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究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的构成要素,基于扎根理论,对陕西省某煤炭企业的30名受访者进行实地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处理,以此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因素识别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矿工自身的安全意识、人口统计特征因素,以及情景因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有重要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包括风险成本、预备成本和实施成本,不安全行为收益包括精神收益和物质收益。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建筑工人安全公民行为(SCB)的影响因素并厘清其作用机制,探寻SCB的引导和激励策略,采用扎根理论(GT)质性研究方法,整理分析对建筑工人的深度访谈资料,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进而构建建筑工人SCB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建筑工人SCB的影响因素包括建筑工人个体特征因素(安全价值观倾向、安全能力、调节聚焦)、心理驱动因素(安全责任感、心理归属感、角色宽度自我效能、行为控制感知、行为效果感知)、行为意愿、情境因素(社会规范、组织安全氛围、安全领导行为)和社会人口学变量因素5大主范畴;动力机制、调节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组成建筑工人SCBs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我国学生溺水事故,加强学生水域安全教育,通过问卷调查云南、湖北、浙江3省的2 554名小学生,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小学生水域安全知识、技能、态度和高危行为(KSAB)的差异。结果如下:性别差异,水域安全技能男生高于女生,态度女生优于男生,高危行为男生更多;城乡差异,知识、技能和态度城市优于农村,高危行为农村多于城市;地区差异,知识技能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高危行为由高到低则是西部、中部和东部;年级差异,知识技能和态度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分析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低龄男小学生应是水域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检索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编制适用于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调研的知信行(KAP)问卷的理论构想。以此为基础,编制小学生水域安全知信行初始问卷。经初测(N=495)和正式测量(N=2 554),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筛选条目,用克朗巴赫法评价同质性信度,据内容效度比评价内容效度,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评价结构效度。问卷包含4个维度(水域安全知识、技能、态度和高危行为)共39个条目。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的因素结构、同质性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小学生水域安全知信行问卷具有较为满意的信、效度,较好地反映了问卷设计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南矿业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矿工不安全行为收益进行识别,通过实地访谈收集资料,将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处理,建立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识别的概念模型,并以此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识别的动态模型图;最后,通过模型理论饱和度检验,证明模型中展现的脉络关系是饱和的。研究结果表明:矿工自身的安全意识、人口统计特征因素及情景因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和收益有着重要影响;风险成本、预备成本和实施成本构成矿工不安全行为成本,精神收益和物质收益构成矿工不安全行为收益。  相似文献   

6.
民用机场飞行区安全风险识别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民用机场飞行区安全风险关键诱因,首先采集飞行区安全风险相关数据,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饱和度检验识别飞行区安全风险因素;然后依据范畴间的关系提出风险因素交互作用假设模型;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假设模型。研究表明:飞行区安全风险因素包括人员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机械设备设施风险等4个核心范畴和31个主范畴,对飞行区安全风险影响最大的核心范畴为人员风险,对人员风险影响最大的主范畴为管理能力; 4个核心范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人员风险对管理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人员风险和管理风险对机械设备设施风险、环境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水平,预防溺水事故,编制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影响因素问卷。对350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影响因素有行政、课程、教师、学生、硬件和家长等6项。促进我国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需作好以下工作:加强领导重视、将水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强调课程价值、降低课程风险、克服学生恐水心理,培养师资。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尘肺病农民工的生存质量,明晰其健康信念的影响因素及生成机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115名受访者访谈资料和20篇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尘肺病农民工健康信念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同时基于关联规则,对初始范畴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尘肺病农民工健康信念影响机制遵循“组织情境刺激—健康信念感知—健康信念—健康信念调控”的逻辑过程,即尘肺病农民工在组织情境刺激下,逐渐形成健康信念感知,进而引发健康情感,由健康情感驱动生成健康信念,同时进行信念调控,实现健康信念良性生成循环;同时得出以健康信念类别初始范畴为前项的7类强规则关联因素组合。研究结果可为尘肺病农民工健康干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预防并控制煤矿运输险兆事件发生,需明确煤矿运输险兆事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管控策略。在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访谈资料及煤矿运输险兆事件案例,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理论饱和检验等环节对煤矿运输险兆事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培训、安全意识、监督检查等16个主范畴对煤矿运输险兆事件有影响,从中选择4个核心范畴,即运输设备系统、运输作业场所、组织管理体系、工作人员素质,概括为物理性因素与行为性因素,构建了包含2个主要因素、4个核心范畴及16个主范畴的煤矿运输险兆事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推行标准作业流程、建立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开展闭环教育培训等策略,减少并预防煤矿运输险兆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顺风车服务企业运营行为,并为顺风车出行安全管理与监管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从规范顺风车出行服务企业安全运营的角度,通过访谈获取政府、企业、车主与乘客等顺风车出行利益相关者对顺风车出行安全防范的意见与观点,经过观点提炼与编码、范畴梳理与解析、理论饱和度检验等步骤共梳理出289个观点、38个概念、6个范畴。结果表明:企业应从构建安全基本保障、明确车主和乘客准入与退出机制、完善安全运行规则、构建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提高客服投诉响应与处理能力以及开展应急管理建设6个方面规范顺风车出行服务企业的安全运营,并梳理出顺风车出行服务企业安全运营要素谱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民航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探讨组织因素对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并结合民航维修人员的访谈分析,确定了影响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的4个组织因素——安全氛围、工作压力、风险感知和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因素与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关系的假设模型。选取国内航空公司维修基地的一线机务维修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工作压力、风险感知和安全管理4个维度与安全参与行为、安全服从行为显著相关,其中,安全氛围对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最大。风险感知对安全服从行为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李慧玲 《安全》2020,(5):52-56,61
