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西方国家正在兴起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人体疾病及其症状,帮助寻找更好的治病途径,并将这一新的医学理论称为“达尔文医学”。达尔文医学对一些疾病的发病及症状的原因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开辟了人类与疾病斗争新的思路。例如,病人因感染而发烧,传统的西医总是想办法让病人退烧。达尔文医学认为,医生对任何症状都采取抑制有时候是有害的,发烧是人体对感染作出的有益反应,体温升  相似文献   

2.
可生物降解螯合剂GLDA强化三叶草修复镉污染土壤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螯合剂可增加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强化植物的富集作用.以三叶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考察不同浓度可生物降解螯合剂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对三叶草修复重金属Cd污染土壤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剂量GLDA能显著促进三叶草的生长,其中以2. 5 mmol·kg~(-1)的处理浓度三叶草生物量最高,达到对照组的1. 30倍;不同浓度GLDA均能提高三叶草各部分的Cd含量,总体而言,5 mmol·kg~(-1)GLDA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根部、地上部分和整株Cd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 57、4. 69和4. 67倍; GLDA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态Cd含量,促进三叶草根部对其直接吸收,并较好地转运至地上部分;通过拟合土壤理化性质、GLDA与三叶草Cd含量的线性关系得出的预测模型,可为今后土壤-三叶草富集效果的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在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Cd污染土壤方面,生物可降解螯合剂GLDA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铬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生长及铬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阐明铬胁迫对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3种草本植物的毒害机制,为铬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铬[Cr(Ⅵ)](K2Cr2O7为0、100、200、300和400 mg.kg-1),研究重金属铬对3种草本植物生长、生理特性、重金属铬累积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三叶草、高羊茅和紫花苜蓿的平均耐性指数分别为62.5、48.3和36.33.在铬浓度为400 mg.kg-1处理条件下,白花三叶草和高羊茅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57.14%、51.51%、35.76%和63.27%、52.96%、41.36%,而紫花苜蓿无法生存.在铬胁迫下,3种草本植物的株高、根长、地上(下)部干重均表现降低,其降低大小顺序为紫花苜蓿〉高羊茅〉白花三叶草,但MDA含量增加,并且紫花苜蓿增加幅度最大,高羊茅次之,白花三叶草最小.三者对铬的耐受性表现为白花三叶草〉高羊茅〉紫花苜蓿.3种草本植物叶片积累的铬主要贮存于细胞壁,其次是细胞质,而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含量较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铬含量与叶绿素、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随着铬浓度增加,3种草本植物叶片亚细胞组分中铬含量增加,并且总是紫花苜蓿〉高羊茅〉白花三叶草.当铬处理浓度为300 mg.kg-1时,与白花三叶草、高羊茅相比,紫花苜蓿叶片富集铬浓度最高,达51.44 mg.kg-1,其中分配于叶绿体(19.09%)和线粒体(18.04%)中铬的比例也明显较高.白花三叶草、高羊茅和紫花苜蓿地上部和地下部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22、1.54;1.16、1.44和1.26、1.62,转运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78、0.78和0.74.在重金属铬污染土壤治理中,白花三叶草和高羊茅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菌群-植物联合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菌群与三种植物(高羊茅、紫花苜蓿、三叶草)联合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效应。结果表明,植物在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加菌群的土壤中PAHs的去除率高于未加菌群的处理。种植高羊茅加菌群、紫花苜蓿加菌群、三叶草加菌群处理土壤中PAHs去除率分别为41.8%、34.5%和27.1%植物体内有高分子量PAHs的积累,四环PAHs的含量高于五环PAHs。  相似文献   

