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弥补传统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不足,解决治理过程中数据孤岛、数据安全、信任缺失、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大数据和区块链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区块链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区块链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在主体、理念、技术、目标上的契合性,进而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城市公共安全数据治理流程,设计出相应的数据治理技术框架和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加清晰地梳理城市公共安全及其风险领域的研究热点,进一步促进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以新闻搜索方法研究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领域的热点主题,首先,借助爬虫软件获取2006-2016年城市公共安全及其风险相关新闻;然后,运用系统分析与文本分析绘制时间、新闻来源、关键词和应用领域标准下的研究热点主题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共安全及其风险领域的热点主题主要包括,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源特征分析;风险源形成、发展、衰退和演化规律研究;城市公共安全教育与演练和意识培养;应急处置机制探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大数据驱动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测预警和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特大型/大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典型特征。椐此选取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高度集聚且注重智能化治理的纽约、东京、新加坡、杭州、深圳等特大型/大型城市开展研究及分析。归纳及整理上述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经验,并由此推理出特大型/大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及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温州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为契合点,应用大数据技术统计城市空间类型分布,构建城市容纳本体与外界风险相结合的分类指标评估体系,充分分析城市不同区域的火灾风险大小,旨在为智慧型城市的消防安全治理提供可靠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于提高城市安全治理能力,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城市公共安全关键影响因素,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研究区域小、影响因素单一、评估方法主观性强、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表明:构建的“灾害严重性-风险应对能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因子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判别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武汉市公共安全的4大关键影响因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事故灾害、环境影响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2010—2017年间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对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提升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城市公共安全涉及的领域和影响维度基础上提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以重庆市2005~201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和灰色理论方法,针对重庆市建立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因子分析与灰色理论方法,提取出十项一级指标,分别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人口特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控制能力、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控制能力、治安、刑事;通过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洪涝、城市人口密度、燃气、排水、交通事故、人均绿地面积等问题对重庆市公共安全程度影响最突出。  相似文献   

7.
杜龙飞  田兆君  鲁义  银亚飞 《安全》2018,39(11):50-52
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城市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相比,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为有效地加以完善,需要从创建"网络式"数据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制定标准性的规章规范,加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完善大数据时代下的政府职能,提高城市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公共安全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要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格局,促进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且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此,本期特策划"公共安全"专题。  相似文献   

9.
唐涛 《中国安防》2023,(5):19-24
<正>近年来,安防无人机广泛应用在智慧边防、应急救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兴警等领域场景,其应用价值不断涌现,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为安防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公共安全治理中存在的单一主体、横向协作困难、资源分割等现实问题,基于智慧治理理念,构建面向智慧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提出融合、协同、可持续的构建原则,从资源层、组织层和运行层等三个层面构建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实现对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系统性、整体性优化,并从机构设置、职能定位、组织结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优化建议,为提升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效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互联网+物业"的新业态视角下,从新时代智慧平安小区的发展背景与现实需求出发,明确建设智慧平安小区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全面提升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应用公安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的智能采集,助力多级联动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开展"互联网+物业"新业态下"蜗牛居家"智慧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2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密山路的宝山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采访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区城运中心兼职副主任徐文忠,听他讲述大数据下的应急处置. "一网统管"是超大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2020年,上海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从探索设想进...  相似文献   

13.
电梯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由于缺乏大数据的支持,往往没有针对性地建立风险预防措施。同时,电梯信息较分散,各类信息系统缺乏有效互联互通,形成了"数据孤岛",造成了数据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基于检验检测机构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MIS)和GIS移动应用系统的详细数据信息,结合云计算技术,研究建立电梯公共安全云服务平台,并且搭建标准数据交换接口,对接电梯相关业务平台,归集电梯信息,形成电梯公共安全大数据。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要“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相似文献   

15.
正"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全周期管理"意识,把好公共安全风险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提高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和水平,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当前如何把握好国内外安全形势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思想。这一论述为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我们要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网上和网下两个战场、当前和长远,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雄安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人口风险及其衍生影响,开展从问题到对策的研究。总体上采用一般性研究结合雄安新区建设规划具体分析的方法,利用公共安全及安全韧性的三角形理论模型分析人口风险在城市系统中的作用机理,从致灾因子和承灾载体2个维度着眼、管理维度着手,探讨人口风险驱动的社会治理策略,提出"管住人"、"引导人"、"保护人"3方面政策建议,并强调应特别关注"人"的安全教育和文化提升,依托"科技—管理—文化"之三足鼎立,支撑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安全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基于Petri网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救援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 ,城市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共安全的需求。近年来 ,我国政府已开始在部分城市建设应急联动系统来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笔者引入Petri网 ,对我国典型的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系统的应急性能进行分析 ,初步建立城市重大事件应急联动系统的性能分析的Petri网模型。对Petri网模型更加深入的研究 ,将在后续课题中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针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复杂性与动态性 ,创造性地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到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 ,概述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组成 ,结合实际进行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 ;运用可靠度理论 ,探讨了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量化及其模型建立 ;以Logistic修正模型为例 ,提出了系统评价预测研究的方法论 ,共同构建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城市公共安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城市正在逐渐具有"统一的逻辑",产业生态智能化将如何改造?城市商业场景与服务将如何升级?对政府治理模式将有怎样的影响?随着一批又一批智慧城市PPP项目从建设期开始进入运营期,可以预见在即将来临的2020年会有更多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开始公布成绩单,围绕法制、数据生产交易、数据脱库(中心库)上链(区块链)、三维实景城市更新城市信息模型的  相似文献   

20.
代宝乾 《安全》2021,42(5):前插1,1-8
为解决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事故、风险源与风险的关系,本文讨论简单风险、复合风险的概念,从事故和风险源之间的事故时间链角度分析风险源与事故的内在关联性,阐述"违法、隐患、风险"的关系.建立包括风险源能量、初始触发因素、外界目标的风险源三角形模型,并分析风险源—事故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风险源和事故由风险联系起来,风险的大小由违法、隐患和固有风险决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简单风险与重特大责任事故责任预警、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结合预警、重特大责任事故预警、复合风险预警、大数据预警的5大预警模式,为风险预警决策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