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绿色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之中,人口众多,建筑房屋拥挤,工厂林立,绿化地方相对减少,这对居民的健康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世界上,先进和文明的城市都在设法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绿化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呢?请看: 光合作用能使二氧化碳变为氧气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呼吸就是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叶片内有叶绿体,它能利用太阳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和物质的转化。在转化中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世人关注,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也得到公识。传统的高碳经济,以石化燃料为主要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碳循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减轻常规环境污染而且有利解决世界气侯变化等问题。低碳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本文论述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和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世界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1800年,仅有2%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中,200年后的今天,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7%,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变为60%。虽然,世界城市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2%,却消耗着65%的全球生活用水和75%的能源,排放了占全球总排放量78%的二氧化碳。从这个角度看,城市活动强烈地影响着世界的气候。  相似文献   

4.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5月1日正式开幕,此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其中,低碳世界是上海世博会彰显的一个全新理念,即在举办世博会时,应注重生态、环保,绿色理念,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地球变暖,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大阪大学工学部铃木胖教授和朴炳植副教授等设计出不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高效率新火力发电系统。该系统是先分解煤或石油,然后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等组成混合气,注氧并于1250℃的高温燃烧,以使汽轮机运转。设备是密封的,可完全回收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责无旁贷。在中国发展低碳排放经济和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全国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的报告结果,指出了气候变暖是事实,人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10,(10):70-70
巴西建成世界首家“绿色”塑料工厂 巴西总统卢拉日前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为世界上首家“绿色”塑料工厂揭幕。这家工厂隶属于巴西化工公司,主要使用从甘蔗中提取的乙醇燃料来制造塑料化工产品,预计年产“绿色”聚乙烯20万吨,生产每吨产品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近2.5吨。巴西是世界上大规模生产“绿色”且“优质”聚乙烯的先锋,从1975年就开始投资新型农业能源领域,总额达到160亿美元。卢拉表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责无旁贷。在中国发展低碳排放经济和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全国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全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的报告结果,指出了气候变暖是事实,人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超标 人类在最近一个世纪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20%。全球每年使用的矿物燃料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约9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碳超过标准的大气环境中,每天有800人因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而早亡,另有10亿多人生活在烟尘和灰尘等颗粒物超过标准的环境中。 温室效应上升 从1950年到1985年,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氟烃等物质增加20倍。据美国科学家计算,世界6个工业化大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占45%。过去100年中气候最暖的6年都在80年代。气候专家预计2025年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将上升摄氏一度,到下世纪中叶将上升摄氏1.5—4.5度。在过去100年内,世界海平面上升10—15厘米。预计在未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深部含盐水层地质封存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抑制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介绍世界发达国家在二氧化碳深部含盐水层地质封存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对我国如何做好二氧化碳深部含盐水层地质封存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以应对全球变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二氧化碳排放估算相关成果分析研究,在2008年昆明市能源消耗调查基础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完成昆明市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估算,为昆明的低碳城市建设摸清家底,为省会城市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提供了方法验证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二氧化碳排放估算相关成果分析研究,在2008年昆明市能源消耗调查基础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完成昆明市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估算,为昆明的低碳城市建设摸清家底,为省会城市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提供了方法验证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发展观“红线”引领绿色强国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尤其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煤炭消费,钢消耗、水泥消耗,水消耗,二氧化硫排放,有机污水排放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石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第二大国.  相似文献   

14.
“无废城市”建设与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推进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废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都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无废城市”建设能否与碳减排协同推进以及如何推进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并针对城市固体废物、乡村固体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分别探讨了其碳减排的潜力。研究发现,在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情况下,固体废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基本同根同源,可以很好地进行协同推进治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种类的固体废物,提出了“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策略。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从城市整体层面推进城市无废化、低碳化和智能化;建立健全“无废城市”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并加强合作等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化工研究部研究成功用二氧化碳分两道工序制造甲醇。这种用二氧化碳制造甲醇的新技术,具有解决环境污染,获取低公罟能源,效率高等优点,可望进入实用化阶段。过去,世界各国曾竞相开发用二氧化碳制造甲醇。但二氧化碳和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碳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极度重视,它加强了全球的温室效应,造成地表大气层增温,气候反常,危及整个生物圈物种的生存环境。据最近法国有关环境报刊的简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对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出了削减的目标,力求能在今后十年左右基本上防止大气污染引起的全球性温室效应。削减的目标以1990年底为基准,分别提出了1995年、2000年和2005年  相似文献   

17.
国外促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立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内的能量。生物质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排放、代谢的物质。因此,生物质能来源非常广泛,包括薪柴、牲畜粪便、制糖作物、城市垃圾和污水、水生植物等。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能具有分布广、种类多、价格低、可再生、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等优势,它是唯一可运输并储存的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燃气、生物液体燃料等生物质能源在德国、巴西、美国等国家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生物质能已经成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  相似文献   

18.
环球     
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始运行 Enbridge Inc.和FirstSolar Inc.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80兆瓦Sarnia太阳能项目证实开始运行,这是世界上运营中最大的光伏电站。这个占地950英亩的太阳能电站是由130万个First Solar的薄膜电池板组成,预计每年可发电120000兆瓦时,足以满足12800户家庭的电力需求,并且每年可减排超过39000吨的二氧化碳。该项目可以在施工阶段产生大约800个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9.
地球环境产业开发的国际趋势爆炸性人口增长和产业活动的迅速扩大、全球性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引起了地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并且,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根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世界各国团结一致,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地球环境问题。 1989年11月,在荷兰召开的各国环境部长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环境课题是二氧化碳导致的全球性变暖问题。此次会议强调,各国政府都应重视制订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规章制度。会议还认为,应尽早采取措施,使二氧化碳及其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趋于稳定,并规定降低排放量的标准和期限。地球环境产业技术开发的必要性地球环境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急剧扩展和人工物质排放量的增加,地球的自然循环负担加重而产生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使人类活动的扩大与自然界大循环相一致和相谐调,否则,人类活动的范围很有可能因控  相似文献   

20.
朱慧萍 《环境》2009,(7):88-89
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兴起了一项“把地球刷白”的运动。该运动提倡尽可能多地使用白色涂料,把建筑物刷白,以延缓全球变暖。该运动倡导者哈舍姆·阿克巴里说:“每十平方米的城市地表从深色变为浅色,与防止一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同样的冷却效果”,并提议北京、上海参与此项刷白建筑的环保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