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帝人公司研制成功从废聚酯用品回收高纯度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的化学回收技术。 该技术可回收利用与其他材料混合的制成品或使用了添加剂、加工剂的制成品,得到的产品与未用过的DMT、EG产品纯度相同。 据报道,该公司目前正在改造其德山事业所的旧DMT设备,以建成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的回收专用设备。预计这些设备可在2002年度投产。 帝人公司称,它目前主要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为回收对象,并将继续考虑利用聚酯纤维、聚酯薄膜等,公司用该技术回收的DMT等将全部自用消化。 据介绍,这项技术是将使用后的聚酯瓶粉碎、洗净,经解聚工序分离工序后,进入酯交换和重结晶工序、DMT分离工序及精制工序,精制后的DMT再经反应,得到高纯度对苯二甲酸(PTA),再生DMT纯度达99.99%,与未曾用过的纯品质量相同。 (汪硕)  相似文献   

2.
3.
要从纯聚氯乙烯(PVC)中回收PVC很简单,但要从混合物中回收PVC则比较麻烦。SolvayS.A.公司开发出一种不产生废液、可从混合物中回收PVC的方法,回收的PVC质量与原产品质量一样。这种新方法被称作Vinyloop法。采用该法回收PVC时,先将混合物粉碎,然后在70~80℃和低压条件下用一种特殊的溶剂有选择地溶解其中的PVC。将溶解的PVC与其他依然为固体的混合物组分分离,再加入一种特殊的添加剂,使PVC沉淀形成大小均匀的颗粒。溶剂可回用。Solvay公司已建有1套中试装置,预计2001…  相似文献   

4.
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是对接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推动"两网融合"的载体,是实现2020年回收利用量3.5亿t的重要保障。但是近几年,各地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被拆被除,正规回收网络受到挤压,造成公众交投废品不便,传统废品大量进入生活垃圾,加剧了资源和环境约束瓶颈。把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纳入城市建设土地规划,按商务部相关建设标准进行规范建设,是实现"十三五"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VOC回收方法     
采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分离膜,能将污染源排放的体积分数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的汽油等VOC蒸气进行回收,得到液态VOC产品。回收的方法有常压法和加压法两种。常压法:将被处理的废气送入过滤器,除去其中的烟雾和粉尘,然后通过VOC分离膜将其中的VOC分离出来。用真空泵将分离出的高浓度VOC送入回收塔,回收得到液态VOC。将未被回收的VOC蒸气与空气一起再送入过滤器,进行循环处理。常压法虽比加压法回收废气中VOC的能力稍稍差一点,但处理后尾气中的VOC浓度完全能满足日本对VOC排放浓度规定的要…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5月9—11日,第十一届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技术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国际会议(2018)——暨2017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白皮书发布会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旧  相似文献   

7.
近日,“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创新案例评审会”评选结果公布,盈创回收作为智能回收领域的先行者,入选全国优秀再生资源回收创新案例企业20佳。  相似文献   

8.
正专利申请号:CN201620651168.3公开号:CN205880634U申请日:2016.06.28公开日:2017.01.11申请人:江苏绿凯思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回收线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操作面板、驱动器、马达、多个传感器;中央处理器连接操作面板;各传感器连接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通过驱动器连接马达。具体地,多个传感器安装在塑料回收线的多个  相似文献   

9.
10.
新型污泥回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 Kemira Chemical Kemwater公司开发出一种新技术 ,将在 Malmo water建一座装置 ,用于连续回收城市污水污泥。该装置两年后投入运行 ,可处理干固体污泥 80 0 0 t/a。虽然该法比将脱水污泥撒到农田的方法贵 ,但后者在北欧国家正被逐步禁用。在该法中 ,污泥与硫酸混合 ( p H<2 ) ,以使重金属、沉淀物及磷酸盐溶解。酸化污泥在污泥 -污泥热交换器被加热至 1 0 0~ 1 1 0℃ ,然后进入玻璃衬里反应器 ,被加热至 1 40℃ ,并在 3.6 bar压力下水解约1 h。由固体有机物和溶解的无机物组成的经过处理的污泥在热交换器被冷却并降压。经离心脱水后…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管理制度健全、技术装备先进、产业贡献突出、抵御风险能力强、健康有序发展的再生资源产业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5亿t。针对报废机动车,意见指出,推动报废汽车拆解资源化利用装备制造,积极推进发动机及主要零部件再制造,实施再制造产品认定,发布再制造产品技术目录,制定汽车零部件循环使用标准规范,实现报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产业化发展的经验。作为建设主体企业,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合理规划、布局回收网点,疏通物流运输渠道,建设专业化分拣中心,开展厂商直挂业务,有效推进海淀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介绍了国外废塑料再生利用、热分散回收低分子化合物和焚烧回收热能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三角公园研究所正在开发一种硫直接回收法(DSRP),可将废气中的硫化物直接转化成元素硫,转化率在90%以上。这种方法仅有一级,连续  相似文献   

