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通关文牒     
《环境》2010,(11):22-23
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省文明办、广州亚运会组委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部共同主办的“畅享绿色出行,迎接激情亚运”“绿色穿越”活动10月17日在广州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5月28日,为配合广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绿色亚运"的战略目标,广州市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中国移动广东省分公司广州公司、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在广州大厦举办"2010’广州环保科技年度论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将在我国广州开幕,广州人民提出了"和谐亚运、绿色亚遁、文明亚运”和“争做好市民.当好东道主”的口号。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广州市委、市政府打造"2010年广州绿色亚运"目标,全面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广州市环境保护局于2009年全面启动脱硝工程建设,成为继北京之后,第2个全面开展烟气脱硝工作的城市,力争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全市火电企  相似文献   

5.
鞠静 《环境》2010,(3):28-29
<正>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环保,努力为亚运出分力,相信他们的小手还牵动了无数的大手。今年,以"绿色亚运、和谐亚洲"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作为东道主,自然非常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为了支持这  相似文献   

6.
为践行一个"绿色亚运"的承诺,广州重金治水、治气,城市环境从"灰天污水"逐步实现"蓝天碧水"。我们相信,绿色亚运必将成为广州环境转变的重要契机,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新思考,促进广州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0年广州亚运期间空气质量与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2010年11月4日~12月10日广州地区NO2、O3、SO2、PM、能见度实测资料,区域空气污染指数RAQI及大气输送扩散特征参数,分析广州亚运期间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亚运期间空气质量比亚运前后好,能见度比亚运前后大,PM1和PM2.5浓度比亚运前后小,能见度与PM1和PM2.5有较好的反相关;亚运期间NO2和SO2日均值和小时均值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10日均值和O3小时均值均满足国家二级标准,污染物得到较好的控制;广州地区SO2受本地源和外地源远距离输送叠加影响,NO2受本地源影响较大;广州周边城市NO2、SO2和PM10有向广州输送的潜势,而广州O3有向其周边城市扩散的潜势;亚运期间污染气象条件比亚运前后有利,亚运期间污染物浓度降低得益于政府实施的减排措施及良好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佳亮 《环境》2010,(12):36-38
<正>今天的广州,市民明显感到天蓝了,水清了。亚运改变广州。现在,走在广州大街小巷的榕树下,很多亚运技术官员、运动员、媒体记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花城真美!"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0,(10):36-37
第十六届亚运会即将在广州举行,广州石化作为广州地区最大的能源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快油品升级步伐,为"绿色亚运"、"平安亚运"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0,(10):42-43
早在申亚之初,广州就已提出"绿色亚运"的口号和承诺。"绿色亚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打造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2004年申亚成功后,广州便开始将亚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分为八个阶段逐步推进。目前,已推进到第六阶段既最关键的攻坚期。接下来的第七阶段,将在亚运会举行期间实施更严格的监管减排和应急减排措施,并与周边城市联动,做好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11,(8):47-47
7月15日,全国“绿色穿越”活动在深圳启动。参与活动的省环保厅副厅长黄文沐到场为六特区代表授旗,并宣布“绿色穿越”活动正式启动,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广州市委、市政府打造“2010年广州绿色亚运”目标,全面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广州市环境保护局于2009年全面启动脱硝工程建设,成为继北京之后,第2个全面开展烟气脱硝工作的城市,力争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全市火电企业全部安装降氮脱硝设施,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3.6万t/a。  相似文献   

13.
李佳亮 《环境》2010,(11):36-39
在所有为"绿色亚运"所做的努力之中,广州亚运城是反映广州人居环境改善成果的一面镜子。这座被誉为"节能环保之城"的亚运城坐落于广州南部风景独特的莲花山风景区的南麓、莲花山水道西岸,用地面积2.73平方公里,绿地率高达54.2%,包括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媒体中心、后勤服务区、体育馆区及亚运公园七大部分,贯穿其间的是广州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各项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场馆利用通风采光完成节能降耗、真空垃圾收集系统有效避免了垃圾收集过程中的视觉和嗅觉污染、火炬燃烧不产生有害燃烧物……可以说,亚运城是一座颇具特色的节能环保之城,是对生态建筑含义的完美演绎。  相似文献   

