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指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濒危物种在增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应是濒危物种。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认为人口过快增加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3):225-225
据相关资料.中国物种多样性目前居世界第三位,主要表现在中国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另外,中国生物物种特有性高,拥有大量特有的和稀有的物种,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物种异常丰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针对目前生态环境退化,人为破坏继续,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等问题,正在组织制订《自然保护区遗传基因生物安全法》,组织制定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森林的破坏与片段化、湖泊面积缩小、水域污染、滩涂湿地围垦和物种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原因,使生物多样性严重受协。在对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2):937-937
在12月7日召开的《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刚要》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刚要》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吴晓青透露,我国将在2008年上半年发射首颗生态环境卫星。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环境。因此,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态势以及其丧失的原因;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等方面加以阐述,以达到保护作物和畜禽等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野生亲缘种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已在削弱未来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性质和价值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所采取的非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分析、总结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4):267-267
生物学家最近研究表明 ,世界各地高山生态系统受气温升高的影响。高山生态系统那些原来适应寒冷气候和贫瘠土壤的物种正面临气温升高和大量入侵物种 (猎食者和竞争者 )。阿尔卑斯山生态系统更易受到气温升高的影响。体形微小的高原兔的数量将会直线下降 ;蝴蝶和鸟类等移动物种从 1 9世纪 6 0年代起 ,每隔 2 0年向两极地区平均移动 6 .1 km;苔原地带正在减少。过去 4 0年 ,澳大利亚境内高山上雪覆盖的面积已减少 30 % ,导致了野生猫和狐狸等物种的入侵。据新西兰一篇关于北极、南极和阿尔卑斯山的调查文章预测 ,下个世纪 ,气温将升高 3℃ ,按…  相似文献   

8.
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物种选择及群落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生植物恢复的常用物种及生活型 ,并从群落配置的物种数 ,群落的空间配置及节律匹配等方面对水生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1 )在水生植物群落恢复实践中 ,无论从经济角度考虑 ,还是从可操作性出发 ,均应优先考虑选择少量先锋物种 ,先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随着生境条件的不断改善 ,逐步栽种新的物种 ,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2 )根据湖相生态系列在空间生境梯度上的变化 ,按水生植物生活型配置群落是群落配置的基本出发点 ;3)应根据水生植物的季节差异合理配置群落 ,使植物种群在生长期上密切衔接 ,形成常绿人工水生植被 ,这样在冬季也能较好地发挥对湖泊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非甾体抗炎药应用广泛,已在自然水体中频繁检出,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生态风险。通过收集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3种典型非甾体抗炎药的毒性数据推导出淡水水质基准,并结合中国地表水中检出浓度评估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布洛芬急性毒性数据涉及5门8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1.65~1 381 mg/L;慢性毒性数据涉及7门15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0.001~70.0 mg/L。双氯芬酸急性毒性数据涉及4门8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4.2~1 776 mg/L;慢性毒性数据涉及6门15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0.000 4~20.0 mg/L。对乙酰氨基酚急性毒性数据涉及6门9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2~5 308.89 mg/L;慢性毒性数据涉及7门10种生物,毒性数据范围在0.001~17.17 mg/L。(2)使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推导出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短期淡水水质基准分别为786.29、1 034.52、798.15μg/L,长期淡水水质基准分别为4.58、0.52、6.37μg/L。(3)使用风险商法评估中国7个流域中布洛芬、双氯芬酸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3...  相似文献   

10.