15.
正专利申请号:CN201510384711.8公开号:CN106313367A申请日:2015.06.30公开日:2017.01.11申请人:大连瑞贤达塑胶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塑料回收生产线,包括破碎机、洗料机、脱水机,原料输送带倾斜放置,输送带高端置于破碎机料口上方,破碎机底部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放置传送带,传送带也倾斜放置,传送带高端架设在洗料机上,洗料机包  相似文献   

16.
包装废物既产生于工业生产过程,也产生于商业物质循环流过程,更产生于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废物和资源。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全面分析了美国的包装废物管理、产生和回收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中的一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包装废物的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泰安市青年农民李树泉创建的鑫泉集团,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炼化设备,将废旧塑料进行热裂化,采用特殊工艺,配以合适的增塑剂、增韧剂、阻燃剂、防老剂,制成路面沥青改性补强剂。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该产品达到JC408-91标准,解决了普通沥青存在的施工不便、易脱落、防水性差、只有高温加热溶解后才能施工等问题。经道路施工部门使用证明,添加该产品的沥青具有高温不流淌、低温不脆裂、耐酸碱、抗老化、附着力强、抗裂性好、冲击强度高、耐候性好、耐温变性强、弹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可将其与水泥砂浆混合使用,提高水泥弹性,解决水泥易断…  相似文献   

18.
间苯二酚的回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酚钠盐经稀释、盐酸酸化制得,生产每吨产品约产生15 t母液.由于间苯二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通常采用正丁醇萃取母液中的间苯二酚,萃取率为80%左右,萃取液经蒸馏回收正丁醇和粗间苯二酚,萃余水相通过蒸馏回收溶解于水中的正丁醇,蒸馏残液即为间苯二酚废水.经分析测定,该废水中正丁醇的质量分数为1.5%左右、间苯二酚的质量浓度为6~15 g/L、COD为30000~40000 mg/L.我们对该股废水回收间苯二酚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络合萃取法回收间苯二酚,回收率高、萃取剂损失量极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方便,COD去除率大于90%,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产生,是含酚废水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贵州化肥厂的合成系统每天要排放1500—1700米~3的弛放气(弛放气、填函气和吹除气)。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并为职工解决“买煤难”的问题,该厂投资52万余元,1984年建成弛放气回收系统。用水进行二段吸收,将废气中氨变成稀氨水,送入尿素解吸系统;除氨并经过脱水分离的弛放气(含氢60—70%,CH_410—12%,其余是N_2和微量氨)送到厂、车间办公室、食堂、招待所,托儿所、职工医院和职工家庭,作为生活用燃料气。这套回收系统运行三年,共回收氨水折合净氨1700余吨,价值60多万元;节约原煤3000余吨,折  相似文献   

20.
膜法回收NH_3     
TNO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膜气体 -吸附系统 ,用于回收工业废气流中的氨。第一套工业装置已于1 999年夏天投入运行 ,其氨回收能力为 50 kg/h。  该系统使用由孔隙度为 73%的聚乙烯真空纤维膜制成的横流模块 ,其单位接触面积为 1 0 0 0 0 m2 /m3。载有 NH3的气体由纤维膜外流过 ,而吸附液 (水 )由纤维膜内流过 ,NH3穿过疏水性膜被水吸收。运转压力为 0 .2~ 0 .3bar。该系统对 NH3的去除效率为 99.9%,运转费用为气体 -吸附洗涤系统的一半 ,所占空间为后者的1 /1 0。膜法回收NH_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