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起源中蕴含了环境保护的价值诉求,尤其是社会主义关于公平正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环境保护内在的一致性。30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以发展论、国策论、避免论、统筹论、全面参与论、生态文明论这“六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思想体系。“六论”以“发展论”为核心,以“国策论”为基本。以“生态文明论”为未来导向,形成一个互为补充面向未来的指导中国环境保护的思想体系框架。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必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实践过程体现出来,最终体现的结果就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杨为群 《交通环保》2000,21(5):17-20
通过对世界环境保护发展趋势与中国港口环境保护发展状况的概述,揭示了中国港口环境保护的发展特征和主要防治污染手段,展望了中国港口环境保护的发展走向,并提出相应的港口环境保护建设和发展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30年来,我国环境保护走过的奋斗历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自从1973年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至今,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走过了整整30周年。30年,弹指一挥间,环保事业从默无人知到基本国策、从衣食住行到可持续发展,沧海桑田,环境保护成为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和指标。值此我国环保事业开创30周年之际,社会各界纷纷要求借本刊表达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巨大成就的真诚祝贺,特开本栏,以圆众愿! (祝贺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周总理的倡导下起步。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事业从无到有,开拓前进,有了很大的发展,成就是显著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十年多来,我们在环境保护的认识上由浅入深,由“小环境”到“大环境”、由片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4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六·五"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布了《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并和汪纪戎副局长一道答记者问。国家环保总局为回应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Wanted!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还首次推出世界环境日2004年主题中国标识,以唤起全社会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决心和行动。本刊在此全文发表《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1986年2月5日在国务院第六次会议上,李鹏同志指出,我国环境保护,一靠政策,二靠管理,三靠科学技术进步,强调环境保护要狠抓管理,严字当头。各地区认真贯彻这一精神,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把关,新建大中型工程项目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的近100%,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比例和用在新老污染源治理的投资都比“六五”期间年平均数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逐渐的增加,环境保护高等教育事业就迅速地发展起来了。早在1973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全国环境保护情况的报告所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中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根据此精神,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开始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2,(24):12
改革开放30余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站在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中国环保事业不同寻常的年份,也是贯彻落实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揭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演化历程与动态转变特征。二者的演化趋势表现为三阶段特征,通过理念层面、机构层面、制度层面、实践层面的变迁,环境保护由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逐步过渡至融入经济发展,不仅在经济发展中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更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指引下倒逼经济绿色转型、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值此 2 0 0 3年“6·5”世界环境日之际 ,我代表交通部和交通部环境保护委员会向战斗在交通环境保护战线上的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 ,对所有为交通行业环境保护和交通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展开一场防治非典的战役 ,全国交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 ,结合交通行业实际 ,克服困难 ,努力拼搏 ,为保障交通畅通 ,保证抗击“非典”物资的运输 ,防止“非典”疫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做出了贡献。这次病毒的袭击 ,再次给我们一个警示 ,人类只有珍爱环境 ,保护环境 ,才能在地球上幸福…  相似文献   

12.
第三个时期:开拓时期(1977——1987)在这个间期,国家确定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大政方针和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意了环境建设,建立健全了环境管理机构,强化了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从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到1978年12月间的两年时间里,环境状况仍在继续恶化。这是因为在十年动乱中铸成的环境问题集中暴露出来了,同时,在经济发展中“左”的错误并未得到认真纠正。  相似文献   

13.
跨世纪的中国环境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保护》1998,(8):3-5
编者按今年6月2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国内外关注的中国环境保护跨世纪走向问题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特邀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刊特刊载解振华局长关于“跨世纪的中国环境保护”背景材料的介绍,以飨读者。跨世纪...  相似文献   

14.
依据国家宪法和总体发展战略,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中国已基本形成符合国情,切实有效的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法规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初步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 1.环境政策体系我国已形成以“强化环境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为主体的环境政策体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是我国环境政策的中心环节。我国人口多,经济还比较薄弱,环境问题复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环境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从现实情况出发,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依赖高投入、  相似文献   

15.
以史实反映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概况、工作成就,并科学地总结历史的经验的《当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一书的初稿己全部脱手,正进人全面的修改阶段。为了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任重道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年环境保护硕果累累 前些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两句话,第一句:30年前做梦都想不到,今天生活会这样富足、这样好;第二句:30年前做梦也想不到,今天环境污染会这样严重.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正式建立环境管理机构,并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正在不断地前进着。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历史,珍惜自己的成就,珍惜自己的经验。让我们来共同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所走过的这一历程,以便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为此,我们特发表曲格平同志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日前正式组建,该中心是落实《中国一东盟环保合作战略》及相关合作项目的主要实施机构和技术支撑力量,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相似文献   

19.
为总结中国环境保护工作30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2008年12月19日,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SES)在京召开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协办。参会专家们从环境政策、环境管理体制和制度、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环保NGO和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等角度,对我国环保工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回顾评估,并对未来环保改革的方向、促进环保体制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环境保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时期。当前,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环境保护严峻形势和实现“十五”环境保护目标,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繁重任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和加强环境保护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环境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