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8年11月1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国际劳工组织北京蒙古局局长康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芬兰社会事务和卫生部部长莉萨·许塞莱、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芮捷锐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本届论坛主题——“安全发展,关系民生”。  相似文献   

2.
外事简讯     
李毅中会见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薛惠新/文近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会见了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张建宗局长一行。李毅中局长欢迎张建宗先生一行访问国家安监总局。向其介绍了总局的职能,重点阐述了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奉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简要回顾了内地建国以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科学》2004,(7):F002-F002
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应邀来访的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温家宝说。中美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保持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1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元元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见了来访的3M全球执行副总裁富兰克一行。杨元元首先向富兰克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国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及我国安全生产现状。杨元元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中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由于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对于我们还是一项新的任务、基础还较薄弱,存在问题还很多,下一步要加强与3M公司等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5.
《现代职业安全》2012,(10):18-19
<正>9月6日,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在京召开座谈会,欢迎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原局长李毅中就任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名誉会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栋梁出席座谈会,向李毅中颁发了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名誉会长证书,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赵铁锤主持。  相似文献   

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4月20日公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后表示,制定这个条例可谓“四年磨一剑”,必将成为实施事故责任追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7.
2005年“安全生产万里行”采访团出发仪式于6月1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隆重举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到会并致辞。李毅中在致辞中指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伤亡仍然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任务。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增加安全投入,努力推进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李毅中希望通过“安全生产万里行”采访活动,把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关怀,  相似文献   

8.
9月3日下午.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为组长的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第九督查组抵达南京。督查组抵达南京后,李毅中会见了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在当晚召开的由江苏省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江苏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会”上,督查组听取了省长梁保华、副省长仇和所作的江苏全省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全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情况汇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8日,中澳煤矿安全合作示范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骆琳在总局会见了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部长福格森一行,并共同出席了中澳煤矿安全合作示范项目进展情况报告会。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14,(11):44-44
<正>2014年9月2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赵铁锤会见了来京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展览会的美国工业卫生协会会长克里斯·劳伦左一行。双方就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今后开展有关合作交换了意见。赵铁锤首先对克里斯·劳伦左会长一行应邀来京出席本届论坛暨展览会,并首次访问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表示欢迎。赵铁锤详细介绍了中国  相似文献   

11.
在1月12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作了题为《坚持安全发展、深化隐患治理,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的工作报告。李毅中在工作报告中强调,2008年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持续努力、顽强拼搏,抓实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加快推进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06,(3):62-62
本刊讯1月23日,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作《坚持安全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报告时指出,2006年,总局将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组织开展全国第5个“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治理整顿、创新发展之年,更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广泛深入人心,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关注、广泛参与和积极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美国、英国走出事故易发期分别用了60年和70年,日本用了2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中国可以借鉴别国经验,采取过硬措施,缩短发达国家普遍经历的事故易发期。“用十几年时间,实现中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李毅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上演讲时表示。研究结果表明,与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各国都有一个事故易发期。美国、英国的事故易发期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日本的事故易发期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6000美元之间。“易发并不等于必然高发、频发。”李毅中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  相似文献   

14.
去年2月28日,在国家安监总局成立当天,局长李毅中就将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方法概括为五个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并坚信五个要素逐渐落实到位,安全状况就会逐步好转。此后,国家安监总局对落实“五要素”作了专门部署。为了配合总局的工作,本刊从去年3月起,就以各种形式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五要素”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专家也从不同角度撰写文章,宣传、解读“五要素”的内涵,论证落实“五要素”的现实必  相似文献   

15.
安全简讯     
广西区安监局组织调研检查组赴北海市调研检查安全生产工作5月26日至27日,广西自治区安监局局长陈鸿起、副局长罗桂元率局办公室、危化处、监管二处有关人员组成调研检查组赴北海市调研检查北海渔港消防防火安全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自治区党委常委、北海市委书记温卡华会见调研组一行,并就安全生产工作与调研检查组进行了座谈。陈鸿起一行对近年来北海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狠抓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没有发生各类特大安全事故,表示充分肯定。5月27日上午,调研检查组一行和自治区党委常委、北海市委书记温卡…  相似文献   

16.
<正>4月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第五巡查组巡查福建省安全生产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巡查组组长刘平均、省长于伟国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书记尤权在会后会见了巡查组一行。尤权对巡查组一行来闽检查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安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安全生产月”的来临,第六次“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即将开始。为了能更好地听取组委会办公室关于2007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筹备工作的汇报,并审议“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总体方案。4月25日下午,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组委会会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东生以及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各大媒体代表共计63位组委会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近日表示,今年要抓住春节和两会前后、奥运会前后、四季度三个重点时段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  相似文献   

19.
时事     
《现代职业安全》2007,(8):14-14
李毅中强调“三步走”根本解决小煤矿安全问题 全国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近日在郑州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会上强调,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和国务院决策,国家安监总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三步走战略。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在整顿关闭和整合技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9日,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赵铁锤在北京分别会见了应邀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展览会的美国职业安全管理委员会主席麦肯特、英国安全委员会主席阿莱克斯·博塔、蒙古矿山安全与救援局局长策·占其布等客人及其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