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黄河断流及其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虽然历史上灾害频仍 ,但黄河断流现象历史上却未见有记载。即使在1922~1932年持续大干旱的年份 ,黄河下游仍未断流。1960年因三门峡工程截流 ,第一次出现黄河下游断流 ,但这次是人为造成的。属于自然断流的最早的记录是1972年4月23日 ,黄河下游利津河段首次出现自然断流 ,1985年以后 ,黄河下游年年都出现断流。1997年是历史上断流最严重的一年。这一年 ,从2月7日起利津水文站就出现断流 ,是断流时间出现最早的一年。断流河段从河口上至开封柳园口 ,长达700公里。这一年黄河河口全年有295天无水入海…  相似文献   

2.
包婷 《山东环境》1999,(4):53-53
黄河断流,世人惊心。特别是1998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后,黄河断流问题更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黄河为什么会出现断流、断流带来什么后果,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成了人们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1972年前,黄河从未发生过自然断流现象。即使在1922年到1932年持续大旱的年份,下游河道仍有水流。黄河断流从1972年春开始,由利津河段首次出现断流。特别是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年年都出现断流,以1997年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从70年代以来,黄河持续断流,且断流情势日趋严重,它不仅发生在下游而且也已在源头出现。滔滔黄河缘何断流?70年代以来流域引黄水量剧增、到达下游水量锐减是主因;输沙需水量巨大和中游工程调节能力不足居次。归根结底,断流是人类活动所致,是人类对黄河水土资源过度利用的结果。流域降水量的丰枯波动对断流影响不大。为了缓解黄河断流,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加强水土保持,增加生态用水量,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人黄泥沙;流域外调水是缓解北方省区缺水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应从长计议。  相似文献   

4.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根据多年调查监测数据研究成果,以及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论述了黄河断流的历史与现状,定性定量地评价了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和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解决的黄河断流、水质污染、泥沙淤积三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应解决的总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静 《山东环境》2003,(2):42-43
本文论述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解决的黄河断流、水质污染、泥沙淤积三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黄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特征及下游生态修复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河流域地势、地貌和气候、水文、植被等特点,将流域划分为3个生态区和10个生态亚区,在分析各生态分区特点的基础上,初步识别了黄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黄河下游存在的频繁断流、水环境恶化、河槽淤积萎缩以及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萎缩等诸多生态问题,分析了黄河水量调度、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河道生态修复的作用,介绍了河口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并提出了黄河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清 《环境》2004,(7):38-39
自4月底从报纸上获悉黄河断流、源头告急的消息后,深圳市荔园小学的小学生联合了10所中小学,倡议全市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积极收集身边的废旧物品卖钱,在不久的将来,到青海高原去种植一片“绿色深圳林”,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份贡献(据6月1日《深圳特区报》)。  相似文献   

