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随着电子废弃物数量的激增和非正规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生产对环境影响,中国电子废弃物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在我国,电子废弃物正成为一类重要废弃物,据估计,电子废弃物产出量以每年13~15%的速度增长,其增速是普通生活垃圾的3倍.如何解决我国电子废弃物问题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电子废弃物管理和治理的最佳途径.电子废弃物的自愿协议式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方式,对于改善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减少电子废弃物产生、降低电子废弃物的危害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台湾省学校实验废弃物的管理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种类繁多,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制订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学校实验废弃物的收集、处理。中国台湾省已出台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在学校实验废弃物的管理方面也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措施,对于学校实验废弃物的分类、贮存、清运及回收、申报管制、处理设施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内容具体,利于有效执行及监督,可为我们国内学校的相关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子垃圾现状及环境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电子技术不断升级,电子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电子垃圾的产生量迅速增大。另一方面,国内电子废物的飞速增长和国外电子废物的大量涌入,成为中国环境安全重大隐患。电子垃圾成分复杂且其污染物众多,对电子垃圾的不恰当处理势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就中国电子垃圾现状、相应的国内外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国电子垃圾处理现状,从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战略高度,对如何改善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减少电子废弃物产生、降低电子废弃物的危害等进行建议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子废弃物收集体系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中国电子废弃物问题,一是控制电子废弃物进入非正式循环利用者手中;二是把非正式循环利用系统纳入良好的电子废弃物管理系统,使之成为更有效和对环境友好的系统.因此,如何把千家万户废弃的电子废弃物有效收集起来,是关系到电子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建立良好的电子废弃物收集体系,应以市场经济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为基础,建立具有收集主体多元化、收集方式多样化,收集途径多渠道等特点的电子废弃物收集体系.  相似文献   

5.
电子废弃物处置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电子废弃物的特征和危害以及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了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电子废弃物过去已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由于缺乏国家管理战略,这种情况也在中国发生了。面对国内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高峰和国外电子废弃物的非法进口的挑战,中国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本研究调查了中国近来的进展并分析了与此相关的问题,我们发现中国电子废弃物的材料流和资金流有着自己的特点。近60%的电子废弃物。销售给私人收集并进入了非正规的回收过程:90%以上的中国公民不愿意为电子废弃物的回收付费,这主要是由于其对产品终端寿命残值的理解。中国有关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办法已经开始起草,但存在明显的不足。延伸生产责任已经引入,但并未很好定义,已经规划了八个正式的处理设施,并正在建设中或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运行中。但与非正规的处理的竞争仍然面临许多困难,本确认了这些原因。  相似文献   

7.
解决中国电子废弃物问题,一是控制电子废弃物进入非正式循环利用者手中;二是把非正式循环利用系统纳入良好的电子废弃物管理系统,使之成为更有效和对环境友好的系统。因此,如何把千家万户废弃的电子废弃物有效收集起来,是关系到电子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建立良好的电子废弃物收集体系,应以市场经济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为基础,建立具有收集主体多元化、收集方式多样化,收集途径多渠道等特点的电子废弃物收集体系。  相似文献   

8.
电子废弃物再生资源化过程的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地研究发达国家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发展情况,将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废弃物管理系统及法律法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一方面,它可以促进中国电子废弃物资源再生化领域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为环保部门有效地实施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产品进入了报废期,带来了巨大的电子废弃物产生量.电子废弃物以高环境风险性和高资源化价值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同时,我国的电子废弃物也快速增长,其管理现状亦不容乐观.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包括欧洲、美国和日本)电子废弃物的管理现状以及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和立法的进程发展.在对我国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目前我国在电子废弃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问题涉及政策、技术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针对我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电子废弃物产生量及管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国外电子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对上海市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及物质流向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瑞士电子废物管理法规和标准的研究,总结瑞士电子废物的立法及管理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电子废物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力  吕永龙  王铁宇 《环境科学》2013,34(10):4132-4138
近年来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的环境污染和风险问题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电子废物是其重要的排放源.本研究针对电子废物的排放路径,基于生命周期管理,把电子废物管理分为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管理和应急管理四大环节,分析我国电子废物PTS控制相关的法规政策.从管理目标、法规可得性、详细规定、法规协调性和法规政策执行效果五大方面构建法规政策评估体系,采用专家意见法对每个环节涉及的法规政策进行全面评估.源头削减环节的PTS法规政策管理较为完善,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较好的法规可得性,而应急管理环节的PTS法规政策管理最不完善,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详细规定,法规协调性和执行效果差.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环节提出相应的控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电子电器产业及常用家用电器的分布特征和全国各地城镇居民常用家用电器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设施的分布趋势:设施的建设应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和广东等电子产业和家用电器产品呈现较高集中度的区域有所侧重. 结合我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的特点,对预测废旧电子电器产生量的不同数学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选取估计模型对我国废旧电子电器的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同时进行了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成本的分析. 初步确定了在制定全国性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规划时的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设施的规模(处理量)应不小于2×104 t/a,以5×104 t/a为宜;全国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设施不应超过100个,以40个为宜.   相似文献   

