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2月8日,中航一集团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宇公司”)在襄樊成立。他是从事航空人-机-环境系统集成装备研究、试制和生产.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国家级大型企业,不仅要为飞行员打造一艘艘“蓝天生命之舟”.而且要把人们在陆地上生存的环境“移植”到天空,他一成立就倍受各界瞩目。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空军时报>报道,美国陆军航空部队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空中勇士"救生装备系统,提高陆军航空部队人员遇险救生能力.该报道称,新型"空中勇士"救生装备系统将会极大地提高陆军航空人员在高温环境和落水求生时的生存比例.全套"空中勇士"救生装备系统结合了大量复杂的特殊装备组件,包括全身防化服内衬的飞行用水冷式降温背心、新型水上救生装置以及重新设计的救生背心等.  相似文献   

3.
1 艰苦创业绘蓝图 1962年5月,原三机部批准成立了我国航空密闭头盔和高空代偿服厂,即现在的中航一集团公司汉江机械厂,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研制生产航空个体防护救生装备的专业厂。汉江机械厂自它诞生以来,就把飞行员在高空各种环境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在几秒钟里同死神争夺飞行员的生命,40年如一日,仿制、研制和生产了一代又一代新装备,成了飞行员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4.
航空救生装备的发展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从简单的防护,发展到成为目前空勤人员生命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空中事故不断增加,成功地拯救飞行员和旅客的生命,成为航空业界的工作宗旨和努力目标之一。战时飞行员的应急救生,对航空弹射救生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航空个体防护装备(头盔、抗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高原航空应急救援机务战线的第一代创业人,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机务人员,狠抓专业保障能力,锤炼过硬机务维修本领;着眼“全灾种、大应急”使命任务,他积极推进装备研发革新,组织研发的航空救援任务救生装备配置方案、应急物资系列化低成本空投装置等,填补了消防航空保障装备的空白;立身红土高原,他不畏艰险,用奉献、坚守谱写使命和忠诚,筑起保民平安的“空中长城”,他就是——  相似文献   

6.
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人在海难事故中丧生,营救及时是遇险者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营救组织的发展和营救器材的改进,营救速度大大加快。1国外的航空救生组织及其救生装备 对于落水飞行员来说能否迅速地被营救,搜索营救工作的效能起着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奥地利AMST公司研制的典型飞行员防护救生训练装备——弹射训练模拟器和夜视训练系统,旨在对国内建立完备的飞行员防护救生训练装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中型救生气囊广泛运用于航空、航海救生等领域,它要求启动释放装置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气囊充至规定形状,以满足救生功能,同时又要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一种用于大中型救生气囊的快速气体释放阀,并阐述其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机动型救生钟是我国重要的援潜救生装备,其中的生命支持系统是保证钟内人员生命安全,防止钟内人员出现缺氧症和二氧化碳中毒的特殊防护系统。本文介绍了机动型救生钟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关键技术难点。经试验验证和实际使用,系统满足功能要求,并可为载人潜水器、煤矿救生舱等密闭环境生命支持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空装备安全评价中存在的主观偏向性和指标难以定量描述等问题,选取飞行事故、地面事故、事故征候万时率及重大危险性故障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组合的权重计算方法,建立基于综合指数的航空装备安全评价模型,以4个航空单位为例对其航空装备安全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航空装备安全决策与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舰载预警机不仅是航空母舰作战的眼睛,更是信息处理、指挥命令的一体化平台。舰载预警机的能力更直接决定了航母战队的战力。目前在役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只有美国的E2系列,其防护救生装备与歼击机等的装备有一定的共同性,但仍存在差异性。本文主要介绍美国E-2C/D舰载预警机的防护救生装备。  相似文献   

12.
自美国纽约发生“9·11”事件后,高层建筑在失火情况下的紧急逃生问题成为各国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作者将收集、整理的资料提供给大家,希望与专家共同探讨,为我国救生装备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汉江机械厂是我国飞行员个体防护救生装备研制、生产的唯一专业厂家,有研究员、高工90多名,承担着供氧、抗荷、武器防护和水上救生等装备的研制和生产重任;我厂还积极转化军工科技优势,开发研制了豪华车锁、民航救生系列产品、高速保护头盔、电动自行车传感器等民品;先后研制并转化科技成果60多项,51项  相似文献   

