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移民的新环境融入对实现移民安置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陕南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的三个移民安置点作为案例地,利用半结构化访谈对196位就近安置生态移民进行调查,通过质性分析和QCA(定性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将移民老家依恋和新家地方融入/疏离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表明:移民融入新环境是一个老家—新家互动的建构家的过程,就近安置使得这种互动过程更加显著;与其他移民类型相比,就近安置使得老家与新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全面性的特点,包括老家认同、功能性依赖和社会支持;就近安置所存在的老家与新家联系的复杂性成为移民对新环境产生疏离的重要因素。研究建议,除了解决移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应允许移民进行老家与新家的互动,并对互动做进一步的政策性安排,以便逐步实现移民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新环境融入。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中,做好农村移民的安置规划工作尤为重要。借助世行贷款项目,通过持续的实际调研,以梅城垃圾填埋场为例,介绍了项目的建设主要内容及影响。从征地补偿安置、农村住宅房屋拆迁安置及弱势群体及妇女权益保护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村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方式。基于此,总结出了以下四个结论:(1)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2)征迁过程与安置工作相协调、(3)合理补偿,适当调整、(4)强化机构建设和人员能力培养。并提出了四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开县移民安置环境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决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探讨运用多目标优化决策方法处理三峡工程开县移民问题。根据各目标在优化中不同的重要性,采用线性加权构造评价函数的方法取代通用的单一约束规划方法,并选用人均口粮、农业产值、水土保持和森林面积作为决策目标,从而提出了一个在多个目标之间协调优化、综合决策的估算模式;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井测算出开县农业生态环境对移民安置的承载能力,为寻求移民安置的优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使移民得以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最近考察三峡工程建设时指出:要努力实现库区经济建设、移民安置、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为中华民族留下青山绿水,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资不抵债的企业决不能按原样搬迁.三峡工程举世瞩目,是一项世纪工程、世界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除三峡工程建设本身之外,三峡库区的移民搬迁,也是一个问题.三峡水库淹没陆地面积630平方公里,淹没区企业1600家.2003年三峡二期工程完成时,库区要移民55万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三峡库区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不仅要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水电站,而且要让库区的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并且要通过移民把库区经济带动起来,人民富裕起来.但是库区移民必须认识到搞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是防洪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库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农业,库区农村土地资源有限,要想使农村移民逐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工程项目中,移民的生产生活恢复工作至关重要.通过调研,以衢州城东污水处理厂为例,对永久征地、临时占地、房屋拆迁以及弱势群体四种类型的移民生产生活恢复模式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最终得出四个结论:(1)永久征地移民生活恢复以社保补偿金方式为主、(2)临时占地移民恢复方式多为技术手段、(3)房屋拆迁移民补偿方式主要是房屋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4)结合实际情况对移民中弱势群体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6.
水库移民环境容量是水库移民工作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其基本理论是:人类生存条件受环境制约,移民环境容量具有可变性,影响移民环境容量的因素的质和量决定移民环境容量大小。移民环境容量分析采用宏观定性分析与微观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动态分析,主次分析,可靠性分析等基本原则。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的理论与方法,已在水库移民安置规划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移民与生态环境问题是丹江口水库水位抬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移民问题是水位抬高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难题,存在政策法规、移民资金、安置措施、脱贫致富等问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制定可行的移民规划,确保移民的稳定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艰巨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污染源与污染总量日益增加、水质下降、支流库湾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等问题将困扰水库的运行与管理,后靠移民的生产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建议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全方位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水库水质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生态移民是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有计划、有组织地异地搬迁安置,从而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研究我国的生态移民政策及其实施现状,在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所要完善研究的内容和政策措施,以期能够保证我国生态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3):228-233
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数据库,其数据质量直接受数据库建库流程和质量控制影响。文章以778幅华东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成果为基础,论述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技术流程、工作方法、质量控制及数据库的应用效果。严谨的数据库数据模型、统一的建库技术方法、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数据库数据质量的前提,地质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可实现华东地区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系统化管理与共享。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明采取的防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07,(2):66
揭西县上砂镇地处揭阳市最西部.位居揭阳、梅州、汕尾三市交界处。镇政府距离县城29公里,全镇区域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有耕地1.8万亩,山地13万亩。现辖2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0583人。  相似文献   

