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海洋污染对毛蚶过氧化氢酶影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内染毒实验,研究了海洋常见污染物O#柴油、二甲苯以及重金属镉(Cd^2 )对毛蚶(Scpharca subcrenata)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O#柴油、二甲苯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3种污染物在低浓度下对毛蚶肌肉组织中CAT活性均起诱导作用,高浓度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O#柴油、二甲苯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CAT活性均产生诱导作用;无论体外、体内染毒毛蚶肌肉CAT活性与各污染物浓度间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态染毒实验研究了菲和Cd2+单一作用与联合作用下胁迫9 d和清洁海水恢复过程中毛蚶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染毒条件下,毛蚶体内SOD和CAT活力呈现被诱导的趋势,MDA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高浓度(菲50g/L,Cd 500g/L)比低浓度(菲10g/L,Cd 100g/L)的作用明显。菲对毛蚶的氧化胁迫作用大于Cd2+的作用,菲和Cd2+联合作用对毛蚶的氧化胁迫大于菲和Cd2+的单独作用。这两种污染物对毛蚶的氧化胁迫在消除污染后可以逐渐恢复,其中,Cd2+低浓度组(100g/L)在进行清水恢复后,SOD和CAT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毛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胁迫性和自我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3.
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分析MODIS数据对海洋水体反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探测波段构成悬浮泥沙遥感参数,并根据2003~2004年福建近岸海域海洋监控区内9个站点的海洋水色数据建立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反演模式。利用已建立的模式对2001~2005年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进行遥感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分析该海域悬浮泥沙浓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着重分析闽江口海域的悬浮泥沙运动特点。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与基于MODIS蓝光(0.438~0.448μm)和绿光(0.545~0.565μm)探测波段数据构成的遥感参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定量反演效果比较理想,反演结果能客观地揭示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的浓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为今后对该海域悬浮泥沙运动规律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唐中实  程声通  况昶 《环境科学》1998,(6):73-75,78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空间信息定位和定量研究的强有力技术与方法.3S技术在其进行空间定位和定量研究中各有特点,本文综合各技术优势对澳门邻近水域悬浮泥沙信息进行了定位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澳门邻近水域的悬浮泥沙有明显的一个高浓度带和一个低浓度带,悬浮泥沙高浓度带分布在澳门地区的东南水域.悬浮泥沙的这一分布特点将对位于澳门半岛东南的澳门外港泥沙淤积有重要影响,这一结论对澳门外港的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忠言 《环境》2001,(12):12-12
上海甲肝流行事件 1987年12月至1988年2月,上海发生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近30万市民染上肝炎,以致街头巷尾人们谈“肝”变色。有关部门四次深入调查得出结沦——罪魁祸首是不洁毛蚶。这些毛蚶主要来自江苏启东等沿海地区。当地一些收治甲肝病人的医院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流入附近海域,使毛蚶被污染。  相似文献   

6.
在太湖主要入湖河道大浦港河口构建了泥沙拦截槽,结合泥沙沉降观测,分析利用泥沙拦截槽削减经由河道输入太湖的外源性泥沙及营养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拦沙槽可以有效收集外源悬浮泥沙及其携带的氮磷污染物.拦沙槽以平均-33.99m3/月的速率淤积,其中在夏秋季淤积较快,最大单月沉降量达到66.34m3,在2020年7月~2021...  相似文献   

7.
悬浮泥沙是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对水体透明度、浑浊度、水色等光学性质及水生生态条件产生直接影响,水体的含沙量及其动态变化对区域水下地貌的发展及冲淤变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以巢湖为例,通过对不同含沙量的水体进行光谱特征分析,提出了用泥沙指数来提取泥沙分布的方法. 利用ETM+(TM)数据得到了巢湖湖区2个时相的泥沙分布图,并对巢湖悬浮泥沙分布的环境背景进行分析,指出巢湖泥沙的来源主要是各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其次是岸坡崩塌物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该区的侵蚀泥沙研究基础薄弱,利用核素示踪法研究侵蚀泥沙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137Cs示踪技术定量研究了洼地泥沙堆积速率,确定了该洼地小流域1963年以来的泥沙堆积速率。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963~2008年的45年间,丫吉1号洼地的泥沙堆积速率和堆积模数分别为0.104cm·a-1和13.68 t·km-2·a-1。讨论了研究小流域泥沙堆积与地面土壤流失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域近几十年以来的地面水土流失相当轻微,地面土壤流失速率仅为10余t·km-2·a-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泛地利用贻贝、牡蛎作为海洋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由于渤海湾大沽口海潮区间带宽阔,海底平坦,底质多为软泥和细沙,底栖生物群落为毛蚶-织纹螺群落,优势种毛蚶(Arca subcrenata)不仅分布广,产量高,并具有活动力小,生活史较长等特点,因  相似文献   