5.
研究将污泥引入到矿区废弃物,构成矿区复合基质,并在复合基质上种植三叶草进行实验。通过考察不同配比基质对三叶草出苗率、根冠比和生长指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污泥的添加对矿区废弃地复垦的作用。结果表明,污泥的适量添加(实验中粉煤灰、煤矸石和污泥的质量配比为20:60:20,20:40:40和20:50:30的基质)可以为植株生长提供较为充足的养分,促进三叶草的生长,有望加快矿区废弃地的复垦。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草本植物两两组合培养对其重金属富集特性的影响,寻求修复V、Pb、Cd、Cr复合污染的最佳草本植物组合模式,在V、Pb、Cd、Cr 4种重金属〔ρ分别为14.0、0.8、6.0、4.0 mg/L〕共存的水培条件下,研究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4种草本植物两两组合培养时的重金属富集特性,以及对植物生物量、重金属富集量和转运系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4种草本植物两两组合培养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在重金属富集能力方面,蒌蒿、鱼腥草和紫花苜蓿分别与三叶草组合培养时,其地上部分w(Cr)分别比单独培养时提高约157%、303%、639%;两两组合培养时,紫花苜蓿可促进蒌蒿、鱼腥草和三叶草对Pb的吸收. 在重金属转移能力方面,效果最突出的是“三叶草‖紫花苜蓿”组合模式,其中三叶草对V、Pb、Cd、Cr 4种重金属的转运系数分别是单独培养时的1.19、2.52、22.60和1.67倍;对不同组合模式下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提取量的分析结果显示,“三叶草‖紫花苜蓿”组合模式对V、Pb、Cd、Cr 4种重金属的提取量均较高,分别为1 555、1 688、473、482 mg/kg,表明该组合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地表径流对附近土壤造成的叠加污染. 因此,水培条件下不同草本植物两两组合培养会改变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并且与植物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对铜尾矿上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inn)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在单独和混合种植情况下单独或混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对铜尾矿砂中植物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接种处理下均以单独种植白三叶草菌根侵染率较高,平均为25%.在单种和混种情况下,接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白三叶草地上部的干物重,但对黑麦草生长影响不明显同时,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三叶草植株中的磷含量,同时降低了植株铜含量,但对黑麦草植株体内元素含量影响不明显.两种植物混合种植情况下黑麦草显示了相对竞争优势,而菌根共生体能够提高三叶草的竞争能力.试验初步证明丛枝菌根真菌对于豆科植物适应铜尾矿复合逆境(养分贫瘠和重金属污染),以及在尾矿上重建具有物种多样性的植被具有潜在作用,但有必要进一步筛选耐性菌株,并验证自然条件下菌根真菌的作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化敌为友?     
《环境》2003,(10):28-29
猫是老鼠的天敌,猫吃老鼠天经地义,但在大连一武术运动俱乐部的小院里,记者却见到了猫和老鼠同住一室共同生活。据介绍,半个月前的一天,一名武术队员抓到一只老鼠,把它和猫都关进笼子里,想看猫怎样把老鼠吃掉。但猫只是用爪子拨弄老鼠  相似文献   

9.
阿友 《环境》2013,(7):46-49
种木瓜为茶树遮阴,种除虫菊为茶园杀虫,种三叶草为土壤增肥,动植物、微生物相生相克的特殊规律,为我们打开了生态茶园的大门。木槿、桂花、明日叶、救心草、除虫菊、三叶草,这些都是大山中最常见的乔灌草,可有一个人却在茶园里将它们进行了有机组合,让它们成为"杏林高手",帮助茶树杀虫驱虫、引虫吃虫,实现植物"中医防治",创造出  相似文献   

10.
刘勇  刘燕  朱光旭  娄杰  杨丹 《环境工程》2018,36(9):144-14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观赏性植物吊兰、绿化地被植物三叶草及其伴生藻类对Cd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Cd~(2+)对吊兰生长起一定促进作用,对三叶草生长有抑制影响。吊兰根、叶中Cd含量分别高达766.8,274.1 mg/kg,三叶草根、茎、叶中Cd含量分别高达270.5,38.4,60.0 mg/kg。两种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BCF值分别高达32.2/12.2、13.6/3.5,但TF值多介于0.2~0.4,表明二者均对Cd具有超累积植物的属性,其中吊兰修复Cd优势明显,低Cd~(2+)浓度下三叶草修复Cd能力较好,但转运Cd能力较弱。随着溶液中Cd~(2+)浓度升高,两种植物的伴生藻类中Cd含量均递增趋势明显,分别高达11 133.0,35 974.83 mg/kg,BCF值分别高达1 132.3、985.5,净化率分别高达81.0%、91.4%,表明伴生藻类修复Cd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正>土灰色的丑猫蹿上深沟,很快进入又高又密的水草丛中。以丑猫逃跑的身影,如果是人早就看花眼了。肥猫点点和塔格猫铁了心要抓住丑猫,几乎是同时扑进水草丛里。扑进去的那一瞬间,塔格猫将自己的猫舌紧紧顶住牙齿上方,这样它的谛听能力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它全神贯注地听着丑猫踩动泥水的声响,与肥猫点点一前一后,敏捷地捕捉着丑猫的踪迹。此时,眼前土灰色影子一闪,蹭!塔格猫纵身跳起,悬空的身体向丑猫的后背扑下去。丑猫猛然扭转身体,斜刺里一窜,逃脱了。  相似文献   

