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医院肿瘤病房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周围环境的电离辐射监测调查 ,并计算分析各相关人群的年有效剂量当量 ,结果低于《辐射防护规定》(GB870 3- 88)中的标准限值。表明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的辐射防护设施设计是安全合理的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辐射防护设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同时,合理设计医用加速器室的辐射屏蔽防护。以《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为准则,运用电离辐射屏蔽原理、计算方法,根据安装的医用加速器所具有的辐射物理特点和辐射防护的发展需求,对所有产生的射线进行严谨、规范和优化的屏蔽计算。结果表明,辐射屏蔽防护符合我国医用加速器机房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由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乌鲁木齐市和各地州(市)环境监测站协助完成,国家环境保护局下达的《新疆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课题,已圆满完成调查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按期提交了研究报告及有关资料,于今年七月二十日通过了鉴定.知名学者,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主委员会委员、国际核安全顾问组成员、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理事长、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院长李德平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和区内外专家13人组成鉴定委员会.鉴定会由新疆科委和新疆环保局组织召开,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环保局有关领导、会议特约代表和课题组成员计40多人参加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监测点位布设和背景噪声扣除两类,并对敏感点距声源距离与布点监测、背景噪声的测量和受外来声源严重影响时如何测量厂界噪声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钻井工程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野外作业工程,在现今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业界提出了一个绿色钻井的新概念并希望加以推行。本文针对推行绿色钻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强化企业责任,论证了绿色钻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推行绿色钻井的示范作法。作者认为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制定规范、培训示范将会推进绿色钻井工作取得进展并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广佛公路(盐步段)两侧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选取广佛公路盐步路段作机动车尾气污染研究 ,结果表明 :污染物主要由烷烃、苯系物和氯代烃组成 ,主要是毒害性 VOC;污染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污染源除机动车以外 ,还有大量的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两侧氮氧化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沪杭甬高速公路两侧环境空气中的分布浓度及其递减规律 ,通过实测数据揭示了 NOx分布同距离、车流量及气象条件间的关系 ,并发现 NOx浓度随距离的分布可以用一级指数衰减方程加以模拟 ,在所研究的空间距离内NOx浓度与距离用一元三次方程回归的相关指数接近 1 .0 0 0  相似文献   

8.
水泥工业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应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要求,结合工作实践,从验收监测工况的控制、废水监测、废气监测、噪声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几方面归纳了水泥工业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并从环保法律法规制度执行、污染防治设施、企业环境管理、排污口规范化、卫生防护距离、总量控制、淘汰落后设备、公众参与等几方面提出环境保护检...  相似文献   

9.
以镇江市征润州水源地为例,针对目前存在的工业源众多导致的事故模拟工作量大,码头源难以进行事故模拟等问题,提出基于常规风险影响的水源地周边风险源风险监控等级判定方法。从风险源与水源地沿岸线方向距离、垂直岸线方向距离和上下游关系3方面提出反映风险源相对于水源地位置敏感性的位置敏感指数的计算方法,再以风险源位置敏感性结合风险源风险,确定风险源对水源地的常规风险影响,继而判定水源地周边风险源的风险监控等级。结果表明,征润州水源地周边优先重点监控风险源有4个,主要集中在水源地上游丹徒经济开发区内,水源地下游及对岸12个风险源为低频监控等级,其他24个风险源为优先监控和一般监控等级。  相似文献   

10.
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并根据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4个饮用水源地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4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个人年风险多数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主要风险因子为化学致癌物六价铬和砷;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个人年风险度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呈波动降低变化,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实际案例,指出了在依据环评文件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应基于经济技术可行性、实际可操作性提出环保措施,合理识别预测污染因子等反馈意见;环保审批部门应在环评单位与环保验收单位之间建立起交流、沟通的渠道,以更好地把好环评审批和环保验收审批两个关。  相似文献   

12.
对铬及其化合物工业项目排放废气中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验收监测应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建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提出了现场监测和数据审核的注意事项,应严格监控工况,并详细记录关键设备运行参数;提出应把废气中六价铬作为特征污染物控制指标,并结合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对六价铬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排放限值,并研究适合的配套监测方法,为后续铬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特征污染物监测方法的制修订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疆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新疆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根本,同时应注重节水,注重生态用水,并对新疆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重点区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利用与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特点、价值、现状、衰减的原因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并对坎儿井的保护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基层环境统计部门工业源产排污系数实际应用调研,结合当前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和相关资料查阅等,分析了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工业源产排污系数缺失,部分工业源产排污系数与实际偏差较大等。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优先顺序的修订建议,以期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环境立法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我国的土壤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探讨了本标准的现存问题,并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污染物一、二级指标的确立及监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220 kV高压输电线电磁辐射水平及防护距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500 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1998)中的预测模式对监测点周围地面1.5 m处工频电场进行了验证性监测,表明实际测定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对220 kV双回同相、双回逆相和单回线路下地面1.5 m、4.5 m、和7.5 m处工频电场变化趋势分析,预测了220 kV高压输电线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以及不同房屋结构的防护距离.提出了220 kV高压输电线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环保产业面临的挑战,具有阐述了环保产业市场化的作用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并据此提出了政府加强培育、引导、规范环保产业市场的措施,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尽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uoride-induced lesions, measured using an incremental scoring system, and fluoride concentra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teeth of the field vole (Microtus agrestis). Both the magnitude of lesion score and the severity of observed lesions in both incisor and molar teeth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respective tissue fluoride concentration. This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not only in animals trapped from sites contaminated by industrial fluorides, but also those bred and maintain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and consuming fluoride in either diet or drinking water. Although some variation occurred between field and laboratory animals as to the mean fluoride concentrations in the incisor or molar for each specific lesion score, this may result in part from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the assimilable fluoride in laboratory diets compared to those consumed by wild animal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ntal lesion score and tissue fluoride concentration to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fluoride contamination is discussed. Because the incisor and molar teeth of the field voles are open-rooted and grow throughout life, they are sensitive to even minor temporal changes in fluoride concentration in tissue fluids and blood and, by inference, in the diet and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assessment of visual lesions in the dentition of wild-caught field voles may provide the basis of a scheme to monitor the magnitude and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luoride contamination on populations of wild and domestic mammals. The development of non-destructive methods to allow the repeated examination of the teeth of captured field voles, and hence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fluoride contamination, is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