个防护鞋靴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数据基础上,判断设定限制项目及限量值的可行性。检测结果表明我国防护鞋靴生产技术水平基本能够达到限量要求,设定的限量值可以作为制定国家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防护鞋(靴)中的重金属、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有害化学物,主要来源于原材料以及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添加剂,对鞋(靴)穿着者可能产生健康卫生问题。为了引导生产商选择安全的防护鞋(靴)原材料,2015年8月1日,广州职安健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31008-2014《足部防护鞋(靴)材料安全性选择规范》正式实施。本文对该标准防护鞋(靴)材料的安全性要求进行解析,希望以此引起公众对鞋(靴)材料安全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提高标准水平,适应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经报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现决定在本标委会下成立六个标准化工作组。这六个标准化工作组是:头面部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眼部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呼吸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防护服标准化工作组;手、足部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坠落防护装备标准化工作组。  相似文献   

7.
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写的《个体防护装备标准汇编》已出版发行。该书不仅按照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的分类收录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且还收录了消防、纺织等行业的相关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共收录100多项标准,其中部分标准为2006年新颁布的国家标准.为PPE生产和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各级管理者、PPE产品检测机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安全工程及职业卫生部门查阅和使用标准,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在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评审通过的《耐油手套》等4项手套标准,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批,已经改变标准号,转为局管安全生产标准予以发布。现将发布的标准新编号、标准名称和替代的标准编号,公布如下,供读者查询。  相似文献   

9.
公告2008年第24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以下8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现予以公布(见附件)。以上标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附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8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录2008年  相似文献   

10.
机械防护鞋     
邵宝仁 《劳动保护》2006,(11):92-94
机械防护鞋是从业人员在生产和工作中为防御机械性危害因素伤害足部而穿着的防护鞋。分类目前,使用广泛的机械防护鞋主要分为保护足趾安全鞋、胶面防砸安全靴和防刺穿鞋3类。保护足趾安全鞋在其鞋头装有金属或非金属内包头,具有防御外来物体对足趾打击挤压伤害的功能。胶面防砸安全靴在有水或地面潮湿的环境中使用,同样在其鞋头装有金属或非金属内包头,具有防御外来物体对足趾打击挤压伤害的功能。防刺穿鞋在其内底和外底之间装有防刺穿垫,具有防御尖锐物刺伤足底部的功能。选择在选择时可以分为选择适宜的类型和等级、选择合格的产品和查看…  相似文献   

11.
欧美、日本与中国个体防护标准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体防护装备,以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以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为目的,并且直接与人体接触的装备或者用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护劳动者和确保安全生产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个体防护装备的技术标准方面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形成了初步的标准体系,本文研究了ISO、CEN、JIS的个体防护标准体系,并着重对其体系和有代表性的标准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归纳出我国个体防护及检测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对制定和提高我国个体防护装备的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并为个体防护及检测领域的相关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党和政府的一贯宗旨。个体防护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防护装备(俗称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个体防护装备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装备,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个体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个体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个体防护装备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个体防护装备的监督管理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不按规定给职工配备个体防护装备或从业人员不按规定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现象还很多。当前由于个体防护装备的安全性能或使用不当造成的伤亡事故有所上升。成为我国安全生产中的—个薄弱环节。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正确开展对个体防护装备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华山、日本驻华使馆公使波多野淳彦分别代表中日两方,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举行了中日合作呼吸防护实验室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6日,中日合作呼吸防护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隆重举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主持。揭牌仪式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负责人分别代表中日双方致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孙华山副局长和日本大使馆波多野淳彦公使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11,(11):92-92
2011年8月30日,霍尼韦尔安全防护产品(滁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滁州公司")在安徽省滁州市正式成立。滁州公司是由霍尼韦尔生命安全集团出资建造,占地5万3280m2,拥有10条生产线,预期2012年可生产超过100万双的橡胶防护靴。滁州公司一期总投资达1400万美元,是目前霍尼韦尔安全防护产品最大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7月14日,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召开了《手部防护辐射防护手套》、《防护服装手持式链锯使用者防护服》、《个体防护装备运动眼面部防护滑雪镜》等3项国家标准审查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司长邬燕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副司长石少华及来自全国21家单位和企业的33位委员、专家参加了此次国家标准审查会。会上,审查组严格遵守《国  相似文献   

18.
第9号《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已经2006年9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局长李毅中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安全生产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根据《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和《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的安全生产标准包括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AQ)。第三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统称安全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统称国家标准委)对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劳动保护》2010,(5):I0009-I001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下列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现予以公布。 标准名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标准编号:AQ/T9006—2010。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以下18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录见附件),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现予以公布。具体目录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 AQ2037-2012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导则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