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相关知识.讨论了各类生物传感器在水、大气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生物传感技术及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生物流化床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生物流化床工艺的发展和工艺特点,对近年来出现的几种新型生物流化床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展望了生物流化床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生物流化床在实验研究与应用中尚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轻质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强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轻油污染物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生物通风、生物喷射和生物啜食)的研究进展,对它们各自的基本原理、研究背景、工程应用及影响因素等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国的研究现状是,这些技术在引进和应用上仍十分落后.  相似文献   

4.
王博 《中国安防》2012,(10):33-36
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应用及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等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和特点,并对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应用中的现存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促进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基于一种或几种人体本身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该项技术已经成为加强信息和系统安全、准确识别人员身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近些年来,其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例如,多国采用了加入生物特征的电子护照、身份证等证件),使得各国研发人员对该项技术青睐有加,在完善和加强现有技术的同时,研发出多种新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生物识别应用之发展历程 生物识别技术起步于九十年代初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生物识别的发展历史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1990年至1997年为第一阶段.在此阶段,整个市场是有欧美澳不超过十家产品和系统供应商,国内厂商只是充当了分销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角色:进口国外产品,进行增值分销,或作一些简单的集成应用如门禁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文章论述了DNA生物识别技术的原理、特征、应用的优缺点,介绍了DNA识别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生物识别技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精度和产品稳定性的提高,生物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然而,迄今为止,任何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或者方法都有出错的可能.对系统的识别精度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受测试样本的数量、质量、评估指标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对应用单位和司法部门却是一个很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的性能测评已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朱晓明 《环境与发展》2020,(4):119-119,121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于水体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水污染的治理是目前最为关注的话题。伴随着生物强化技术的诞生,可以保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生物强化技术简介和来源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生物强化技术治理水污染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恶臭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治理方法,分析了生物法除臭的发展,着重对生物滴滤塔除臭系统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生物滴滤塔除臭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生物填料的发展,并比较了不同填料的理化性质及其除臭性能。简要归纳了工艺操作参数对生物滴滤塔除臭性能的影响。详细列举了应用于生物滴滤塔除臭的降解菌的种类及其功能。综述了填料上恶臭组分的传质和降解规律,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生物膜内恶臭组分的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同时介绍了生物滴滤塔在市政除臭和工业除臭方面的应用实例,并对生物滴滤塔理论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今后可加强研究的方向有生物填料的开发与改良、生物滴滤塔的模型化设计及生物除臭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11.
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s (RBC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began in the 1970s. Removal of organic matter has been targeted within organic loading rates of up to 120 g m−2 d−1 with an optimum at around 15 g m−2 d−1 for combined BOD and ammonia removal. Full nitrification is achievable under appropriate process conditions with oxidation rates of up to 6 g m−2 d−1 reported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he RBC process has been adapted for denitrification with reported removal rates of up to 14 g m−2 d−1 with nitrogen rich wastewaters. Different media type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organic/nitrogen loading rates through selecting for different bacterial groups. The RBC has been applied with only limited success for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and attained up to 70% total phosphorus removal. Compared to other biofilm processes, RBCs had 35% lower energy costs than trickling filters but higher demand than wetland systems. However, the land footprint for the same treatment is lower than these alternatives. The RBC process has been used for removal of priority pollutants such as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The RBC system has been shown to eliminate 99% of faecal coliforms and the majority of other wastewater pathogens. Novel RBC reactors include systems for energy generation such as algae, methane production and microbial fuel cells for direct current generation. Issues such as scale up remain challenging for the future application of RBC technology and topics such as phosphorus removal and denitrification still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High volumetric removal rate, solids retention, low footprint, hydraulic residence times are characteristics of RBCs. The RBC is therefore an ideal candidate for hybrid processes for upgrading works maximising efficiency of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and minimising energy consumption for nutrient removal.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a link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discus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BC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of recent process designs are provided (Section 2). The microbial features of the RBC biofilm are highlighted (Section 3) and topics such as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and priority pollutant remediation are discussed (Sections 4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in RBCs, 5 Priority pollutant remediation in RBCs). Developments in kinetics and modelling are highlighted (Section 6) and future research themes are mentioned.  相似文献   

12.
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介绍了膨润土的结构和基本性质,重点探讨了膨润土的改性方法、改性机理及改性膨润土在废水处理和放射性物质处置中的应用,指出目前膨润土在环境应用中存的问题并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铜锌合金滤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改进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锌合金滤料作为一种水处理介质,其商业价值日渐被人们所认识。介绍了KDF铜锌合金滤料净化水的作用机理以及在水处理各个方面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处理用铜锌合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造纸废水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各自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为工程设计和生产工艺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对造纸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微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近20多年来国内外微电解法在染料、印染、重金属、农药、制药、油分等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应用及进展,对其处理机理进行了分析。微电解法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主要是在处理过程中同时发生吸附作用和电化学还原作用。因此,该法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废水处理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微电解的处理效果,提出了目前微电解法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初步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6.
深度处理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日益恶化的饮用水水源水质,论述了活性炭吸附法、生物活性炭、臭氧处理、膜分离技术、生物预处理法、加强混凝、深度氧化技术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及特点,介绍了深度处理技术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排放的废水日益增多。造成的危害也直来越大。采用生物学方法处理废水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介绍了一些生物学方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项目财务评价结果和项目敏感性分析技术的应用方法,为某公司唐山中厚板厂污水处理回用项目融资方案和运营方案的决策提供依据.介绍了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废水回收利用工程项目概况;确定了该项目的基础数据,进行财务分析,这是进行后续敏感性分析的基础.对此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该项目收益的敏感性因素,为该项目执行时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好氧触媒在造纸法再造烟叶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如对好氧触媒在再造烟叶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必要性及好氧触媒作用原理予以介绍,并对好氧触媒在造纸法再造烟叶污水处理中应用展开试验。  相似文献   

20.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膜生物反应器是膜的高效分离技术与生物降解作用相结合的一种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处理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很快;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较适合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与回用,但膜污染问题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推广的主要障碍;探讨和展望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膜生物反应器有望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