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就像栽培植物一样,要使其自然、可持续的生长,而不是用模具铸造批量生产的毫无个性的零件.一颗种子的茁壮成长,要具备充足的阳光、水和空气,顺应其发展的规律,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这对于高校研究性教学来说也不例外,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每一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重工业发展已经逐渐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工业的生产力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然而,随着工业进步一同来临的是能源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后果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各方研究者与管理者已经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相关问题视为保证社会长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想... 相似文献
3.
4.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国家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同时随着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理念更新,社会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现阶段,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不仅要培养具备扎实专业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具备科学思想引领以及正确政治观念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需求,高校应尽快促进课程思政教育在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中的融入,实... 相似文献
5.
6.
从本质上讲,思政课程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指在教学指导期间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式来了解生态环境.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这一内容,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态观,不仅能解决以往教学难题,而且可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由杨增岽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分析引论》,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写作依据,通过对比研究思政教育和生态理论,从不同... 相似文献
7.
8.
高校思政课堂是当代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场所,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内外形势剧烈变革,在思政教育方面,高校需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提高教育质量,多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引导大学生梳理与稳固自身优质意识形态.由曹孟勤编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生态哲学研究》 一书,通过学术讨论系统性地讲明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相互发展的关系,为社... 相似文献
9.
10.
11.
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工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对世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鉴于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发展的重视,提高大学生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不断遭到破坏。资源浪费,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逐步凸显,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为我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推广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当今不可回避的世界潮流趋势。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要求,是人类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立根之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又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难题——垃圾分类。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将生态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事业肩负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历史使命,将绿色发展的精神与理念融入教育事业,是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事业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是各种教育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雏形时期 ,这就要求必须将教育渗透于小学各学科中 ,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深感责任之重大。《社会》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世界 ,认识社会 ,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首当其冲地成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点学科。小学六册的《社会》教材 ,囊括了自然科学、地理、历史等多科知识 ,作为进行环境教育的基地是最合适不过了。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 ,其设置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只有…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路径。生态文明内涵丰富,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中呈现,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卓越成绩,但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挑战。从理论层面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