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伦理与原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环境伦理也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的分野走向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的鼎足。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是合理吸收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 ,它要求人们在对待环境的行为中必须善待自然、关注未来和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2.
环境伦理的突出功能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上。从法学视角切入.以“权利”作为分析文本.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权利”上的理论分歧.人类中心主义者从权利的一人性、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主张自然权利的非现实性以及自然权利的不可操作性四个方面对自然的权利提出了批判.而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指出权利撅念的在不断地扩展.人类中心主义不可能完全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权利存在着转化为在法律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能.并且自然权利理论已在法律实践领域拓展.对自然的权利进行了辩护。由此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的权利”的环境伦理定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关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几种理念,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天人合一观缺陷,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天人合一观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阶段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是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的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它作为环境意识的核心内容,决定着人们的环境行为取向。当前我国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发展正处于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阶段。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环境道德价值观尚须由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阶段向生存系统协调论阶段迈进。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相生相制,相补相长,其博弈之源是长久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大地伦理思想对人类行为的交替影响.对二者进行内涵解构,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有服务过程不可逆性、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服务价值外部性、服务行为非市场性、服务资本社会性、服务空闻连续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生态补偿具有补偿要素的片面性、补偿范围的局限性、补偿时序的滞后性、补偿方式的表层性、补偿效果的短期性等特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补偿是矛盾的统一体,其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补偿产生的基础,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善的根本保证;第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生态补偿根本依据;第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外部性导致了生态补偿的低效性;第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与不可逆性决定了生态补偿的紧迫性;第五,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影响着生态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于20世纪中后期基于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已经成为环境法的理论基础和支撑。一般认为,环境权维护的是人对环境的权利及利益,是传统人权理论的延伸与扩展。但环境权在其从提出、发展及被人们所逐渐接受的过程中就充斥着各种争论,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等各种主张。突破传统法学的樊篱,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对环境权理念予以审视,从而以环境权为中心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积极推动环境权入宪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重视环境权的现实意义,将环境权的具体权利框架在法律体系中建构起来,推进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有益于促进环境权的进一步发展及环境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干预超出了生态环境所允许的范围 ,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要是二者的“U”字形关系 ,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领域涉及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 ,影响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因素包括市场与政策、技术与经济结构等。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的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 ,以承载力为标准 ,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人类文化发展伴随生态恶化的发展历程。试图揭示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演化之间的深机制给出了二者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并刻画了人类文化循环与自然生态循环的作用过程,同时探讨了GIS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借鉴“范式”理论探讨和研究了循环经济范式替代末端治理范式的变革:①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重估。循环经济范式中将自然资源列为最重要的资源形式。认为它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资源储备,提高资源生产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②不同生态伦理得到整合、提升。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基础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它既包含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兰种生态伦理追求人类道德完善的合理成分。又补充了各自其不完善的方面o③生态阈值的研究得到深化。循环经济范式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认为生态阈值是客观存在的。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在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切实有力地保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④深层生态学的研究得到加强。循环经济范式是一种深层生态学。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它不仅强调技术进步.而且将制度、体制、管理、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和区分二者的影响是水科学、环境科学重大热点问题。针对气候变化(降雨、径流、气温)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化、水利工程建设等)两个驱动因子,介绍了河流DOM来源和特征;分别综述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两者综合对河流DOM影响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DOM影响的已有研究方法,并总结了方法中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水文气候和人类活动情景交叉重复、缺乏对河流DOM转化机理研究和与生源要素耦合模型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口问题是我国的基本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的必然发展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注老年人、发展老龄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与此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对电子商务由陌生到熟知,互联网已不再成为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到网民的行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与电子商务作为两种必然趋势,备受人们关注。人口老龄化与电子商务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它们怎样相互影响的?本文将通过建立二者的关系模型,从定性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协调贸易与环境的最佳途径——环境成本内部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经济发展带来人类福利增加的同时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甚至连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也受到质疑。围绕贸易与环境可否协调以及如何协调的问题.由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冲突引出贸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进一步的经济学分析得出结论:环境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国际贸易。而是环境成本的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而国际贸易只是加重了这种市场失灵。二者可以协调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达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均为人类的基本利益,二者具有同源同质和共生互动性。从哲学的角度看,环境与经济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且在不同形势下结构是变化的,表现在利益关系演进的过程之中——利益主体多元、利益客体多种、利益内容多样。因此,不应将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割裂甚至对立,也不应简单理解为环境利益或经济利益敦为优先的问题。二者应是并且能够是经过衡平后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4.