生物修复中的酶学技术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活性污泥工艺和废水除污技术的不断了解,开发不同的策略来研究这些污染物的降解已成为必要,其中酶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者简单介绍了生物补救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详细介绍了酶在生物除污、生物打浆、生物漂白、生物浸矿过程中的最新发展,并对该领域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王莲  马金珠  贺泓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7):1710-1717
关注室内空气中生物气溶胶的危害和传播规律,对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室内环境中病原体的传播以及交叉感染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认识生物气溶胶来源、危害及其传播规律,了解室内生物气溶胶的防控措施以及主要消杀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SARS冠状病毒的非光催化消杀技术案例,提出了室内非光催化消杀材料与高效滤除、紫外、臭氧等其他技术复合形成室内病原体消杀整体方案建议,为传染疾病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反应提高生物滤池的城市污水脱氮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电化学反应对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研制了电极一生物滤池以及相对照的普通生物滤池各一套。通过两套系统的对比试验,了解电化学反应对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极一生物滤池与对照反应器相比较,CODCr和氨氮去除率提高不明显,而总氮的去除率提高了14.9%。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生物炭应用于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作为目标污染物,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生物炭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在土壤中自然降解和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与添加生物炭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自然降解过程均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生物炭含量0.5%和1.0%的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半衰期分别延长2.185 d和4.151 d,表明添加生物炭会不同程度地延缓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自然降解;在不同的生物炭含量水平下,土壤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附均能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所描述的规律,生物炭含量0.1%、0.5%和1.0%土壤的吸附常数Kf分别为35.647、45.830和57.649,显著高于对照土壤(7.793),表明土壤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附作用随生物炭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生物滤池、生物洗涤塔和生物滴滤池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恶臭的特性、近期发展状况及其应用。阐述了亨利系数在选择生物处理技术中的作用 ,以及生物反应器内填料、微生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在有机废气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法净化有机废气主要有生物吸收法、生物滤池和生物滴滤池等几种形式。与传统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相比,生物技术具有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安全性好及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德国、荷兰、日本及北美等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与恶臭的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工艺选择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介绍了生物滤池、生物洗涤塔和生物滴滤池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恶臭的特性、近期发展状况及其应用。阐述了亨利系在选择生物处理技术中的应用,以及生物反应器内填料、微生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湖泊水生植被恢复物种选择及群落配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水生植物恢复的常用物种及生活型,并从群落配置的物种数,群落的空间配置及节律匹配等方面对水生植物群落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生植物群落恢复实践中,无论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操作性出发,均应优先考虑选择少量先锋物种,先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随着生境条件的不断改善,逐步栽种新的物种,增加物种的多样性;2)根据湖相生态系列在空间生境梯度上的变化,按水生植物生活型配置群落是群落配置的基本出发点;3)应根据水生植物的季节差异合理配置群落,使植物种群在生长期上密切衔接,形成常绿人工水生植被,这样在冬季也能较好地发挥对湖泊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生物强化组合工艺处理河水的三维荧光及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受污染地表水进行生物滤池-臭氧预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处理,考察生物强化条件下该项工艺对河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并采用EEM光谱技术进行了溶解性有机物变化和去除规律分析,利用PCR-DGGE技术进行各单元中微生物多样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强化组合工艺系统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已达到/接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限值,生物强化滤池填料中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物种数均高于其他工艺单元。受污染河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芳香族蛋白质(荧光峰A、B和E)及类腐殖酸(荧光峰C)及类富里酸(荧光峰D),其中,A峰、B峰与E峰的中心位置分别位于225/340 nm、275/336 nm和225/298 nm,各特征荧光峰强度发生明显改变表明,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随系统处理过程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pH对生物滤池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影响,以及不同pH下的物质转化情况和去除机制。结果表明,不同pH下,生物滤池对H2S和NH3的去除率是不同的。在强酸性(pH为2左右)和中性(pH为7左右)条件下,H2S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这分别归于嗜酸性硫细菌和非嗜酸性硫细菌的生物降解作用。低pH下,NH3的去除归于化学中和作用;中性(pH为7左右)条件下,NH3有较高的去除率,主要依靠生物硝化作用。通过考察pH对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生物滤池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pH控制条件和去除机制,为恶臭气体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生物清消技术是一种迅速发展的污染物处理的生物技术,用于处理分散在土壤、地下水、海洋和湖泊中的污染物。生物清消技术通过向环境供给营养物、共作基质和供氧,并依靠有机污染物自身的碳源促进天然微生物群体的生长繁殖,也可进一步向污染环境中补充在实验中筛选和增殖的微生物(强化技术)稳定和加速生物降解过程。本文介绍了生物清消的几种方法:生物促进法、生物耕作法、固相清消法、土壤堆制法、生物泥浆法,还介绍了强化技术应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