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由国务院30多个部门和四川省政府组成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将用5个月的时间拿出震区的重建规划。潘岳表示,灾区重建不能是简单的恢复,规划环评应该作为重建规划的基础依据,为长期减灾防灾机制的建立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震动中国。 回望30天来“举全国之力”实行的抗震救灾,就是最挑剔的西方媒体也不得不由衷赞叹中国政府应对巨灾迅捷有力、科学有序的反应与决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此次抗震救灾唤起了全国民众希望国家安定、同胞幸福的愿望,形成了众志成城的政治合力,这种合力在今后的灾后重建中必将显现出更为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灾后重建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今,灾后重建是我们最大最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从国内外灾区重建经验和教训的实例出发,探讨灾后重建问题,为我国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当地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区灾后重建是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借鉴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的经验,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进行了认真研究,向国务院提出了相关建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灾区资源禀赋、地理特征、地质条件、气象气候、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借鉴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经验,建设体现生态文明的新城镇、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地震灾后重建中的多元化资金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背景,针对灾后重建资金需求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提出灾后重建资金来源应以财政资金为引导,走多元化的道路;并分别从财政资金支持、信贷资金支持、社会资金支持、国外资金支持、保险资金支持、证券市场资金支持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财政资金引导下,切实可行的多元化资金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工作通讯》2008,(6):36-38
重建不应是简单的恢复,而需要更具理性和预见性,必须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做出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决策。生态环境必须作为考核灾区重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基础指标,规划环评必须作为科学决策重建规划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恰地震 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地震是成功迁址重建的启示例。20世纪这里已发生里氏4.7级以上地震百余次。6级~7级地震10多次。乌恰老县城地基是粉细砂层,抗震性能较差。1986年按国务院决定开始新址搬迁,1989年完成了全部搬迁,1990年4月17日乌恰西南6.4级地震、1993年12月1日发生6.2级地震、1996年3月19日阿图什发生6.9级地震,所有这些均未对乌恰新城有影响,这是一个成功的搬迁的典例。  相似文献   

8.
阐明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双重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战略环境评价现状动态、开展本研究的可能性、机理探讨及动态仿真思路等;然后,提出了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环境评价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背景、机理、方法论及实证等。研究表明,从规划(战略)环境评价角度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建设研究,在做好环保工作的同时,将强化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的防灾减灾功能,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及研究预期。  相似文献   

9.
生态功能区划是中国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其内涵、主要功能及要求决定了其成果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环评对生态功能区划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为中国规划环评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开拓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环评为例,简要论证生态功能区划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在重建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因素凸显.联合国环境署(UNEP)驻华代表张世钢近日向<环境保护>表示,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需要今后数月甚至数年时间的长期关注.UNEP将与联合国系统其他部门一起,继续协助中国抗震救灾的努力,并做好准备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环境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半定量的方法,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划实施强度两个方面分别研究,选取12个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对地震灾后住房重建规划实施活动的生态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为灾区重建活动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阐述了日本9.0级特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情况,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详细分析了日本防灾救灾法律体系、防灾救灾组织管理系统和保险制度等。旨在广泛吸纳日本社会在防震减灾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防震减灾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的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由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举办的地震灾后重建环境保护国际经验交流会7月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经验交流会旨在借鉴国际上地震灾后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技术,指导中国地震灾区解决环境问题,将地震对灾区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14.
灾后重建区的耕地保护区位选择是保障农村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成本收益论,将直接投入成本、非农化机会成本以及政策成本耦合得出耕地保护投入成本,与潜在收益综合分析后形成了重建区耕地保护区位选择的研究框架,构建了区位选择指标体系。在此框架下,对2008年"5·12"地震中位于重灾区的四川省彭州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研究高适宜性的耕地保护空间位置。结果表明,彭州市耕地保护的优选区位主要位于通济镇、新兴镇、磁峰镇、桂花镇、军乐镇、隆丰镇、升平镇、三界镇、敖平镇以及丽春镇、葛仙山镇大部分地区。研究为彭州市补充灾毁耕地、耕地空间重置等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勇 《世界环境》2010,(3):38-41
<正>灾后的玉树重建已经被纳入到议事日程。青海省政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青海省是"三江源"即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这块净土不仅属于青海,也属于全国,因此保护好这块净土和宝地是国家和人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青海省明  相似文献   

16.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突出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自8月12日起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省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四川环保系统在逆势中奋起,在困境中抗争,在风雨中前行,在危难中作为,灾后不仅没有发生重特大次生环境污染,确保了饮用水环境和核与辐射“两个安全”,而且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有效地开展了灾后科学重建工作,着力打造美好生态新家园,为今后解决灾后重建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启迪和借鉴。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专访了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局长田维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