14.
亚运时段广州大气污染物来源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研究2006年亚运时段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时结合污染源追踪方法,分析珠三角各城市的源排放对广州全市、广州二环以内市区、广州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污染物浓度贡献.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广州各污染物(NO2、SO2、PM10)浓度的变化;广州全市、广州市区、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污染物最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而周边城市以东莞的贡献最大.3个源受体中,广州市区受本地排放的影响最显著,来自本地的NO2、SO2、PM10的月均贡献率分别为89.5%、75.4%、86.7%;东莞则对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影响最为突出,其NO2、SO2、PM10的月均贡献率达9.3%、23.8%、21.7%,而日最大贡献率高达19.3%、40.2%、48.7%.因此在大力削减广州本地污染排放的同时,对周边城市特别是东莞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将能有效改善亚运场馆附近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16,(12)
正11月22日至28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主办为期七天的"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组织了全国40多家媒体(主要包括中央和广东省主流媒体及行业媒体,主要商业网站、移动客户端、知名自媒体等)70余人深入广州、佛山、惠州、东莞、深圳等市,挖掘当地探索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实践。广州:湿地建设显成效生态功能渐提升此次"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中,记者们走访了位于广州西、东部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和天河智慧城大观湿地公园,深入探秘广州在湿地保护中所做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于2010年11月4~30日在广州城区每天昼夜各采集一个PM2.5样品.对样品进行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分析,同步收集了在线PM2.5浓度、大气消光系数(bext)以及气象因子,探讨了PM2.5特征及其与大气消光系数的关系,并利用修正后的IMPROVE消光系数方程重建大气消光系数.结果发现:亚运期间PM2.5日均值质量浓度为(77.0±24.4)μg·m-3,比亚运前低27.8%.PM2.5和相对湿度是导致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亚运期间大气消光系数为418 Mm-1,比亚运前低28.3%,(NH4)2SO4、POM(particulate organic material)和LAC(light-absorbing carbon)是主要贡献因子,贡献率达到87.0%.广州及其周边城市采取的减排措施对于缓解亚运期间广州城区的霾天气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穿越"永庆坊,畅览海心沙,领略广州旧城与新貌,只要跑个5公里?没错!11月30日下午,以"不留白色污染"为主题的"2019广州城市乐跑赛"(以下简称"乐跑赛")在广州海心沙鸣笛开跑,现场布置了永庆坊牌匾、传统城市文化元素等,市民在"乐跑"的同时还能够领略广州传统与现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6,(10)
正"本次活动冠以‘城市环保公益骑行’,其意义在于通过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使之成为动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一次社会实践。"9月13日,由广东省环保基金会与新浪家居、法国PBP广州骑行中心联合主办的"与奥运冠军宫金杰公益骑行——2016城市环保公益骑行"活动在广州海心沙盛大开幕,广东省环保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征在开幕式上提到,希望更多人通过绿色骑行活动,亲身体会绿色出行的益处,并逐步加入到低碳  相似文献   

19.
陈瑾 《环境》2009,(7):46-46
6月5日的“广百新一城”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由海珠区委宣传部、海珠区环境保护局主办的“齐迎绿色亚运、共创文明城市、同享碧水蓝天”海珠区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暨海珠环保讲坛第一讲在此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2013,(21):66
2013年10月12—18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江河等环保组织开展了"清洁青藏线,保护长江源"活动,组织40名志愿者在昆仑山口至唐古拉山口的450千米青藏线两侧捡拾垃圾。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为长江源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构成的青藏线有450千米穿越这一区域,其中公路一侧是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一侧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青藏线长江源区第一次垃圾污染状况调查,也是青藏线第一次大规模的垃圾捡拾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