12.
鼠药毒了谁?     
石旭初 《环境》2002,(12):34-35
从猫怕老鼠说起曾见过这样一幅漫画:一只老鼠从一个盛着毒饵的瓶子里拿了一颗饵料,它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威胁一只弯腰弓背,跃跃欲扑的猫说:“你敢吃我,我们就同归于尽。”这幅漫画不仅诙谐有趣,而且蕴含生态道理。谁都知道,猫是鼠的宿敌。3000多年前,大批老鼠从亚洲涌向埃及,给埃及人、带来灾难,幸亏猫奋力捕食,才得以平息鼠患。因此猫在埃及被尊为神,受到人们顶礼膜拜。2000年前,  相似文献   

13.
刘功 《环境》1998,(11)
实验者将猫放在一个特制的笼子里。笼子里装有一个压杆,只有按一下压杆,食物才会掉下来,但在按压杆的同时,猫爪子也挨一次电击。每一次猫提心吊胆地去按压杆,都免不了被电击痛。于是乎,饿得头晕眼花的猫极想吃东西,可又怕遭到痛苦的电击,常常是眼巴巴地瞧着压杆转来转去,都不敢去碰它一下,内心矛盾重重。其结果是,过了一段时间,猫的血压升高了,患了“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天,小老鼠奇奇正在寻找食物。突然,它看见桌子上有一块奶油蛋糕,便飞快地向那块奶油蛋糕跑去。心想:啊哈!今天可以吃一顿大餐啦!这时,一只大猫跳了出来。小老鼠一见猫来了,吓得立刻往老鼠洞里钻。那只猫也不甘示弱,在小老鼠后面穷追不舍。当小老鼠奇奇离老鼠洞还有一米远的时候,那只猫凌空一跳,咬住了小老鼠的尾巴,小老鼠使劲一挣,逃进了洞里。虽然保住了性命,可是它的尾巴却被猫咬了下来。怒火中烧的小老鼠对天发誓,它一定要报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土法炼锌废渣堆场实现生态修复后废渣-植物系统中植物内稳性以及不同植被类型与氮磷限制的关系,选择黔西北威宁县猴场镇已开展生态修复达4年的土法炼锌废渣堆场为研究区域,以废渣堆场上生长良好的5种优势乔灌草植物即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芦竹(Arundo donax)、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为研究对象,研究5种优势植物在铅锌废渣堆场中碳(C)、氮(N)、磷(P)、钾(K)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优势植物修复的废渣中C、N含量较高,P、K含量较低,三叶草废渣中N、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物(p<0.05),有效氮、有效磷与速效钾表现为三叶草废渣较高,柳杉较低;各元素化学计量特征表现为C∶P > C∶K > C∶N > N∶P > N∶K > P∶K,三叶草废渣中N∶K、P∶K显著高于其余四种植物。5种植物叶片中N含量整体较低,草本植物三叶草N、P、K含量明显高于其余几种植物;通过叶片N∶P分析表明,除三叶草生长受P限制,其余4种植物生长都受N限制。废渣与植物叶片中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表明,植物叶片中N、P、K含量分别与废渣中有效态养分(N、P、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叶片N∶P与废渣中有效态养分(N、P、K)含量呈正相关外,叶片中其余元素间的化学计量比均与废渣中有效态养分(N、P、K)含量呈负相关,其中叶片C∶K、P∶K与废渣中有效态养分(N、P、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废渣中N、P、K的有效性显著影响着植物叶片中N、P、K的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菲、芘复合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显著增加了三叶草根际和菌丝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并对微生物区系有选择性.在供试菲、芘污染浓度范围内,低浓度菲、芘对土壤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激活作用;但当菲、芘浓度升高时,3种酶活性受到抑制.与无植物对照土壤相比,接种AMF后三叶草菌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了2.4%~23.1%,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12.6%~20.3%,除高浓度处理外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增加;菌丝际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菌根际低12.9%~62.9%,酸性磷酸酶活性比菌根际高3.3%~24.0%,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高于菌根际.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草本植物间作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楠  王萌  陈莉  郑涵  陈世宝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7):2618-2624
