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2年2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以就业为主题进行的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关注特别邀请莫荣谈一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造成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为此,我们必须站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高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增长。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扩大内需的最积极、有效和主动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2010年,继续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稳定就业的政策,我国就业市场呈现继续向好的态势。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同比仍有较大幅度增长,三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1万人,为全年目标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就业任务极其繁重,要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发展优先的目标,必须做到:一是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格局,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二是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相协调,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三是根据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目标的要求,确定经济发展速度,进行宏观调控要防止失业风险;四是持续加大对就业的资金投入,形成公共财政保障、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机制;五是把就业效应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最主要指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就业促进方面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一是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以实施促进就业规划为契机,把上述各项就业重点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二是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科学》2009,(3):57-59
国发[200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面对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开始检讨"福利陷阱"问题,纷纷对就业援助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援助政策,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的力量参与就业服务项目,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公平和效率;建立了就业援助评估和监督机制,实施就业援助精细化管理,就业援助调整中长期效果逐步显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结构不断调整,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借鉴国外就业援助的经验,对加强我国就业援助的制度化、精细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转型到了关键时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日益成为影响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建立政府投资就业长效评价机制,是衡量政府促进就业成效的重要手段,对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鉴了发达国家政府就业政绩考核机制,根据中国国情,尝试性地建立了评价方法,希望能对政府建立就业考核机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之大,前所未有,导致企业现有就业岗位大约减少8%,城镇失业率上升,这是最近6年来未出现过的情况。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中,农民工首当其冲,城镇失业率上升,困难群体就业更加困难。城镇就业需求减少导致大学生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为此,中央政府确定了2009年中国经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基调,进行了4万亿投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上述政策的作用下,就业形势已经开始好转,实现新增就业110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10年,中国就业总体状况将有可能好于2009年,但结构调整的力度将增加结构性失业的风险,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将增加就业工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针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采取了比以往“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去年底、今年初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就业机会被摧毁,一些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发生了变化,还有一些就业机会被替代,但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作为一个就业压力巨大的发展中大国,我们必须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向绿色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就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于近期完成的“中国绿色就业研究报告”,是一项初创性研究,其目的是在我国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推动制定出台促进绿色就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我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环境和就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就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在推进绿色就业发展方面的实践和努力。此项研究填补了我国在绿色就业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期摘要刊发研究报告,以期有关人士共同探讨我国绿色就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不断加大就业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到2003年末,有27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占有求职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的90%。我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3.
扩大就业的关键在于扩大就业制度的建设,不仅要建立政府促进就业机制,也需要构筑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理顺扩大就业的社会管理问题。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和公共服务价值,能够正确引导就业形态良性发展。因此,研究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和作用是扩大就业问题的基本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就业平台,建立民生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关系,需要考虑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关系,这也是衡量社会就业水平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已实施3年。国务院近期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和任务对原有政策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一系列措施。为此。本刊对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为了有效地治理失业、促进就业,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并为此做出了制度性安排。这些国家对就业的投入可大体分为直接的财政资金投入和间接的减免税费投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距离充分就业的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弹性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关键行业、制定有效的投资政策、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法律制度体系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有效措施,有效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抓保障,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实现了城乡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的目标,为促进昆明科学发展新跨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加大,全球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点,并同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国际社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国际劳工组织倡导各国政府采取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措施,G20巴黎劳工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促进就业一揽子建议,还有欧盟实施5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就业计划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在促进就业方面是采取失业保险制度与积极的就业政策相结合的体系,为劳动者的就业风险提供保障。但这一体系还存在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政策随意性大等问题。本文认为,要完善这一体系,基本思路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各类劳动者提供就业保障;加速相关立法工作,通过法制化使就业政策制度化;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使就业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的思路和对策,对于推动实现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实践看,完善失业保险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符合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和事业发展的规律,也应是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研究报告对地方实践经验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加快实现从失业保险向就业保障转变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