10.
中子活化示踪沙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先进的中子活化示踪沙技术就排污口污染泥沙的运移扩散规律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进行了实地勘测和研究,给出了污染泥沙运移扩散的方向,不同方向的扩散量和污染泥沙的沉积区域及污染影响的预测,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为环境影响评价增添了一项新的预测内容。  相似文献   

11.
应用ARIDCROP模型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该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Yq分布图,继而研究了水分保持最适状况时的光温生产力Yw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水分增产力Q(Q=(Yw-Yq)/Yq)分布图。研究表明,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变幅在3750~9750kg/hm之间,总的趋势北低南高,黑龙港地区出现了一个3750kg/hm的低值区。水分是黄淮海北部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当水分完全适宜时,南部淮河流域冬小麦气候生产力仅可提高5%~10%,而黄淮海北部地区气候生产力则可提高75%~100%。用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记录与生产力模拟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用ARIDCROP模型对该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进行研究是可行的,该研究为引黄灌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1年5月~2013年11月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类污染状况进行的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了莱州湾表层海水中石油类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1~2013年,莱州湾表层海水中石油类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9~0.101mg/L、0.00875~0.0879mg/L和0.0118~0.0687mg/L,石油类含量总体年际变化不大,但2011年与2012年、2013年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2011年夏季(8月)高于春季(5月),而2012年~2013年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5月 >8月 >10月 >11月)。从石油类的平面分布来看,基本呈现近岸高、湾中部及湾口低的特点,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小清河口和黄河口等河口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13.
计算了我国部分河流天然物理化学条件下重金属在水相-颗粒物相间的分配系数,长江水系重金属水-固分配系数大于黄河反映了颗粒物度组成的差异,而长江口重金属-固分配系数大于长江武汉段则反映了离子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平衡分配法根据实测天然分配系数尝试了长江,黄河沉积物某重金属的质量基准。  相似文献   

14.
孤东油田系新开发的油田工程之一。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滨海地带,自然环境复杂。其中,风暴潮、黄泛和河口蚀退等不利的灾害因素,对油田安全生产的威胁比较突出。在掌握这些灾害因素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加固油田堤防工程、河口海岸工程等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于2009年6~7月黄河调水调沙前、中、后期对黄河口水体悬浮颗粒物进行采样调查,采用ICP-AES测定Al、Fe、Mn、Cr、Cu、Ni、V、Zn的含量,探讨调水调沙对颗粒态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初步分析了调水调沙前、中、后期黄河口颗粒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颗粒态重金属的浓度升高,河口区颗粒态重金属的浓度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以Al为校正因子归一化消除颗粒粒径影响后,重金属的分布差异变小,表明粒径是影响重金属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富集因子计算结果显示,黄河口Cu、Zn相对富集,且调水调沙后其污染程度加重.在影响颗粒态重金属组成的因素中,颗粒物来源占主导地位,同时受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四个问题。第一,黄土高原的面积为 39.1×104km2,不是 56×104或43×104km2,其中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面积是 31.9×104km2。第二,应将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紧密结合,在治理中搞开发,以开发促治理。片面地强调二者中之一,都是不正确的。第三,首先要努力防止水的流失以减少土的流失,保水的方法又主要是改土,提高土的蓄水能力。第四,1971年至1983年黄河泥沙较前减少了36%,其中水土保持的减沙量占48%,由此证明“水土保持是治黄基础”的观点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自然地理、海洋动力、生物等特征!本文研究受大河作用的大丰潮滩地貌、沉积过程,讨论老黄河和长江对该潮滩发育的影响和潮滩生物群落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本文评价了大丰潮滩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它们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把目前受到强烈改造、过度利用的模式改变为顺应潮滩自然演变、有步骤合理开发利用潮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自然地理、海洋动力、生物等特征!本文研究受大河作用的大丰潮滩地貌、沉积过程,讨论老黄河和长江对该潮滩发育的影响和潮滩生物群落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本文评价了大丰潮滩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它们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把目前受到强烈改造、过度利用的模式改变为顺应潮滩自然演变、有步骤合理开发利用潮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黄河水文特征对河口海岸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选取海陆变化频繁的黄河口作为研究区,在3S技术支持下采用平均高潮线法对1976-2002年18个年份的遥感影像进行了海岸线信息提取。对研究区海岸变化的叠加分析表明:1976-2002年间黄河口海岸的演变过程分为直线增长、波动增长和波动减少3个阶段。同时,黄河口水文特征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岸线变化影响的分析揭示了黄河水沙状况与河口海岸线的年际变化呈线性回归关系,指出了输沙量为河口海岸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径流量和含沙量是通过影响输沙量而间接影响河口海岸线变化,确定了输沙量3.517×108t/a为河口海陆变迁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鸭绿江河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比较了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多金属污染度的沿程变化,分析了重金属的分布富集规律;讨论了采用不同的背景值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生物效应浓度3种评价方法中的差异及其对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的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属于低风险等级,其中毗邻浅海和潮滩的重金属污染较轻,西汊道的污染相对较重. 重金属的高值分布区与混浊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对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贡献率较高的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u,Hg和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