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例,对该市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类分析。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遵循生态旅游开发原则,设计出生态旅游产品,其中主要有生态观光旅游产品、道教文化生态旅游产品、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产品以及其它专项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路征  黄哲 《中国环境管理》2018,10(3):105-110
作为欧盟的核心成员国之一,近年来比利时在环境治理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弗拉芒大区,逐渐形成了以"土地证书"为标志的土壤污染治理、"从摇篮到坟墓"的废弃物治理和以"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空气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特点鲜明的环境治理措施和方法。本文着重分析弗拉芒大区环境治理的机构设置和目标,以及其土地污染治理中的"土地证书"和土地交易管理,空气污治理中的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治理,废弃物治理中的法律、经济与自愿工具使用三个方面的典型经验。结合比利时弗拉芒大区的典型经验和现阶段我国环境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我国环境政策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应更加注重实现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利用市场手段来实现土壤保护和开发新的环境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2008—2019年四川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总结了各市(州)的发展类型,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结果表明:①四川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攀枝花乡村振兴发展缓慢,成都、阿坝州、宜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心。②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呈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以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为主,呈东南低、北部高的空间格局。③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数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等是影响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省区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测算出西北各地区的碳排放量;采用脱钩理论对西北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进行分析,运用LMDI分解方法构建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趋于不稳定状态,其中2002年、2004年为强脱钩,2001年、2007年、2009年、2010年为弱脱钩,2003年、2005年、2008年为扩展性负脱钩,2006年为增长连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是西北地区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西北地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5.
运用AHP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提出了符合当地资源现状的评价标准,并对其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内江市水资源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心城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他区域处于顸警状态,据此,对内江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旅游业高速背景下,探究所辖子区域旅游经济演化情况及联系强度,对指导区域旅游发展布局有实践意义。研究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贵州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贵州省旅游经济联系结构日趋合理,打破了贵阳市“一枝独秀”的单一增长极,出现遵义市、黔东南州、安顺市新的增长极。(2)核心城市持续增多,区域旅游发展由单极化向多级化演变,核心城市逐渐从贵阳市逐渐扩展至遵义市、黔东南州、安顺市、毕节市、黔南州。(3)整体旅游经济网络逐渐由松散关系向紧密关系迈进。核心城市呈现出“三足鼎立、五强矗立、七区联合”的演进趋势。边缘城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需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涉旅项目投入,逐渐消解其边缘性。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评价系统是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构件,对其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对顺利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智慧”的视角,运用安全关键系统构建理论分析了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结合地方实践,提出了适合于四川省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选取42项指标,对所建立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一套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有关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的设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6—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不同部门因能源消费而产生的典型污染物排放量,然后利用LMDI模型,对空气污染进行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CO_2、SO_2、PM_(2.5)与PM_(10)等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减少的趋势,排放的峰值多出现在了2013年,而NO_x则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其中,电力与工业部门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但对排放量贡献呈减少趋势,生活部门与交通部门污染物排放量则逐步增长,尤其是对PM_(2.5)与PM_(10)排放量的贡献不可忽视。人口与经济增长对污染物排放量起到了正向拉动作用,经济因素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其效应值呈现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的趋势,能源效率与能源结构有抑制作用,其对污染物排放的效应值仅次于经济因素,而能源结构变化的效应很小。  相似文献   

9.
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为例,实证分析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一般信任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对亲人、外乡人、村干部、邻居、政府的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农户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兼业及其环境认知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其中农户的环境认知效应最为明显。基于此,可通过丰富农户人际关系网络,完善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探索第三方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来提高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省际边界小城镇作为特殊的地理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城镇的环境建设。位于鲁豫边界的范县老城受其行政边界的刚性约束,经济发展缓慢,社会资本薄弱,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着生产生活污染严重、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城镇规划不科学等困境,在小城镇环境治理中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吸纳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起,四川省在岷江、沱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执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扣缴制度,该项制度在增强政府改善水质的内在动力、提升水质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监测方式和试行流域范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对岷江、沱江跨界断面水质超标扣缴制度进行分析,得出其中有待优化的部分,提出了下一步构建"四川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看法,建议在岷江、沱江和嘉陵江流域的断面上采用上下游联合监测的方式开展水质生态补偿工作。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生态旅游重要且独特的载体。自然保护区旅游要服从于资源保护的首要目标,追求旅游活动与保护区的保护、科研、教育等多元功能的协调。目前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自然保护区练内功、引外力,提升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准,也需要解决行业标准、管理体制和市场培育等问题。以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开发复垦潜力分析初探——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对彭州市待开发复垦的土地进行了潜力分析,包括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待开发复垦土地的适宜用途评价、潜力分级、经济效益及前景分析。结果表明: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待开发复垦土地的潜力分析,可以明确土地开发复垦后的适宜用途、土地开发复垦的难易程度以及空间布局和数量分布,这是对县(市)域进行土地开发复垦潜力研究的有效方法,也是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西部轻工业城市——四川省南充市为例,通过地图矢量化和实地调查获取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地理位置,并基于Arc GIS软件,采用核密度和样方分析两种方法探索南充市中学学校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1)南充市各区、县内存在明显的聚集现象;(2)中学学校整体表现为聚集分布,且有一个明显的教育凝聚核心(市辖区的交汇点);(3)东部和西北部中学教育资源存在零散分布现象。结合统计学知识与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学校空间格局和交通因素、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方面紧密相关。该研究以期为未来完善城市内部结构、建设城市交通路网和学校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为我国农业农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农村环境的全面整治和村容村貌的彻底改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当前在青海农牧区环境整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缺乏相应的推进乡村环境改善的法律保障机制.文章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确立为出发点,介绍了...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自2017年开始启动设施开放工作以来,按照覆盖面和创特色相统一的思路,在面上做到2019年实现全省11个设区市四类设施开放全覆盖,在点上推典型,并推广示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连接着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用地性质置换等方面入手,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提出一种以经济发展为引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使其与城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四川省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尤为突出。基于协调度概念,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四个层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4年四川省的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化协调度水平总体偏低,处于持续提升的过程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各子系统均呈现上升趋势,彼此间差异在逐年减小,由人口导向型城镇化转变为经济导向型城镇化;全省综合城镇化和协调度水平(除攀枝花外)均表现为沿盆地中心向外围呈放射状衰减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9.
刘海  张军 《四川环境》2001,20(4):47-50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合理的开发利用将对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直到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西部湿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四川省若尔盖地区为例提出了西部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江苏省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经济、能源和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江苏省13个市进行了单系统、两两系统和综合系统的协调度分析评价,得出江苏省绝大多数市处于不协调状态,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