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介绍生态风险评价意义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现阶段国内生态风险评价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价标准确定的探讨、水环境化学生态风险评价、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及"3S"技术在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归纳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学和评价模型的选择等重要技术手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流域环境风险内涵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流域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流域生态风险评价、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突发事件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等方面,主要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突变理论或经验公式(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从复杂动态系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木糖项目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涉及硫酸,硫酸具有毒性、有害性、易燃易爆性等多样性,环境风险较大.本文对木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环境风险识别、风险物的危害、环境风险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等评价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盐城海滨湿地这一脆弱生态系统为对象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探讨,针对其生态环境的特点,通过对盐城海滨湿地的环境问题的描述,分析了它的风险源、风险受体和评价终点,建立了盐城海滨湿地生态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外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价中可接受风险水平的选取。提出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治理应合理选取风险可接受水平数值,梳理现有修复治理工程修复目标值的制定过程,建立差异化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农村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初步探讨了目前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选取2010~2014年饮用水源地水质检测数据,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主要水质指标的暴露风险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度大小顺序为:Cr6+AsCd,非致癌性污染物所致风险度大小顺序为NH3-NPbHgCN-挥发酚。该村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有一定的风险度,应加以优先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7.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危险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氟化铝生产所用原料及产品都具有一定毒害特性,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氟化铝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以某拟建干法氟化铝项目为例,分析氟化铝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8.
健康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了风险、风险度、风险评价的基本含义,重点介绍了健康风险评价的四阶段法,即危害鉴定,剂量反应评估,接触评估,风险度评定,以及健康风险评价的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9.
从码头主体风险和风险控制机制2个准则出发,构建了码头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价方法,提出,采用风险分布密集指数和码头源数量指数,反映港区内码头风险分布密集程度和码头数量对港区风险的影响程度。以码头风险评价方法为基础,综合考虑港区码头源风险大小、风险分布密集指数、码头源数量指数,建立了考虑风险分布密集型的港区风险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南京市龙潭港区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龙潭港区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港区内高风险码头共7座,且主要集中分布于南京长江四桥附近约2 km岸线内。  相似文献   

10.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大气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沿着污染物排放-迁移转化-人体吸收这条途径,提出了以致残调整生命年为最终评价指标的大气污染物人体健康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对广东某水泥厂实例分析说明,水泥生产过程排放的各种大气污染物中,NOx的人体健康风险最大,占水泥生产过程所有大气污染物健康风险的43.9%,SO2的人体健康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11.
对常州某农药生产场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状况以及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以苯系物和卤代烃为主。苯系物质量浓度为0~56.6 mg/kg,卤代烃质量浓度为0~1.14 mg/kg。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而生态风险评价显示生产车间内的土壤VOCs生态风险较大,存在着对生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土壤/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生态风险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有关方法的探讨还很欠缺.本文详细介绍了灾害商法、酸性挥发性硫化物、生物-土壤/沉积物-累计-因数法、风险评估编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等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并讨论了生态风险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下辽河平原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下辽河平原布设217个地下水采样点,调查监测其中典型的无机、有机化合物,并应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中无机化合物较有机化合物浓度水平高;无机化合物中NO_3~-、NO_2~-、Mn及As浓度较高,有机化合物中γ-六六六浓度较高。所有监测的无机、有机化合物通过饮用水途径引起的致癌风险高于非致癌风险;所有化合物的非致癌风险数值均小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6)a~(-1),As致癌风险最大值为6.15×10~(-5)a~(-1),超过EPA推荐的可接受值5.0×10~(-5)a~(-1)。  相似文献   

14.
分析总结了美国在比较风险评价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指南、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交流等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环境风险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开展比较风险评价研究,完善环境风险评价指南体系,减小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和建立有效可行的环境风险交流体系的建议,从而完善我国环境风险评价体系,提高环境风险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并根据太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4个饮用水源地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4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个人年风险多数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标准,主要风险因子为化学致癌物六价铬和砷;化学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个人年风险度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呈波动降低变化,非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为依据,确定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线路,对评价单元进行风险识别,确定事故源项与风险因素。运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蒙德法)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根据相关设计资料,选取各个参数,最后定量分析出单元的环境风险状况,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生态风险评价是风险论与生态学、环境科学、地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以土壤生态系统为对象,介绍了目前已有的几类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包括概念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指数法、形态分析法、植物培养法等.指出根据研究目的与污染特性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可以为土壤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是寄生于人和其他多种动物胃肠道的一类致病性原生动物,可经介水性途径传播造成人群感染,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而娱乐性用水近年来已成为隐孢子虫介水性传播的主要媒介。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QMRA)是评价和控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健康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也可应用于隐孢子虫等寄生虫的健康风险评价。按照QMRA框架,就娱乐性用水隐孢子虫健康风险评价中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剂量-效应评估和风险表征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作综述,旨在为国内开展水源性隐孢子虫健康风险评价与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化工企业拆迁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逐步搬迁出主城区,遗留下的场地将会用作商业或居住用地,对这些拆迁场地如不加强环境管理,可能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以化工企业拆迁场地为例,按照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4个步骤,介绍了健康风险评价的一般方法,着重介绍了"危害识别"步骤中对于化工企业拆迁场地环境调查方面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指出了我国在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2011—2013年乌鲁木齐市主要地下和地表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致人体健康危害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致癌物和非致癌物所致个人健康危害年风险均低于USEPA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致癌物产生的健康危害年风险数量级10-9~10-5,高出非致癌物101~107数量级,各饮用水源地的个人健康危害年总风险以致癌物风险为主,致癌物中的重金属六价铬和砷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高达99.6%,应优先控制,地表水源地中挥发性有机致癌物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也不容忽视,非致癌物中要特别重视氟化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