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首次对外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全面介绍了中国生态保护情况。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近1/3的国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1/3的国土生态环境处于差或较差水平;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趋于提高,但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过度采伐等问题;我国天然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沙化的草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  相似文献   

2.
除了作为资源的物质生产功能外,草原还有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等。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必须全面认识草原的多功能性,转变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以保护为主的放牧畜牧业、草畜耦合高效高产畜牧业、草原生态旅游业以及草原特色产业等多种草原经济发展模式。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法制、产权制度、保护制度、生态补偿机制、评价体系建设等多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西藏是我国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地区,公路为区域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临时工程的设置将不可避免占用草原,使原地貌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当草原生态环境遭受损害后,公路建设单位理应对损害的草原承担一定的赔偿费,以用于被损害草原的修复。以西藏某公路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ENVI和ARCGIS技术的公路占用草原类型和面积识别方法;在对草原价值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适于公路建设草原生态赔偿费核算的理论框架与方法,并通过对普兰县、札达县调查发现,部分受偿牧民因两地赔偿标准差异较大而认为赔偿工作有失公平。据此,文章提出草原生态赔偿费核算所采用的标准应在当地草地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赔偿主体和受偿客体双方的支付和受偿意愿,增加调整系数,以提高赔偿费的合理性和赔偿工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浅论西藏草原生态建设与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调研西藏草原生态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草原生态退化原因,阐述了西藏草原生态建设与牧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白城地区草原位于松嫩草原的中心,是著名的科尔沁大草原的东端部分。辽阔的草原不仅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对调解生态产生重大影响。六、七十年代,由于人们缺少环境意识,忽视草原生态保护,滥垦、滥收、滥樵、滥挖药材等掠夺式的利用草原资源,加剧了草场的恶化。形成了农田吃草原,风沙吃农田的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系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生态结构失调、草原功能减退,沙化、碱化、风化日趋严重。根据资料统计,1980年全区草原总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415万亩,可利用面积减少521万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3日,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举行了“草原保护网络”的启动仪式,本次活动进行草原保护主题的参与式讨论和“草原的基本生态学”的专题讨论。活动中,通过团队游戏的方式,和同样关注草原的一群朋友相识,了解彼此。通过共同讨论,明确草原保护网络的定位、目标、产出以及每个机构与个人对于网络的需求与贡献,达成共识,建立协作关系。天下溪宋增明先生对“草原保护网络”的设想做了详细介绍。参与活动的专家、学以及媒体代表分别发表了对草原保护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1):36-36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 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 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 谷湿地生态系统。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  相似文献   

8.
莫燕  王华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5,11(6):281-281,283
开发草原牧区地下水资源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莫燕,王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66)地跨四川省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川西北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在该区约10万km2的草场上,放牧着约500万头牲畜,畜牧业及其加工业是该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西部草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原是吉林省西部最重要的植被类型,是区域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原掠夺式开发利用,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环境恶化,成为本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摆脱吉林省西部生态灾难,大兴草业是最佳的战略选择。应用草地农业生态学原理,实施草业工程,通过草地畜牧业,饲料业,草坪业,草原旅游业的系统开发,是实现吉林省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那拉提草原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名列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原野上山泉密布。溪流似网,河道交错,森林繁茂,被人们誉为“空中草原”。每年6月至9月,这里碧草茵茵,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  相似文献   

11.
选取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满都胡宝拉格草甸草原为研究区,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撑下,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该地区近15年来四个时期景观类型的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和变化规律,从景观视角挖掘出格局信息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运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未来草原景观格局变化的趋势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并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为科学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郭耕 《环境教育》2006,(9):48-49
自然界需要狼.因为失去了狼.草原的食草动物失去天敌控制,过度消耗植被,最后,草原会沦为荒漠,生命系统彻底崩溃。如今,很多原本有狼等食肉动物的地方已经全然没有了,随着多年的保护.部分食草动物的数量呈现过度之势。  相似文献   

13.
王晓毅 《绿叶》2012,(2):43-50
由于沙尘暴.北方草原退化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一个被建构的话语。对此,主流思想认为应该通过现代化.而非主流思想认为应当因循传统、顺应自然来予以解决。要真正理清草原牧区的问题,必须把问题放回到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观察草原牧区的核心变化,从而从更广泛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草原牧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连油田在爱护草原、保护环境方面的几点体会:1加强教育,提高职工对草原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草原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件二连油田领导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在提高广大职工环境意识上下功夫,几年来他们通过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开展“环境宣传周...  相似文献   

15.
新疆草原面积广阔、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很少对新疆的草原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了新疆草原旅游资源规模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民俗文化多元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都极为脆弱等特征,对目前新疆草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新疆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路,以促进新疆草原地区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05,(6):46-46
昆士兰毛鼻袋熊,有袋目.袋熊科,分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部、南部和中部的半沙漠化草原地区,它的长相虽然不善.却是地地道道的食草动物,  相似文献   

17.
油田开发区域草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保护恢复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目前大庆地区草原面积逐渐减少;草原“三化”加剧,草质变劣;草原土壤板结,污染严重以及草原支离破碎的现状,分析了油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并从宏观上提出了对油田区草原植被的保护对策与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前无旅游业这一说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改革开放以来 ,草原生态旅游业悄然兴起 ,迅速发展。1998年 ,全盟年内旅游定点企业共接待游客48 95万人次 ,其中海外游客23 67万人次 ;旅游收入3540万元 ,创汇6836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 6 %和59 6 %。地处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是世界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 ,是我国唯一被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原上水草丰美 ,牛羊遍地 ,鲜花绚丽 ,古迹众多 ,有着得天独厚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和条件。走进20万km2的大草原 ,没有受到污染的蓝天、白云、绿…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盟草原资源十分丰富,天然草场总面积为14993万亩,其中牧业四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草场面积为10528万亩,占全盟草场总面积的70%,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主体部分。呼伦贝尔盟草场类型多样,主要天然草场可分六大类:①山地林缘草甸草原,面积为651万亩,载畜量平均5亩草场一个绵羊单位;②山地森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综合性并承担多种功能的生态经济系统类型区,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在甘肃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立足草原牧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时代背景,结合甘肃草原牧区发展的基本现实,提出了新时期甘肃草原牧区发展的资源保护与生态重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与提升、现代草一畜一牧业产业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与制度创新及现代服务网络与保障体系完善等五大战略选择,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促进草原牧区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借鉴和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