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水闸调度对河流水质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沙颍河干流上的槐店闸为例,在研制水闸调度影响模型(由考虑水闸影响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和考虑底泥作用的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组成)基础上,设置不同的水闸调度情景,并对各种情景进行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进而评估水闸调度对河流水质变化的影响。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水闸调度使河道的水位、流量及流速等水动力学条件有明显的变化,从而对河流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潮汐河网一、二维联解潮流数学模型,计算了水闸群五种联合调度方案对市桥河水系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并分析了水闸群联合水质调度对改善水环境的作用,为水利枢纽市桥河水系水闸群联合调度方案选择优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依据。  相似文献   

3.
沿江感潮水闸环境引水量的计算方法及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墅沟临江水闸对上海嘉宝北片的北引南排以及水资源调度提供了重要保护,本文以墅沟临江水闸为例,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流量系统法探讨了基于水利调度方案下的沿江水闸环境引水量计算过程,并分析了沿江水闸环境引水量计算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影响墅沟水闸引水量的主要因子是闸门的开度;(2)流量系数可以校正一次过闸流量的影响,但难以反映一潮引水中水闸开度动态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仍需进行校正;(3)沿江感潮水闸环境引水量的计算,难点在于闸门开度随闸内外水位差而发生复杂的变化,墅沟水闸闸门开度的设计调度方案与水位的变化是逆向的,人为调控的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分析计算表明不同年型对水闸引水量影响较小,可以认墅沟水闸基本能够保证在不同年型的持续稳定引水。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我国地方政府更加严格的烟尘排放新标准,国内各大火电厂纷纷加大环保整改力度。主要阐述了LMGGH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结合国情分析了LMGGH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实施的各种风险及对策,并指出应用该技术不但可实现除尘脱硫高效运行、系统解决湿烟囱的系列问题,而且项目实施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铝矾土的运输是从几内亚博凯港至我国滨州港的国际(海陆)运输,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运输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风险源,需要识别其中潜在的风险,并对该铝矾土国际运输过程进行风险评估。采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法和风险矩阵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对我国铝矾土国际(海陆)运输过程进行风险评估。首先,采用FMEA法分析了铝矾土国际(海陆)运输过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将其转化为风险因素;其次,综合考虑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后果的影响程度,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等级进行了划分,并绘制了风险矩阵图谱;最后,对风险程度处于合理控制和严格控制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以实现对铝矾土国际(海陆)运输风险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6.
当代环境刑法的发展呈现出立法模式多元化、环境法益独立性增强、危险犯增多、疫学证明方法的采用等特点,这表明防控环境风险已成为当代环境刑法的新理念。在各种风险增多的情势下,我国环境刑法也应树立防控环境风险的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对我国的环境刑法作出符合发展趋势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感潮河段水体的物质输运规律及其时空分布不仅受径流、潮汐动力的双重影响,还受水闸调度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针对水闸调度影响下感潮河段复杂的水动力学及其伴随的物质输运过程,提出一种新的算盘式网格结构,建立了水动力学和物质输送的三维数学模型,考察了在径流、潮汐及水闸调度综合作用下,感潮河段水流密度分层的特点,并对水体中溶解氧和盐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观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数值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感潮河段的水流运动和物质输运规律.研究表明,感潮河段的缺氧水体首先出现在盐水楔的前端,在盐-淡水分层强度、盐水停留时间及水闸调度的综合作用下,出现溶解氧浓度持续降低的趋势,并导致缺氧水体范围从河口上游向下游扩展,随水闸的放流缺氧水体被冲刷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阈值推导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在海水水质基准/标准研究和近海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方面还缺乏成熟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而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阈值(PNEC)是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是研究与制定相关环境标准/基准或决策的科学依据。本文重点综述了当前各种PNEC的推导方法,对各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计算公式和毒性数据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归纳了各方法的联系、区别和优缺点。针对当前污染物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及海洋环境风险评价需求,尝试性的提出了PNEC推导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冯瑞杰 《环境》2023,(12):49-51
<正>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是汕尾市“十四五”时期新增的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为地表水Ⅲ类。近年来,汕尾市上下聚力攻坚,推动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Ⅲ类目标,阶段性实现水质类别从Ⅳ类到Ⅲ类的跨越性转变,创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东溪河水质进一步改善,东溪水闸国考断面主要超标因子化学需氧量、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重化工阶段,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各种环境事件呈逐年高发态势。整体来说,我国环境风险管理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管理能力弱,环境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措施不到位,环境风险管理面临多重风险与压力。文章主要针对突发环境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突发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定量风险评价标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武雪芳  陈家宜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4):152-154,158
