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劳工标准的核心和宗旨是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劳工权利,其中涉及劳动基准的包括工资、工作时间、生育保护、禁止童工劳动和保护未成年人等方面。在有关工资的国际劳工标准中,就在公共合同中工资保障、如何确定最低工资,以及雇主破产时对工人债权的保护等主题进行了规定。在工时问题上,国际劳工组织特别关注工作时间、周休息时间、带薪假期、逐步缩短工时、非全日制工作,以及夜间工作保护等主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安全》2004,(5):14-15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与建议书,是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公约和建议书涉及的内容,随着世界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扩展。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三类:1.基本人权类:包括结社自由、集体谈判、强迫劳动、机会和待遇平等、童工劳动等方面的公约。  相似文献   

3.
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发展动态及其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劳工标准自提出以来就一直是国际上争论不休的议题。尤其是近几年,发达国家一直在努力使社会条款纳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在WTO的多边贸易规则谈判中,反复提出“劳工标准”问题,即把本国的劳动标准和劳工状况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国际核心劳工标准也因此更加引人注目,成为新千年WTO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焦点。一、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基本劳工公约)与社会条款劳工标准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和基本要求,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职业安全卫生和童工、女工保护和强迫劳动等一系列有关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问题。国际劳工标准…  相似文献   

4.
国际劳工标准与职业安全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纪元 《劳动保护》2002,(10):72-74
国际劳工标准简介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即制订和监督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标准对全体成员国的劳动立法和制订劳动政策起参考与指导作用。国际劳工标准是在全体成员国的三方(政府、雇员、工人)都派代表参加的国际劳工大会(每年的6月份在日内  相似文献   

5.
国际劳工组织成立的初衷及其主要活动是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即制定和推动各国实施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统称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标准是一类国际法,但它又与一般国际法不同。国际劳工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中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代表共同讨论和表决通过的,从而更全面地考虑到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的利益,同时也调整了各国的劳动关系,维护了全世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以出席国际劳  相似文献   

6.
刘开明博士是社会责任国际(SAI)在亚洲惟一的董事。正是这个国际组织,于1997年推出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它规定禁用童工、不得强迫性劳动、尊重劳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还就工时与工资、健康与安全等作出规定。对更多的中国人来说,“企业社会责任”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1991年,美国牛仔裤品牌商Levi-Strause被指责为“血汗工厂”。为重塑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司制定了维护工人权益的“生产守则”。此后,一批品牌商相继制定同类守则。总的来说,国际社会要求跨国公司运用其影响力,承担起对劳工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对社区的责任,这样…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4,(5):14-14
1.制定全球的政策和计划。这些政策和计划主要用采促进基本人权,改善工人工作和生活条件,扩大就业机会。2.从事劳工立法。主要制订公约和建议书。自1919~2003年以来,国际劳工大会已通过185个公约和194个建议书,涉及保障劳动看基本权利、促进培训就业、社会保障、改善劳动条件及对特定人群的关注等方面,内容非常广泛。公约经成员国批准后,由批准国贯彻实施;建议书供各国政府参考。3.开展技术合作。为扩大国际劳工组织影响,推动国际劳工标准实施,国际劳工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活动。与其它国际机构合作和争取发达国家捐助,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劳工领域里的技术合作与援助。4.开展劳工领域的研究和信息传播。劳工局各部门每年结合工作计划开展大量的劳动与社会问题的调研,组织出版有关调研报告和期刊,为各成员国提供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8.
第六讲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曾宪树从待遇制度来说,工伤保险是对职工伤害实行劳工赔偿的社会保障制度,因而工伤待遇项目、标准和支付就是这项制度的中心内容。这次工伤保险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革待遇制度和实行社会统筹。这一讲主要围绕第四...  相似文献   

9.
徐楠 《劳动保护》2004,(5):38-39
刘开明博士是社会责任国际(SAI)在亚洲惟一的董事。正是这个国际组织,于1997年推出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它规定禁用童工、不得强迫性劳动、尊重劳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还就工时与工资、健康与安全等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的国际劳工组织(ILO)成立于1919年,保护工人免遭由工作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疾病和伤害是其宪章赋予该组织的职责之一。ILO通过独特的雇主、工人和政府三方达成共识的程序,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目前,ILO已制定了近190个公约和  相似文献   

