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排海工程扩散管内海水入侵与冲洗的临界水力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的相互验证,得出了上述临界水力条件的判别关系式,并由此得出了深圳妈湾排海工程防止海水入侵的临界排放流量和出现海水入侵后的最小冲洗流量,为排海工程在非设计条件下的运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排海工程扩散管内海水入侵与冲洗的临界水力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的相互验证,得出了上述临界水力条件的判别关系式,提出了判别方法,并由此得到了深圳妈湾排海工程防止海水入侵的临界排放流量和出现海水入侵后的最小冲洗流量,为排海工程在非设计条件下的运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某地乙烯厂含油污水渗漏污染含微裂隙土层并致使地下水源受到油类污染的实际情况,在对土层物理性质和水力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原状土柱含油污水淋滤试验。研究证实了土层残油对地下水源污染的严重性和长久性。并在我国首次选择水力冲洗和表活剂冲洗两种技术对土层残油的去除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了表活剂水溶液冲洗效果优于水力冲洗的效果,同时阐述了水力冲洗和表活剂冲洗过程的除油机理。  相似文献   

4.
气水冲洗滤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滤池池型。由于气水冲洗滤池的配水配气系统较常规滤复杂,且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时间不长,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因素容易被忽略,部分水厂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结合工程实例,对如何优化滤池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与剖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缺水地区某选煤厂冲洗水系统设计,包括冲洗给水水源的选取,冲洗给水系统设计,冲洗污水回收及处理系统,旨在介绍现行的卫生冲洗水系统的设计思路。该冲洗水系统利用了选煤厂煤泥水系统.在不增加选煤厂用水负荷的前体下,达到卫生冲洗要求,闭路循环,重复利用,零排放,低碳环保。  相似文献   

6.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芮  陈玲  陈季华 《环境科技》2008,21(6):20-23
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膜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和滤料截留效能于一体,是一种适合大规模回用、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工艺,也是升级改造的良好选择。反冲洗是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合理优化反冲洗过程有助于改善其整体运行性能。根据反冲洗废水浊度变化确立了合理的反冲洗方式,并给出相关的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历时参数,以期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反冲洗措施改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湿地基质堵塞,本研究尝试用反冲洗措施解决此问题。采用不同反冲洗方案研究了反冲洗措施对人工湿地堵塞程度的改善效果,同时分析了反冲洗措施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改变和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冲洗措施对解决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堵塞有明显地改善;人工湿地发生淤堵使COD去除率下降,反冲洗后随着实际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较反冲洗前有所提高;在几种反冲洗方案中,气水联合反冲洗方案在单位面积流量为8~10 L(/m.2s),反冲洗时间为5~7 min时反冲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辆入城前冲洗与道路扬尘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机动车辆入城前冲洗前后携带车尘量及粒径进行了监测分析。监测结果,冲洗后,清除了60%-70%的车尘,道路扬尘降低40%左右。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交通车流量和风速对道路扬尘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机动车辆入城冲洗站,对机动车辆入城前进行冲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Tween20和SDS冲洗修复硝基苯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栋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Z1):241-245,277
文章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硝基苯的增溶作用和对硝基苯污染土柱的冲洗作用。选用浓度高于CMC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增溶实验,选用不同浓度的Tween20和SDS对含有硝基苯的土柱进行冲洗,实验结果表明,Tween20与SDS的浓度与其对硝基苯的增溶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Tween20对硝基苯的增溶性要强于SDS的增溶性。冲洗实验表明,在冲洗的不同阶段,冲洗出硝基苯的量也是不同的。在冲洗前期,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冲洗出硝基苯的量越少,在冲洗后期,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冲洗出硝基苯的量越多,Tween20的冲洗效果要强于SDS。文章还研究了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土壤的冲洗效果,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对硝基苯污染土壤的冲洗没有协同作用,但是在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冲洗实验过程中,不同比例的复配,冲洗出硝基苯的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带电水冲洗的基本原理和220kV瓷质电流互感器带电水冲洗的工艺过程。提出了作业实施的过程控制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设备带电清扫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控制生物炭池的反冲洗过程,改善其整体运行性能,试验以反冲洗出水浊度、反冲洗前后有机物的去除率和炭池的生物量、生物活性的变化等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3种不同的气水联合反冲洗方式对生物炭池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式气水联合反冲洗更适合于生物炭池,反冲洗后生物活性明显升高,比反冲洗前增加了62.5%;而气+水的反冲洗方式和气水混合+水冲的反冲洗方式的生物活性增加率为55.6%、38.5%.