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阐述了实施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其应用,信号采集与处理以及损伤检测的方法和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神经网络法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小波神经网络和概率神经网络等新型网络的损伤诊断方法,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进展与展望(Ⅱ):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铁磁形状记忆合金(Ferro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简写为FSMA)本构模型研究的重要性.以时间为顺序,重点介绍了FSMA本构模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仔细分析了各种FSMA本构模型在理论基础、适用范围、精度以及复杂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讨论了各种理论应用于FSMA本构模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Fe?SMA)拥有可靠的形状记忆效应及优异的抗低周疲劳性能,在土木工程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材料特性方面,重点介绍 Fe?SMA 形状记忆效应及应力作用下亚结构层面相变机理,在此基础上阐述单调及循环加载下 Fe?SMA 的力学性能;工程应用方面,对 Fe?SMA 的主要应用范围及相应关键技术进行总结,详细回顾 Fe?SMA 构件的构造形式、工作机理和力学性态,对不同技术实施方案的特点、优势和潜在不足进行评述。指出需进一步明确 Fe?SMA 阻尼构件的耗能破坏模式、变形相容条件和恢复力机制,建立损伤可控的 Fe?SMA 耗能元组件结构体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进展与展望(Ⅰ):材料、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铁磁形状记忆合金(Ferro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简写为FSMA)在材料研制和热磁力学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发展方向.在材料研发方面,介绍了新型合金、Ni-Mn-Ga-X系列合金、复合材料和Ni2MnGa系列合金;在热磁力学特性方面,介绍了形状记忆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振动的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评估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状况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土木工程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在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的发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最后对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诊断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用于桥梁和路面的健康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两类先进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技术,即光纤光栅(FBG)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分别在 T型RC简支梁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中布置了FBG和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对简支梁混凝土动、静应变以及路面板中连续钢筋和混凝土应变进行了实时监测。研究结果表明,FBG和 BOTDR在桥梁和路面等一些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粘弹性阻尼器及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阐述了粘弹性阻尼材料和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原理;对目前开发和研究的一些新型粘弹性阻尼器及其性能进行了介绍,同时概述了对保证结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的粘弹性阻尼器的耐久性和耐火性问题,介绍了不同的粘弹性阻尼器计算模型;从结构试验的角度说明了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的特性,着重说明了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列举了粘弹性阻尼器的工程应用实例。进而提出了今后粘弹性阻尼器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里应加强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进展与展望(Ⅲ):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铁磁形状记忆合金(Ferromagnetic Shape Memory Alloy,简写为FSMA)在智能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优越性.重点介绍了FSMA装置研发和基于FSMA装置的体系分析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仔细分析了各种FSMA装置频率、输出力和最大位移等关键技术指标,讨论了基于电磁学、热力学和力学原理的包...  相似文献   

9.
土木工程在施工和运营中时常发生事故。传统的监测和预警方法反馈不及时不直接,往往错失事故防范的最佳时期。针对传统监测和预警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了风险可视化的监测预警方法。该方法通过传感器获取量测信息,通过微处理器对量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评判工程的风险等级,控制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不同颜色,实现及时预警以保证工程安全。介绍了土木工程风险可视化监测预警方法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土木工程各领域内的应用,同时开发了风险可视化监测预警系统原型,并进行了室内试验。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以来,土木工程结构越发趋于大型化、复杂化,逐渐向高层、大跨度等方向发展,大型复杂结构逐渐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发展最快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由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在建筑结构中应用越来越多,而其振动控制相对滞后,因此,振动控制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研究及应用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阐述了大跨度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GPS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土木工程领域,采用GPS对建(构)筑物进行健康监测是该学科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因其具有高效、快速、全天候、全自动等优点,近年来基于这一技术的健康监测方法在特大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中开始应用.首先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简要回顾了传统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然后探讨了GPS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GPS中的RTK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当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最后对基于RTK技术的健康监测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斜拉索风雨激振的控制是斜拉桥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利用轴向设置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Memory Alloy,SMA)作动器,对斜拉索的风雨激振进行了半主动控制数值模拟分析,控制规则采用KOBORI开关控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SMA半主动控制可有效的控制拉索的风雨激振;SMA的设置长度及初始的应变大小对控制效果有较大的影响,SMA长度越长,初始应变越大,其控制效果越佳。对由SMA控制引起的拉索张力变化做了分析,其张力的变化很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研究表明,SMA作动器在参数非理想时控制效果可能有所降低,但控制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质量、效益、信息化为根本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真三维的人防信息系统。文章着重讨论了系统总体结构、技术结构、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在人防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人防信息系统对城市人防工程设备的承载力、辐射范围缓冲区、人口疏散隐蔽最佳路径、实时监测等空间分析提供支持;对提高人防工程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功能发挥以及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现状出发,剖析了我国应急救援存在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志愿者普遍缺乏系统培训及队伍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等主要问题。具体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人员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的专业优势,提出了建立土木工程专业人员参与地震应急救援长效机制,以填补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性志愿救援队伍的空白,完善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社会参与体系,推动中国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疏浚淤泥EPS颗粒混合轻质土是一种新型的轻质土工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特点,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高含水率的白马湖疏浚淤泥进行了室内轻质土配比试验,系统分析了水泥掺量、EPS颗粒掺量以及养护龄期等因素对轻质土的密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这两个重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轻质土的密度主要由EPS颗粒掺量控制,而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对轻质土的密度影响较小;轻质土的强度受水泥掺量、EPS颗粒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影响,其强度随龄期与水泥掺量的变化规律与一般水泥土一致,而强度与EPS颗粒掺量之间存在一个阈值。  相似文献   

16.
减振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熟的技术。风灾对建筑的破坏作用相当巨大,林木(尤其是千年珍贵古树)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风灾的严重威胁。分析了当前减振控制技术在林木风灾中的实际应用较少、使用范围不广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林木风致振动及林木抗风减振的概念,并对其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展望了林木抗风减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建立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林木抗风减振控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及方法是对森林保护学科的完善与发展,是在林木风灾保护方法和措施方面开辟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已成为土木工程界关注的一个新的课题。对南京市栖霞镇某场地进行了列车振动现场试验,得到了不同列车车型与车速下的地面振动速度时程曲线,给出了地面振动速度的频谱特性和衰减规律,分析了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的传递路径,为进一步研究轨道交通振动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的被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我国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探讨了《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的被引与共被引。结果表明,《学报》的载文具有较高的学科前沿性、理论性、实用性与综合性;《学报》的博硕论文被引与共被引次数多、层次高,学术影响的学科范围广;防灾减灾工程与土木工程、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地质工程等多种工程相关性强;《学报》对我国博硕研究生教育情报贡献力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土木基础设施系统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土木基础设施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所起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国内外土木基础设施系统的现状和研究趋势,指出了针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土木基础设施系统性能检测与寿命评估技术;2.土木基础设施系统的防灾减灾研究;3.材料性能研究;4.土木基础设施系统的维修和更新改造技术开发;5.土工技术基础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