11.
国际劳工标准.狭义而言是国际劳工组织制订的一系列公约和建议书的总称.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推动世界劳动权益保障水平的主要力量。它的产生对世界范围的人权保护和民主政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劳工标准被广泛认同.呈现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多元发展态势。特别是国际  相似文献   

12.
美国近年来一直高举人权大旗,似乎只有美国才是人权的天堂。然而,世界最大的工人团体——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1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部分企业侵犯工人权益的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包括非法使用童工、男女同工不同酬和黑人工资低等。有关人士呼吁,美国不要再以人权为由对别的国家指指点点,而应该首先正视本国的人权问题。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在报告中说,美国公共服务行业中 40%左右的工人——总数近700万人,没有集体讨价还价的权益。在联邦政府各个机构内,200多万雇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和工资问题上讨价还…  相似文献   

13.
陈黎 《劳动保护》2003,(4):26-28
(一)劳动关系三方原则(三方合作、三方关系、三方交往)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通行的做法。国际劳工组织区别于其它国际组织就是三方性(政府、雇主组织、工会组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制定和通过公约和建议书,公约和建议书又叫国际劳工立法、国际工会立法和国际劳工标准,内容涉及与工作相关的一切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入世”后 ,其劳动标准问题与其他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问题一样 ,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带有国际化的色彩。究竟我国的劳动标准处于何种水平 ?是低 ,是高 ?这需要针对劳动标准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比较研究。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标准作为劳动标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比较 ,可以认为 :就水平而言 ,我国法定的女工保护标准或者与国际标准类似 ,或者高于国际标准 ;就结构而言 ,二者的框架也大体相同。但鉴于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 ,我国女工保护标准也应考虑增加某些注重促进女工社会平等方面的内容 ,如家庭责任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女工国际劳动保护标准在中国的适用贾俊玲一、国际劳动保护标准在我国的适用国际劳动保护标准,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有效的法律规范形式,主要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国际英工组织将二者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法渊源来看,女工的国际劳动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低薪劳工待遇,更好地保护处于弱势的劳工,新加坡推出了一系列补贴计划,以及渐进式薪金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加薪补贴计划,主要通过补贴雇主的形式,支付新加坡本地低薪劳工四成的加薪额。加薪补贴是该国去解决劳动领域深层次矛盾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7.
加薪之后     
“加工资了吗?”正在成为中国一些工人的流行问候语。年初以来,各地相继公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民工荒”影响下,一些企业纷纷提高薪酬待遇以招揽员工;富士康、本田等一些代工行业龙头企业在各种压力下,也提高了职工工资水平。长期以来保持“超低空飞行”姿态的底层劳工薪酬开始爬升。同时,国家领导人提出“体面劳动”和“尊严生活”的倡导;政府部门也在抓紧出台调整收入分配、增加劳动报酬的政策文件。一时间,“涨薪潮”似乎风起云涌。中国工人的薪资成为国内各界以至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劳工部矿山安全卫生管理局(MSHA),1992年5月颁布了煤矿通风新标准,1992年8月16日起生效。 与旧通风标准比较,其改动143处,其中新增加62节,81节增加了新内容。新标准的惨改工作是从1985年11月开始的。 此项标准涉及美国1749家地下煤矿,其中896家是工人不足20人的小矿。实施此项标准,使小矿经营者每年多支出2000美元,大矿每年多支出18900美元,全国煤矿将支付1790万美元。 据MSHA估计,实施此项标准,全国每年可以防止6人死亡,2起重伤和2起轻伤事故,还可以防止煤肺发生。 美劳工部长林恩·马丁说,这项新标准将改善煤矿井下工人的保护和改…  相似文献   

19.
在年前举行的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呼吁每个国家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并将其后果限制到最低程度。并就此问题通过了新公约。 公约要求批准国在同最有代表性的雇主和工人组织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协商的基础上,制定一项和谐的国家政策,以保护工人、公众和环境不受恶性事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与中国香港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联合组织,于2006年11月21-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亚洲煤矿安全问题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围绕目前亚洲煤矿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现状,进行了多国经验交流与问题探讨。主要议题包括:(1)对亚洲煤矿及危害的总体介绍;(2)提高煤矿安全及工人参与方面的国际经验介绍;(3)煤矿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4)非正规和非法小煤窑工人的特殊问题;(5)煤矿私有化及其对矿工安全与健康的冲击;(6)煤矿工人中女工与童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