间歇式反冲洗308h后,反应器能恢复运行性能,UV254去除率达60.0%.反冲洗出水的类富里酸荧光峰很弱,而以低激发波长类色氨酸(峰S)和高激发波长类色氨酸(峰T)为主,这来源于被冲刷下来的微生物残片.三维荧光光谱也表明,间歇式气水联合反冲洗容易将微生物残片冲刷干净.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电放电类型和放电条件的讨论,分析了一起消防水冲洗落地残油引起的爆燃事故,认为该事故是由静电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炭池生物量在反冲洗前后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当的反冲洗是保证生物活性炭滤池正常运行的关键。反冲洗的主要目的是要控制和维持滤料上生物量在合适的范围。试验发现,反冲洗过程中去除的生物量主要是悬浮生物量,炭池在反冲洗过程中需要认真控制附着生物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效果因素包括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等。针对矿区生活污水特点,对矿区生活污水厂的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反冲洗强度及其控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负压脉冲方式反冲洗滤池,运行周期为48 h,平均水力反冲洗强度、速度梯度、反冲洗所需水量及水冲洗时间为26.25L/(m2/s)、649.4 s-1、43.4 L和169 s时,可实现滤床的快速更新,反冲洗耗水率为1.4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带电水冲洗和绝缘清扫都是目前常用的电气瓷瓶清洁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电气设备防止污闪事故发生的双保险——带电水冲洗与绝缘清扫的联合应用.通过分析和实践表明,该方法是一项能有效清除变电设备表面污染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工作效率高、无需停电且净化质量可靠等优点,且应用前景广泛,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生物因子控制反冲洗对BEAC滤池优势菌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用于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BEAC)中的6株优势菌,利用生物因子研究反冲洗对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适合的反冲洗方式及强度.中试试验表明,气冲强度对BEAC生物膜的影响作用要比水冲洗大,通过比较反冲洗前后优势菌群生物量,确定BEAC滤池启动期采用单独水反冲洗,稳定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的平均生物损失量为15.47%;利用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乘积(生物需氧量,BRP)确定最佳反冲洗气强度为8~10 L/(m~2·s),反冲洗前后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变化最小;扫描电镜和PCR-DGGE图片结果表明,启动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导致优势菌数量减少,稳定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可保持优势菌的稳定性,反冲洗前后优势菌在活性炭表面数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BAF(曝气生物滤池)最佳反冲洗强度及其选择依据,以某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强化除磷BAF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反冲洗强度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探讨反冲洗过程中出水污泥量峰值出现时间、污泥的SOUR(比好氧呼吸速率)变化、反冲洗前后微生物量和微生物脱氢酶活性(DHA)的变化以及反冲洗后的恢复效果,并对反冲洗强度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在该研究条件下,采用气洗〔强度为12 L/(m2·s)〕4 min,气-水联合洗〔气洗强度为12 L/(m2·s),水洗强度为6 L/(m2·s)〕5 min,最后用清水漂洗9 min的反冲洗方式,排水中污泥的ρ(SS)可在最短时间(3 min)达到峰值;反冲洗排水中污泥的SOUR较低,平均值为0.5 mg/(mg·h);距离底端进水口1.3和2.2 m处的滤料层微生物的量损失较小,分别为4.4%和5.3%,其相应微生物的活性有所增加. 研究显示,该条件下反冲洗可有效清除滤料颗粒间所截留及滤料表面脱落的老化生物膜,并可保留适量活性较高的生物膜,强化了传质条件,反冲洗后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能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8.
煤矿开采中,综采工作面一般都需要设置相应的反冲洗高压过滤站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反冲洗高压过滤站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本文就智能反冲洗高压过滤站在综采工作中的环保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控制模式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煤矿开采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榴石作为一种新型矿物滤料在净水处理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石榴石滤料进行过滤及反冲洗试验,研究其截污除浊性能、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与传统的石英砂滤料做对比,同时探讨了石榴石滤料的适宜反冲洗强度范围及气水反冲洗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在滤速为8 m/h的条件下,与石英砂滤柱的过滤效果相比,石榴石滤柱滤后水的平均浊度下降0.3 NTU,有机物平均质量分数下降5%,但其平均水头损失增长率为1 cm/h;在截污除浊及去除有机物方面,石榴石滤柱在60 cm滤层厚度处与石英砂滤柱在85 cm滤层厚度的去除效果十分接近,因此其能有效减少滤料体积,从而节省滤料及节约设备投资.在不同滤速下,水头损失是限制石榴石滤柱过滤周期的主要因素;石榴石滤料适宜的气反冲洗强度范围为14~16 L/(s·m2),水反冲洗强度范围为5~7 L/(s·m2),其气水反冲洗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气洗强度16 L/(s·m2)、水洗强度7 L/(s·m2)、气水联合反冲洗4 min、单独水漂洗7 min.其中,气反冲洗强度对石榴石滤料的反冲洗效果影响最大.研究显示,相较于传统石英砂滤料,石榴石滤料具有高过滤性能、低滤料体积的特点,在水处理滤料的应用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大亚湾区2018年至今入海排放口监管整治工作为例,介绍了当地入海排放口监管与整治各环节模式设计与实践经验,包括界定不同入海排放口的定义和类型,设计入海排放口监管整治流程与分工,开展入海排放口排查、监测、溯源,设定入海排放口整治目标、措施并对整治成效进行分析,建立入海排放口监管长效管理机制,针对性提出了整治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