物质财富的进步和增长既无止境也无限度的发展观念由来已久 ,而且根深蒂固。传统的发展观念只追求经济增长、增加物质财富 ,而不考虑和顾及这种增长的条件和后果。社会发展众多领域和许多方面仍未摆脱这种狭隘、片面的发展方式。然而 ,人类关于增长、资源的极限问题争论在当前全球问题趋于严重的状况下仍在继续 ,争论的内容及其意义日渐重要和突出。博局 :谁输 ?谁赢 ?可持续发展观所涉及的核心问题 ,我们可以从两位学者的辩论和打赌可以进一步加深认识。 1 980年 ,一个生态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为总价值 1 0 0 0美元的 5种金属打了一个赌。打…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争论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自西方社会上世纪5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至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对此达成共识后,便迅速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风潮。由于可持续发展本来概念的模糊、现实问题的繁杂以及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围绕价值、资本、技术的作用、社会经济系统的规模和尺度以及实现的方法等各方面,基于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视角的各学科各执一端。以此“公共广场”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正是众多争论的声音使其逐渐成熟和完善。展望未来,多视角切入、系统的综合、公共参与与价值融合、对“人一地复合系统”的设计与管理以及跨学科的集成研究.将是实现可持续文明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世界农业思潮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自然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世界农业发展方向与道路的理论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三种思潮,现代化与自然化问题是这些思潮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从中国国情看,农业现代化是努力方向,集约持续农业是主要发展道路,自然农业从总体上难于推行,但其保护资源环境的思路与作法在局部上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我国人口学家陈达教授对人口与环境问题很重视,他在1932年所著《人口问题》一书中,有两章专门论述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着重阐述气候、地势、富源(资源)以及民风(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在人口方面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这几年来,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现代化理论探讨了国家在社会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生态化转向,为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团体和个人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应该如何做出调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素,并探讨了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争论。考虑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动态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这一理论对推动我国经济的低碳转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该理论发展过程中关于生产与消费的讨论,更为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定位等问题提供了参考。结合生态现代化观点和争论,本文提出我国经济的低碳转型,需要从尤其强调生产端导向的碳减排向同时兼顾上下游并重视消费者作用的战略思路转变;经济变革同时强调制度变革,转变行政命令控制为主的规制格局,促进多角色的参与;作为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需强调以保护生态为己任的机构和管理改革,长远的发展更需要构建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有效衔接的消费导向战略。这些转变都将有利地推动中国经济的低碳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论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一般指环绕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资源是环境之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材料,人类通过劳动可以把材料变为财富。它们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否则,人类社会便根本无从产生与存在。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便一直持续利用与保护着它们,但随着生产力的大大提高,一些人只图眼前利益,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产生了严重恶果。受到自然报复之后,始得出必须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才能达到可持续利用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1995年爱滋病研究将有可能取得突破,这种突破可能是研制出疗效远超过现有标准爱滋病药AZT的药物,或者是生产出第一支爱滋病疫苗,也可能二者兼有。 一、美国科学家发现HIV整合酶(HIV integrase)结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人体细胞内繁殖之前,必须整合入人体细胞自身的DNA中。整个过程涉及一系列DNA切割和转移,都由HIV整合酶控制。但人类细胞中不存在类似的酶,因而就有可能设计出一种药物使HIV整合酶失去活性而对人类细胞无害。 在设计以这种特定的酶为靶子的药物之前,首先要了解其结构。生物学家可通过分析穿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