14.
童昕  王涛  黄慧婷  王兆龙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0):3868-3873
基于2014年和2015年环保部发布的省级回收数据,分析了现有传统回收体系下,各省的电子废物回收率变化,发现省级尺度电子废物的回收率呈现较大波动,这与电子废物的跨省流动有密切关系.为此,本文基于现有回收渠道的省际流动网络格局,采用网络分析中的层次聚类方法,揭示全国电子废物流动的区域化特征.结果显示根据区域化特征重新划分市场区,可以使主要市场区的整体回收率波动明显降低,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回收目标提供参考.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基于市场区域化特征,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回收利用市场和差异化的区域性回收目标,有助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中国电子废物循环利用的空间格局.最后,讨论了生产者主导和处理企业主导两种治理机制对空间优化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头发作为指示人群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PHCs)暴露的生物材料,分析了电子废物拆解工人、电子废物拆解区普通居民、农村对照区居民和城市对照区居民头发中的PHCs浓度水平及组成特征.结果发现:电子废物拆解工人和拆解区普通居民头发中的PHCs含量显著高于两组对照地区人群(p< 0.05),表明电子废物拆解活动造成了当地人群对PHCs较高的暴露剂量.在电子废物拆解区的普通居民中,人群头发中的PHCs含量具有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老年人组(> 60岁)头发中的PHCs含量最高.在电子废物污染地区和农村对照区人群中,PCBs是最主要的PHCs污染物(39%~52%),表明这两个地区的人群均受到电子废物拆解活动的影响;城市人群头发中则以PBDEs和DBDPE为主(共占69%),反映了珠三角地区人群主要受工业或生活活动PHCs排放的影响.同时,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人群头发中PHCs的组成模式也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电子废弃物因其高速增长性、潜在污染性和资源性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由于对电子废弃物缺乏健全的回收体系和有效的监管,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论述了我国电子废弃物的来源、流向、处理处置和管理现状,借鉴国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的实践,从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分担角度,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EPR体系。  相似文献   

17.
于军  邱菀华 《环境工程》2007,25(3):71-74
根据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通过对北京海淀区“电子环保.循环经济”方案,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突出了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方法在建立完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链及逐步构建完整IT产业链的重要作用,其思路和做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电子垃圾处理地土壤中芳烃受体效应物质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鼠肝癌细胞H4IIE离体生物测试(EROD测试)评估了位于我国南方的典型电子垃圾处理地(某镇)三个自然村共23个土壤样品有机提取物的芳烃受体效应,并研究了这些地区土壤中芳烃受体效应物质的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地区中.塑料回收村芳烃受体效应最高,其次是电路板回收村和电器拆解村.与文献数据相比,该镇土壤有机组分的芳烃受体效应较传统工业城市天津的污染土壤高,且空间分布规律与该镇电子垃圾处理业的区域分工在某种程度上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粗放型的电子垃圾处理手段导致了芳烃受体效应物质在该镇土壤环境中的积累,且离体生物效应标记方法可用来快速筛选和甄别芳烃受体效应物质污染的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9.
The electronic waste (e-waste) is increasingly flooding Asia,especially China.E-waste could precipitate a growing volume of toxic input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if it was not handed properly.This makes th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electronics an essentially important task for the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and the end-of-lif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products.This study presented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ypical electronics.Two types of disposed mob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