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酸雨概况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受酸雨影响的地区已占国土面积的30%,已成为继欧州和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中国的酸雨为典型的硫酸型,其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以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城市酸雨比郊区严重的特点。酸雨令中国农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建筑业等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如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控制措施,由此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及环境酸化将进一步加剧。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酸雨的成因特点、现状及其危害,并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制定的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日本环境厅大气保全局设立“酸雨对策研究会”,并于一九八二年九月廿四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该研究会由有关酸雨的环境问题、气象、空气溶胶、测量、分析等十二名专家组成。(主席是北海道大学工学部教授、国立公害研究所大气环境部部长大喜多敏一) 设立这个研究会并着手进行研究的理由如下: 未受污染的大气,其雨水的pH值一般在5.6左右,而酸雨的pH值则低于这个数值。如果定性叙述酸雨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是由工厂、汽车等发生源排出的SO_x、NO_x 相似文献
4.
6.
7.
8.
1·前言在评价大气污染程度时,除了要掌握城市的NOx、SOx以及颗粒物浓度等的现状及其长期影响外,还应了解这些污染物在发生源或一般环境中是否能转变成其它形式的有害物质,或者尽管污染物浓度较低,但是否能将污染物扩散到城市周围以外的清洁地区。因而,近几年来有关大气污染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以NOx为主的汽车排气、以光化学烟雾为代表的二次污染物、应从质和量两方面考虑的颗粒物,以及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酸雨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重庆是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酸雨现状及污染特征 ,指出重庆特殊的气象条件和能源结构是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比照国家对酸控区的紧迫要求 ,重庆市在酸雨控制上差距甚大。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重庆酸雨控制“高低结合、总量控制”的战略 ,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前导、以调整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为核心 ,以控制低空面源与高架点源为重点的酸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计算公式,导出两根小间距烟囱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的计算式,并给出二分法求解最大落地浓度及其出现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宜宾市城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宜宾市城市的地形、气候、气象特点、大气污染状况、降水质量状况以及酸雨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宜宾市城市酸雨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酸雨现状特点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国外酸沉降控制对策和我国酸雨现状基本特点,针对大气颗粒物对降水组分和酸度的不同影响,提出致酸物来源、主控制因子确定和酸沉降控制环境目标选择等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依据目前这类问题的研究水平,提出我国现阶段酸沉降控制的研究方法和原则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1.欧洲的酸雨分布状况随着欧洲各国经济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矿物燃料消耗量逐渐增加,燃烧矿物燃料排出的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数量越来越多,到七十年代初期,欧洲国家以硫氧化物形式排出的硫每年达3000万吨,以氮氧化物排出的氮每年达600万吨,在北欧地区,人为排出的硫量占该地区总排硫量的90%左右。从排放口排出的硫与氮的氧化物,通过大气传输,除降落在排放口附近地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漂移到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之外降落。分析沉降物的组分表明,在污染源附近,硫与氮的化合物大都以干沉降的形式回到地面,经过长距离输送后,硫与氮的氧化物一部分形成硫酸与硝酸,以湿沉降形式回到地面,另一部分则以硫酸盐与硝酸盐等形式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8.
对东川酸雨污染的水平、变化特征、污染趋势、酸雨组成权重、与气象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川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冶炼厂硫排放是造成该区域酸雨的主要成因。提出东川区酸雨控制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