围绕定量评价标准对风险的度量和制定风险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归纳了国处有着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标准,提出具有重大危害性的工业设施对员工或公众造成的风险,不应显著高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其他风险;每年10^-6的死亡风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个人风险水平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以铜陵市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2020年12月(枯水期)、2021年3月(平水期)和6月(丰水期)的水环境和浮游生物采样调查,综合分析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水环境因子、水闸分布等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共采集到的浮游植物有7门60属102种,主要隶属于蓝藻门和硅藻门,春季、夏季物种数多,冬季物种数少;共采集到的浮游动物有3门21属32种,其中轮虫占优势。铜陵市河湖湿地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水温、溶解氧、总磷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此外还与水闸分布密度密切相关。高密度的水闸分布影响河湖的自然生境,浮游生物密度较高。从城市河湖湿地长期保护与生态修复的角度考虑,在保障防洪排涝的条件下,适当调节水闸的分布以及开启频率,可为浮游生物提供更有利的湿地生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是合理处置和科学管理化学品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区域风险评价这3个层次系统阐述了化学品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化学品分类与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化学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即从风险管理的对象入手,将化学品本身、主要行业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方三方面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构建了我国化学品的风险管理框架,旨在为提高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环境风险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个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将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管理的范畴.由于PVC生产行业的许多产品、副产品和原料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PVC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后果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均应得到反映.本文就PVC项目的环境风险识别和环境风险评价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美国环保局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不同人群在满足《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3组室内空气中的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在这3组室内空气中生活的所有人群都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其中儿童(0.5~10岁)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在所有人群中最小。室内空气质量即使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也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6.
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降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频率,急需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而环境风险评估与分级技术是进行环境风险分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在对石化企业环境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危险物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企业管理、企业布局的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4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下游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园区30家石化企业中,存在特大环境风险的企业有1家,重大环境风险的企业2家,占企业总数的10%.本研究提出的石化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分级方法科学可行,能够为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公众旱灾风险认知的灾害风险沟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中,风险沟通被作为一种工具以提高政府与公众风险消息交流成功的概率。公众的风险认知情况是影响灾害风险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洞察到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与理解,有效的风险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评价了公众的旱灾风险认知水平,针对性别、受灾经历和风险消息传播媒介等对公众风险认知...  相似文献   

18.
以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在实地考察、历史资料考证和2007年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风险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风险单元,并选取5种生境类型、5类风险源和3种生态受体,以此计算该地区不同风险小区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风险值,并依据生态风险值的高低划分为4级.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落区内,风险等级随着土地出露水面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在海拔达到170m以上的消落区生态系统受到的伤害更大.作物种植等风险源对生物物种、生态系统等生态受体的作用是生态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其中,生物物种受到的风险最大,其次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诱发了新的环境风险可能性的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的多种环境风险灾害事故的发生已引起了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管理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内容和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文章结合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探讨有关两大类环境风险评价(突发性与非突发性)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区别,环境风险评价评估标准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珍珍  李红娜  李娜 《环境科学》2024,45(6):3468-3479
抗生素在畜牧、种植及水产养殖等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且大量抗生素未经代谢就进入环境,因此明确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系统综述抗生素风险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风险主要通过风险商法(RQ)评估,预测无影响浓度(PNECs)是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其取值尚存在争议;健康风险的评估方法为危害商法(HQ),抗生素暴露途径和毒理学阈值的选取是评估的关键.目前两类评估方法均缺乏对复合污染的研究,且未考虑抗生素代谢产物潜在的风险.进一步地分析表明,水环境和粪/肥/土壤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普遍存在,粪/肥还田均会影响水土环境,土地利用类型与高风险抗生素种类有关;PNECs的取值受所选受试物种、实验条件、计算方法和土壤类型等影响;通过饮食摄入抗生素引起的健康风险极微,但沿海地区通过食用海鲜引起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农业环境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均相对较高.基于抗生素在农业中的使用量及相关环境中的残留浓度和毒性,研究提出了农业环境中需要优先控制的抗生素清单,总结了抗生素风险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为农业环境中抗生素的风险评估优化和污染防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