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2009年能源工作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科技进步,加强能源合作,改进能源行业管理,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能源供给不断增长 “十五”期间,天津市能源供给比例不断提高.2005年一次能源生产量2663.93万t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7.3%.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比例达64.7%.比2000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其中原油生产量为1782.88万t.比2000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18.5%,占一次能源生产量的95.6%;天然气生产量为8.79亿m^3.比2000年下降3.4%,占一次能源生产量的4.4%。另外,天津市发电、供热和燃烧用煤完全依靠外省市调入。2005年原煤调入量为3334万t,比2000年增长35.0%.年均增长6.2%,占能源消费量的57.9%。  相似文献   

3.
因担心"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到地方抵制的能源消费总量方案终于即将上报,在努力控制总量的同时调整结构将成为两大核心内容。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昨日参加第十五届科博会2012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时表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案已获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通过,准备报国务院审批,我国将进行实行"能耗总量"和"能源强度"双控制的措施。能源消费总量指的是全社会的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费强度指的是单位GDP能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方案明确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由于我国煤炭占能源结构70%以上,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际能源署发布信息,指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对此国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纷纷予以驳斥,对该组织发布的能源信息的可信度提出怀疑,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也正式向世界发布中国能源消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还不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5.
能源连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得到显现.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是解决中国能源紧张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措施是建立生物质能源的产业体系。即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的第二产业体系。具体战略阶段是:2000—2010年实验探讨阶段(初级阶段);2020—2030年推广应用阶段(发展阶段):2030年一2050年优化提出阶段(提高阶段)。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农村小康社舍的建设;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有助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2003年,全国商品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11%,其中:煤炭产量16.67亿吨、原油产量1.7亿吨、天然气产量345亿立方米,2003年,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比2002年增长15.5%,2003年底发电装机容量为3.85亿  相似文献   

7.
《世界环境》2012,(5):74-77
本期话题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近日表示,2011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2000万千瓦,同比增幅继续扩大,新增装机容量仍将是世界第一。但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透露,2011年中国风电发电量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相似文献   

8.
结合"经验计算法"和我国能源消费、燃料燃烧的具体情况,计算2000-2013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建立中国能源碳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和计算得出的能源碳排放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能源碳减排成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能源碳减排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中国能源碳减排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即能源碳排放基数大且不断攀升,缺乏高效的体制机制、政策支持,未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源碳减排措施落实效果有待提升等。推动能源碳减排立法、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技术创新、节能提效、碳汇、强化政策支持,是中国能源碳减排工作更好更快推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文版摘要中指出,现代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召开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这是近30年来,国家部委第一次围绕农村能源召开的专题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用三大抓手撬动农村能源建设:一是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二是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是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1.
杨秀 《世界环境》2014,(6):39-41
<正>近年来,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从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到2013年排放超过了第二、三位的美欧排放之和,占全球总量的29%。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比美国高约1/5,但二氧化碳排放接近美国的2倍。从能源结构看,我国2012年的煤炭消费是美国的4.3倍,石油不到美国的3/5,天然气消费不到美国的1/5,造成我国的能源碳强度比美国高1/4。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碳强度比英国、德国高1/4,是法国的2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8%左右,保持了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与GDP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能源消费量的迅速增长,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达24.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25.7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8.8%。长期以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使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改革能源消费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已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在近日发言中称,未来五年,中国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个新能源示范镇。钱智民在此间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低碳示范城镇论坛上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  相似文献   

14.
欧洲能源政策的调整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之前,由于石油和能源价格低廉。加之并没有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限制,欧洲的能源主要来源还是化石燃料。同时,这些情况也阻碍了对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投资。90年代末后,由于人们对环境感到担忧.同时。欧洲对石油依赖日益严重.这一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7.6%上升到了2005年的8.5%。尤其是在电力方面,由于欧盟开始执行“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消费也快速增长。由于中国政府一直重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工作,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远超过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0.55左右。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间,GDP年均增长9.4%,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2%。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要抓好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制定能源行业节能指导意见,筹建国家能源节约和资源利用研发中心,重点在洁净  相似文献   

17.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文版摘要中指出,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  相似文献   

18.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近日透露,新设立的国家能源委将牵头制定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指导能源中长期开发建设,覆盖时间预计超20年。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突出的内容包括:调整能源结构,鼓励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相应的能源需求也会不断增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气电子公司,西门子一直以来充分考虑到业务对环境的影响.利用我们在各个领域的世界领先技术,积极推动和倡导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出席“中国-巴西:超越互补·合作共赢”研讨会,并就中巴经济和能源合作做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