9.
自1982年后,黄河便进入枯水期。go年代后.黄河更是年年断流。这是否就意味着黄河防汛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专家们的回答正相反,认为黄河发生大洪水的几率在增大。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局长廖义伟指出.黄河自1982年底已连续十几年枯水,从时段上已属极限,因此黄河由材变丰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其次,长江、黄河洪水具有互应规律。从历史资料分析,长江大洪水之后二、三年内黄河来大水的几率较大。本世纪长江发生两次大洪水之后,黄河流域大水都接及而至。据水文规律,今年汛期黄河、渭河最大洪峰流量可能较常年偏大2-4成。有关专家认为黄河近…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氮磷营养盐动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孟伟  于涛  郑丙辉  邓义祥  富国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46-2051
收集了黄河流域下游主要干流监测站近40a来(氮数据)或20a(磷数据)来的水质数据,同时,收集了流域各省人口、氮肥磷肥施用量(折纯)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等数据,研究了黄河氮磷营养盐通量(或浓度)的多年变化趋势,并统计了水质变化与流域人口、化肥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社会经济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近40a来有不断升高的趋势,但1990s后期受黄河断流影响有明显下降;同时,由于下游引黄灌区大量取水使得花园口-利津之间的氮通量相对入海口的氮通量为负值.黄河总磷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没有呈现趋势性变化,受断流影响1990s后期总磷含量值也明显减小.进一步分析表明,黄河氮输送通量的变化主要受流域内人口、氮肥施用量的影响,而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没有统计上的相关性;黄河总磷含量和流域人口、磷肥施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均无相关性,而与黄河水体中悬浮物含量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水体悬浮物中的总磷含量为0.54g·kg-1,与黄土高原总磷背景值十分接近.由于黄河悬浮物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故判断黄河总磷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查明黄河流域氮磷输送量多年变化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为流域和海域污染控制及负荷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济南段水资源特点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河济南段多年平均来水量359×108m3,来水年际、年内变化大,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21.8倍,且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10月份,占多年平均值的60.7%。近年来黄河济南段径流量逐年下降,断流日益加剧,1997年泺口站全年断流132天。与此同时,济南黄河水含沙量高,多年平均含沙量24.9kg/m3,且呈逐年上升之势。近年因上游来水量减小,用水量增加,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质存在一定污染,引黄工程能力不足,水资源缺乏持续利用的调度和管理,极大地影响了济南黄河水的可持续利用。黄河济南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有: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统筹规划、统一管理、集中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枢纽作用,保证生态用水;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建立节水型生产体系和社会,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意识的增强和节水措施的落实;淤背加固黄河干堤,植树治沙防汛凌,实现黄河济南段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用可持续发展眼光审视中国持续高涨的水坝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默  陈超 《环境科学研究》2005,18(6):126-132
水坝建设往往忽略了生态影响,轻视了社会问题,高估了经济效益.介绍了国际上对水坝问题认识的最新进展和主要观点,分析了我国水坝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西部建坝热潮不退的原因.从现状来看,中国的已建水坝已使长江流域生态退化,加剧了黄河的断流,加重了淮河水质的恶化等.最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中国的水坝建设作了一些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将雅鲁藏布江水和强大温湿的印度洋西南季风引向大西北,即实施雅鲁藏布江-罗布泊大运河工程对改变和优化青藏高原内部和我国大西北干旱态环境,调控长江、黄河水量,防止两河断流和水患发生,繁荣大西北经济带,巩固西北国防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雅鲁藏布江水和强大温湿的印度洋西南季风引向大西北,即实施雅鲁藏布江─罗布泊大运河工程对改变和优化青藏高原内部和我国大西北干旱态环境,调控长江、黄河水量,防止两河断流和水患发生,繁荣大西北经济带,巩固西北国防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能不叫人触目惊心?黄河断流时间开始跨越二年!也许在我们这一代里,河伯将永远失去飘行东海的风采。能不让人默然泪下?淮河,长江……一条条曾经孕育几千年文明的母亲河,流淌的不再是往日的甘乳。能不使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6.
黄河河川基流量演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河川基流量是指地下水补给河川径流的水量。论文首次对黄河河川基流量50年来的时空演化规律和驱动因子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黄河河川基流量约占黄河河川径流量的44%,黄河河川基流量对维持健康黄河具有重要意义。受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干支流河川基流量50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支流基流量变化可划分为双峰型、单峰型、直线下降型3种类型,干流区间基流量主要减少在黄河中游地区。黄河河川基流量具有维持河川径流、维护河流生态、湖泊以及表生生态植被良性发展等多种功能,河川基流量衰减导致湖泊萎缩、表生植被退化、加剧黄河断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负效应。通过对驱动因子进一步分析表明,降水量是维持河川基流量的主要来源,其变化影响黄河河川基流量变化趋势。人类活动是黄河河川基流量驱动因子中最活跃的因子,基流量衰减最明显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因此维持健康的黄河必须要对黄河基流量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地质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史和实际调查资料对比,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地质环境变化状况及其发展规律,探讨了各种引起环境演化的因素.分析表明,自1997年以来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退化表现为地下水矿化度升高、土壤盐渍化加重、湿地天然性降低和海岸蚀退,但该地区的污染状况有所好转.引起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黄河断流、黄河来水来沙量减少、相对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灾、油田开发及滩涂开发与围海等.  相似文献   

18.
节水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指出:“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水资源紧缺时代。在过去的50多年里,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危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水资源脆弱国。近20年来,伴随经济加快发展,水危机日益严重。1998年大洪水,2000年酷热干旱,黄河连年断流,600多城市中缺水400余,为此上百个城市被迫限水……水,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今年的3月22日,是第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十四届“中国水周”,将再一次向我们敲响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莱州湾盐度变化现状及其对海洋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莱州湾生态监控区2004年5、8月份两个航次的盐度监测资料,结合近40a污染监测网莱州湾海域的监测资料和历年黄河入海径流量等有关资料,研究分析了近年莱州湾盐度变化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近40 a莱州湾盐度变化趋势总体上呈上升态势,莱州湾盐度值与以前相比有明显升高。黄河径流量锐减和断流是引起莱州湾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莱州湾盐度升高,对莱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湾内产卵场、育幼场和海洋生物群落结构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生态需水的黄河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河水满足人类用水和河道生态功能需水双重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了河水生态功能强度的概念,以及结合生态需水的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方法.根据黄河流域1997-1999年间主要水文站点逐月的水质监测数据、水文数据及各取水口逐月的取水量数据,结合生态需水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水质水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水生态功能强度的时空分布不均,这与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相关.在1997、1998和1999年,黄河总可利用水资源量分别为371.17×108、425.50×108和500.64×10 m3,其中具备河道生态功能的水资源量分别为129.51×108、151.51×108和205.88×108m3,远远小于维持河道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资源量230.60×108m3,导致了黄河断流和其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