12.
选择地处苏北平原农区的淮安市所有15510个自然村和872414户农户全样本入户调查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占比统计法和GIS空间分析,对村民居住空间特征与迁居意愿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村落层面,平均规模小,单村独户多且村落分散,多数自然村远离镇区,近一半自然村位居“九靠近一滞洪”区域内。该格局是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2)在住房层面,农村老旧住房比例高,全市40%农户在城乡同时拥有住房,但在城镇拥有住房率与到城区距离呈负相关,而农村住房空关率则呈现相反的空间格局。(3)在迁居意愿方面,54.1%的农户愿意集中居住且多意向实物安置,较低补偿标准和不便务农是不愿迁居的主要原因;移居城镇是货币安置农户的主要去向,留村和入镇集中居住是实物安置农户的主要去向。在迁居意向农户中,近90%选择政府统建方式,近80%愿意有偿退出宅基地和流转承包地。(4)村民居住空间特征和迁居意愿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两者之间存有内在联系且均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邓岳  李丽 《交通环保》2003,24(Z1):64-66
论述了湘江航运二期工程建设中大源渡航电枢纽坝区的移民安置问题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丰都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和重庆直辖市版图中心 ,是长江三峡旅游热线上的最重要一站 ,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以“鬼城”扬名海内外 ,被誉为东方“神曲之乡”。丰都是三峡库区移民大县 ,全迁整座县城和 5座集镇 ,15个居委会 138个居民小组 ,35 6个企事业单位 ,90家工矿企业 ,静态移民 5万多人。同时 ,丰都又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环保机构健全并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实行了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 ,实施了创建环保模范县工程 ,实行了环保单项目标奖惩。环…  相似文献   

15.
流域空间统计模型SPARROW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PARROW(SPAtially Referenced Regressions On Watershed attributes流域属性基于空间的回归模型)是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开发的经验统计和地表过程相结合的流域空间统计模型。模型通过对河流水质数据和流域属性建立空间回归实现污染负荷产生和迁移的定量化。模型的最大特色是其空间特性非常显著,可以将上游的营养盐污染源数据和下游的营养盐负荷数据联系起来,同时可以将河流中的水质监测数据或污染物通量数据和流域的空间属性特征(比如土地利用类型、河网、大气沉降等)联系起来。模型除了一般水质模型所具有的水质模拟和流域污染源的分析功能外,还可在模拟过程中对流域中每个污染源、流域属性和污染物迁移过程对水质监测结果的影响进行显著性检验。文章简要介绍了SPARROW模型的结构和原理、功能和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倩  邱俊杰  余劲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7):1376-1390
山区移民搬迁是否加剧耕地撂荒关系到移民稳定性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陕西省南部地区商洛、安康、汉中3市8县(区)1578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面板Logit和Tobit模型回归得出,移民年数对是否撂荒、撂荒面积及撂荒耕地占比在1%的水平上有正向影响;仅当移民距离超过0.5 km时,农户耕地撂荒面积及撂荒耕地占比显著增加;不同移民类型中,工程移民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程度最大,避灾移民影响程度最小;另外,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农地流转特征显著影响了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可以得出,移民搬迁加剧了山区耕地撂荒,城镇生活的转变及务农时间机会成本的增加是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对工程移民农户进行有土安置,加大生态移民区退耕还林支持力度,扶持扶贫、避灾移民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生态移民是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有计划、有组织地异地搬迁安置,从而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研究我国的生态移民政策及其实施现状,在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所要完善研究的内容和政策措施,以期能够保证我国生态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迁西县依托中央500万元同债资金,撬动了1.2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生产,打响了如火如荼的“绿化攻坚”战。一方面将造林绿化与“旅游名县”建设相结合,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大力发展以特色林业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该县今年将投资4000万元,完成县城周边1.1万亩的四大森林生态公同的规划设计;同时,在境内主要道路两侧规划完成宽30—50米的绿化美化带,  相似文献   

19.
同传统的推拉理论引起的移民相比,陕南脱贫攻坚移民具有政府行为的特点,它将自然演进中形成的劳动者与分散耕地相匹配格局打破,出现了劳动者与土地分离的局面,可能造成搬迁后生计不可持续问题。因此,探讨移民搬迁后续增收途径对于促进移民“稳得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抽取陕南汉中、安康、商洛3市9县584户搬迁家庭作为样本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及访谈,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发现:(1)搬迁距离对农户生活质量及收入方式产生影响,搬迁距离在2 km以内为适宜距离,社区规模在500户以下,农户最为满意;(2)搬迁距离会引起农户收入方式的转变,搬迁距离越远,农户无法继续使用原有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技水平也相对滞后,使得农户务农收入减少,收入方式向务工转变;(3)就近安置、提升移民人力资本、兴办安置地产业等举措是解决移民户收入来源的可选途径。  相似文献   

20.
山区移民搬迁是否加剧耕地撂荒关系到移民稳定性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陕西省南部地区商洛、安康、汉中3市8县(区)1578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面板Logit和Tobit模型回归得出,移民年数对是否撂荒、撂荒面积及撂荒耕地占比在1%的水平上有正向影响;仅当移民距离超过0.5 km时,农户耕地撂荒面积及撂荒耕地占比显著增加;不同移民类型中,工程移民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程度最大,避灾移民影响程度最小;另外,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农地流转特征显著影响了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可以得出,移民搬迁加剧了山区耕地撂荒,城镇生活的转变及务农时间机会成本的增加是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对工程移民农户进行有土安置,加大生态移民区退耕还林支持力度,扶持扶贫、避灾移民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