为了探究客舱旅客产生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旅客个体行为不完全受意志控制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引入了过去行为、风险感知和情绪管理3个新变量,构建了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通过自制量表的方式,研究了客舱旅客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12个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是影响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最大直接因素,风险感知是最大的间接因素。本文为干预和引导旅客的安全行为给出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水陆两栖飞机起降安全风险作用机制,有效预防飞机起降安全风险,首先,基于扎根理论(GT),对28个事故统计报告和29位访谈者的访谈记录进行编码,识别两栖飞机起降安全风险因素,构建风险因素概念模型;然后,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筛选风险因素,并探究风险因素间的相关关系;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风险因素对起降安全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水陆两栖飞机起降安全风险因素概念模型包括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及管理4大类风险因素及33个具体风险因素项; 4大类风险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及其对起降安全风险的作用路径系数均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基于传播理论、相关文献及调研结果,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理论框架进行阐述,并识别其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6名来自河南、陕西、重庆等地的工人进行调查,利用SPSS 23.0及AMOS 23.0软件构建示范模仿SEM和感染从众SEM,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关键人物影响力、关系亲密度、个体易感度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示范模仿的影响最显著;个体易感度、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感染从众的影响最为显著;传播行为特征、奖励或惩罚因素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求群体心理因素对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并有效减少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在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基础上,引入群体因素,对山西3家煤炭企业中25个班组的315名成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HLM7. 0构建群体认知对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的跨层次模型。结果表明:群体规范与群体效能感均对群体行为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层次的行为态度与不安全行为意向显著相关;群体行为满意度正向作用于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群体行为满意度跨层次调节行为态度和个体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主要前因变量,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结合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编制了包含21个项目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量表。通过对240名煤矿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形成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正式量表和探索性因子结构模型;再对7个煤矿735名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验证性因子研究(CFA)。结果表明:编制修订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量表信度、效度较高;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受不安全行为态度、班组安全氛围、行为风险认知偏差等3个因子的影响;企业应从行为态度改变、班组安全氛围构建、行为风险认知偏差校正等方面,干预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电力安全文化评价工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电力安全文化结构,编制出具有较高信效度的评价工具。对深度访谈、参与观察采集的73个情景性行为片段进行编码分析,获取6个类中心,以此为基础编制量表;经试测和大规模抽样调查,对741名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电力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由管理效力、人性观、规则执行、公平公正性和工作态度构成;因子分析所获因子与理论构想的类中心基本吻合,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有指标均证明模型拟合较好;量表的再测信度为0.956(P<0.00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2(P<0.001)。所有统计结论表明,电力安全文化评价工具具备较高信效度,可以用于评估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的控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事故,须分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从各种不安全行为中提取13个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和调研获得直接影响矩阵,借助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计算出每个因子的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由此分析出安全态度、安全技能、安全认知和安全培训在影响因素体系中最为重要,领导的重视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很大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因素是影响工人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通过影响个人因素影响工人的安全行为。最后,针对个人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开展安全培训、加强现场行为管理、加强安全心理干预、完善用工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导致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众多,如何保证员工进行安全施工是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分析施工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从社会资本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安全行为理论分析了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在进行仿真分析前,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计算的方法筛选出了13个关键影响因素,降低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之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对决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做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筛选出的关键影响因素的SVM仿真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大于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精度为0.00887,相关系数为88.4%,说明影响因素与安全行为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研究结论为企业衡量员工安全行为水平,提高员工安全行为能力和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佟瑞鹏 《安全》2019,40(7):1-14,88
为推动行为安全研究的发展和应用,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确定广义行为安全研究对象,从理论和管理2个维度来解析行为安全研究进展。在理论层面,通过分析行为机理来阐述行为安全理论基础,提炼行为影响因素并探究因素间作用关系;在管理层面,追溯行为安全管理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应用现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行为安全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分析2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仍需夯实相关模型并引入先进的研究方法,而行为安全管理应用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差,需要在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结合、干预的效果、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