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劳动科学》2012,(6):63-63
问:某啤酒厂生产啤酒的旺季在夏天,每年的6月至9月是用工的高峰期,生产高峰期过后,造成部分劳动者没有活干,只好被辞退,来年再工作几个月又因没活可干而离开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某啤酒厂负贵人力资源的人员提出疑问,当企业生产出现淡旺季时,雇用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该如何签订?  相似文献   

2.
一、员工要认识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于未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而满1年仍未签订的,则视为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律对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是明确的,然而在现实中,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却大量存在.究其原因,从企业方面讲,无非是为避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风险、社会保险的缴纳等法律义务;从员工方面看,却是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部分企业虽然与员工依法订立了劳动合同,但并未就劳动合同的管理制定清晰的制度。细究起来,原因有二:一是《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等程序的规定较为概括,各种类型劳动合同之间的衔接相对简单,没有出现类似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须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的技术性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科学》2007,(9):37-38
《劳动合同法》已经公布,新法在很多方面对现行《劳动法》都进行了完善甚至突破.其中,针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较长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加大了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力度,这势必要求企业在用工管理上作出调整.本期圆桌我们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本刊2009年第11期《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与合同内容如何规范》(作者樊亮、林建益,以下简称“樊文”)曾就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论为:是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负有举证责任。换言之.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存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就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现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实行倾斜性保护,通过多种规定,比如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大力推行,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高额的罚则,并加强对劳动合同的行政管理和劳动监察力度等,将劳动关系凝固化、书面化、标准化和行政化.……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2006年12月,杨某进入某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某社区)从事道口安全员工作,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2011年8月,杨某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双方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即2009年1月1日起,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至2011年8月。争议焦点■如何确认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相似文献   

8.
一、怎样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逃辟义务,往往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日后一旦发生纠纷,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最后吃亏的往往是劳动者。因此,如用人单位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应以书面形式写明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标准;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如果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未作重大调整,而是主要通过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权、终止权的调整,平衡了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和劳动合同终止制度,这使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实际价值相差无己。因此,用人单位与其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不如提高劳动关系解除、终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称之为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聘于用人单位,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权利。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了解有关原则。按照《劳动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两个基本原  相似文献   

11.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9,(3):55-56
问:王某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11年,3年前签订的一份劳动合同又到期了。王某准备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认为这样就可以在该公司工作到退休。可是,当王某提出该要求时遭到拒绝。请问,公司是否应当与王某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否就意味着劳动关系可存续至退休为止?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生效前订立、生效后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否有效?《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该如何理解?本期“以案论法”即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 申请人姜某自1998年2月1日起到被申请人青岛某服饰公司从事管理岗位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2008年2月1日,双方订立了期限自2008年2月1日起至2010年1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该合同期满后双方又续订了期限自2010年2月1日起至2012年1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2012年2月1日,被申请人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向申请人提出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并同意支付其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2万元。申请人不同意被申请人的做法,认为其连续两次与被申请人订立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已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现被申请人单方终止劳动合同,属违法终止,要求按违法终止劳动合同支付其赔偿金1.4万元。双方各执一词,协商不成,申请人姜某于2012年2月20日申请劳动仲裁。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而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期限,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有三种形式: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具备劳动合同起止的有效期,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自行终止。由于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适应性广,既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有一定的约束力,又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因此较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欢迎,而在劳动关系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5.
《劳动法》对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满后双方未续签劳动合同(即所谓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作规定,形成一个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调整劳动者的岗位实际是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内容,属于劳动合同的重大变更行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时常因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遭遇维权无门的尴尬。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作出了许多与劳动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规定,该法至少从以下10个方面给劳动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维持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容易理解和把握,但何为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劳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对劳动合同期限如何立法成为一个难点.学界对此问题也存在不同的认识.焦点在于《劳动合同法》是否应当对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加以限制.笔者较早提出对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进行限制;也有学者认为,对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必要限制,应由当事人协商,限制反而会加强“合同期限短期化”现象,等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协商一致是变更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医疗期满的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劳动合同变更又有其特殊规则,也有具体的条件。用人单位在适用这一条款的时候,会承担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在用工管理中关注并防范这种风险.对用人单位来说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