14.
由汉江机械厂自行开发研制的多人救生船于2003年7月16日通过了中航一集团及用户单位的技术鉴定。多人救生船参照了国外产品,并结合国内原材料及工艺水平,解决了水上多人救生的问题。它主要由上下两个浮筒、船底、船篷、船梯、浮锚、气瓶、附件及包装袋等组成。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对船底及座垫位置、尺寸进行了调整,增强了座垫强度;用高压软管替代硬橡胶充气管便于救生船的包装与安装;增设一个登船口(含船梯)提高了上船速度;增设上船拉手并加长了船梯以方便登船等。为提高产品通用性、互换性和可维护性,该救生船的主要器材均采用国产新型原…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型航空装备系统的安全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代机和大型运输机作为新型的航空装备,因其具有更为先进的技术性能,导致服役风险的增大。为促进国内四代机装备部队后战斗力的迅速形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和谐交互机制的安全保障模式。通过建立系统安全度模型,揭示了航空装备系统本质安全化的规律,即注重系统组元本质安全化的同时,强调系统组元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的和谐交互作用。分析了系统安全保障模式中的人的本质安全化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阐述了三类本质安全人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借用辐射理念,建立了系统安全辐射模型,提出安全辐射是扩大安全效益的有效手段;对航空装备系统本质安全化中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进行了数学描述,认为系统组元达到有机耦合是安全效用最大化的唯一途径,所述观点为新型航空装备的安全服役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前言救生衣作为水上作业劳动防护服装和紧急救生装备,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是水上运输业、渔业、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等众多行业的从业者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军队、武警、公安干警、海关缉私等特殊群体人员执行勤务时的救生装备;也是水上娱乐、水上运动所必需的安全保障装备。无论是船用救生衣、民用救生漂浮装置还是军用救生衣,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是能够提供足够大、足够持久的浮力,以避免人员溺水,赢得足够的施救时间。救生衣的浮力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浮体材料的浮力;救生衣的浮力保持性取决于浮体材料的浮力保持性,也取决于救生衣的结…  相似文献   

17.
1前言救生衣作为个体救生装备,是航运、渔业、水上和码头作业、水上运动等相关活动必备的防护用品,也是军队必需的单兵防护装备。随着三军联合作战的推广,救生衣已不局限于海、空军使用。救生衣类型已涉及到海军舰艇作战救生衣、海军水上作业救生衣、空军飞行员救生衣、空降兵救生衣、陆军通用救生衣和陆军作战救生衣等。国内外对救生衣的研究开发均以军方为主。美、英等发达国家从二战以来大力研究救生衣,目前已对各兵种装备有专用救生衣,并朝着功能集成和结构集成的方向发展,救生效率大幅度提高。通过在救生衣属具上采用GPS定位、无线电…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各种事故因素中人为失误占80%,为提高航空装备系统的服役安全性,需要在其使用管理中构建本质安全人.在对本质安全人进行定义并分析构建必要性后,提出了航空装备系统本质安全人的构建方法,建立了人员安全行为控制模型,最后指出本质安全人可靠性增长与本质安全人的构建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对于航空装备系统服役安全性的提高有一定...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航空装备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奠定新一代航空装备安全服役的良好基础,基于目前本质安全管理理论片面强调组成元素自身本质安全度的提高,忽略系统组元间耦合交互作用的现实,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耦合理论的航空装备本质安全管理模型。对航空事故本质致因和耦合风险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耦合风险的原因主要在于各系统组元在容错性、兼容性和标准化等方面存有缺陷。构建了基于耦合理论的飞机本质安全管理图示模型,强调系统宏观安全度的提高在于组元的本质安全化和对组元内部及组元之间耦合风险的有效管控,建立了系统安全度和耦合风险度计算模型,为航空装备服役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了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NFPA 1983《救生安全绳与紧急服务装备标准》,探讨了国内消防员火场紧急逃生装备中逃生下降器、开口锚点挂钩、逃生下降器、开口锚点挂钩、逃生腰带与逃生吊带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