为了研究不同草本植物间作对空心菜Cd吸收效果及污染土壤中Cd移除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空心菜茎叶Cd消减率与土壤中Cd移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了空心菜在Cd污染土壤中单作及与10种草本植物(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黑麦草,苦卖菜,菊苣,籽粒苋,三叶草,紫花苜蓿,紫云英)间作的Cd积累效应与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间作处理对空心菜茎叶与根中Cd含量有显著影响,其中,空心菜与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间作后,空心菜茎叶Cd含量显著降低,空心菜茎叶Cd的消减率分别达到34.0%、35.8%、34.3%;菊苣、籽粒苋、三叶草、紫花苜蓿及紫云英与空心菜间作对空心菜茎叶Cd吸收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间作的不同草本植物对土壤中Cd的吸收间有显著差异,地上部Cd含量范围1.81~12.87mg/kg,最大相差7.1倍;不同间作植物茎叶中Cd含量大小为:苦荬菜 > 菊苣 > 苏丹草≈黑麦草 > 高丹草≈狼尾草 > 紫花苜蓿≈籽粒苋 > 三叶草≈紫云英.不同草本植物与空心菜间作对土壤Cd移除率为0.35%~1.49%,其中,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对土壤Cd的移除率分别达到1.46%、1.49%和1.48%;高丹草、苏丹草、狼尾草间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空心菜Cd含量,同时对污染土壤中Cd具有较高的移除率,在Cd污染农田土壤的间作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氮肥深施及间种白三叶草对茶园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园施氮(N)量大、N_2O排放量高,是重要的N_2O排放源,开展茶园的N_2O减排研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在位于我国亚热带丘陵区的典型茶园,通过设置常规施肥、氮肥深施和间种白三叶草这3种处理,观测不同施肥及管理措施下茶园土壤N_2O排放及其相关土壤环境因子动态,旨在明确不同措施对茶园N_2O排放的减排效果,并解析相关影响因子.通过3 a的田间试验表明,亚热带丘陵茶园具有较高的N_2O排放,N_2O-N年累积排放量高达5. 1~10. 1 kg·hm-2.N_2O排放主要发生在春夏季,当土壤温度低于15℃,其排放主要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当温度高于15℃,则主要与土壤含水量、土壤NH4+-N和NO3--N含量呈正相关.三年间茶园间种白三叶草较常规施肥未显著影响N_2O排放,肥料深施在降雨量较高年份增加了茶园N_2O排放,间种白三叶草和肥料深施未显著影响茶叶产量.本研究表明,亚热带茶园间种白三叶草减排N_2O的效果不显著,不减少氮肥用量下氮肥深施未能降低N_2O排放,今后有必要研究肥料深施配合氮肥减量来减排N_2O.  相似文献   

19.
临渊 《环境》2009,(10):84-85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用了大量的资料证明,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20.
蚯蚓是地球上最令人乏味的动物吗?达尔文一部巨著《腐殖土的形成》作出了坚决的否定。在某些人眼中,蚯蚓可能贱如泥土,但在北美乡镇企业家眼中,蚯蚓却成为闪着粉红色光泽的黄金;蚯蚓在环境学家手中,又变成“绿色之梦”的缔造者。正是这些卑贱的小生命,巧妙地把千万吨垃圾改造成优质堆肥;更令人敬佩的是,它们以自己肥硕的肉体献给牲畜。然而,蚯蚓有一部漫长的蒙冤史。在达尔文之前,大凡有关蚯蚓的书籍者咒骂蚯蚓,告诉人们如何杀害蚯蚓。世界权威的《牛津英语辞典》对蚯蚓描述了一副令人厌恶的特征:“一种细长蠕动的、赤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