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模糊统计中的集值统计方法对山区公路进行交通安全评价研究,以克服应用等级比重法和专家评分法对模糊和非定量化指标评价中评价精度不高的问题。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权重分配,采用集值统计法确定评价值,最终得出道路安全评价结果,确定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算例说明了模糊统计法能有效解决山区公路安全性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汽车在山区公路上驾驶的安全性,防止因驾驶员对不和谐线形的疏忽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利用采集到的各种驾驶信息和车辆行驶信息对公路线形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对驾驶员的预警。基于山区公路线形判断的主动安全技术,首次被提出。采用矩阵论的思想,将各种不和谐线形定义为状态矩阵,将各种驾驶信息和车辆行驶信息定义为信号矩阵。根据信号矩阵对判断不和谐线形的贡献值不同,建立初始权重矩阵。然后,通过Matlab软件进行迭代仿真,从初始权重矩阵过渡到最终的权重矩阵,该权重矩阵可以作为常量直接使用。用给定线形对最终权重矩阵进行检验,其结果表明:使用该权重矩阵对线形进行判断,得到的结果与给定线形一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云南山区公路严峻的交通形势,及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事故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从人、车、路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云南山区事故多发路段安全对策措施。分析表明,在云南山区,路况、人员安全素质、车辆性能、安全管理均处于较低水平,是重大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系统功能最强,应使系统各要素相互匹配,以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5.
基于AHP的校园安全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校园安全隐患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所构建的AHP模型对校园安全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应用模型进行评价的步骤和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校园安全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接入口间距对城郊公路的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状况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大量采集城郊公路的车辆运行速度、交通量等数据,据此提出接入口间距的定义,并依据最大熵原理构建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模型最优解,进而确定城郊公路接入口安全间距为120~140 m。然后用仿真软件Synchro,对不同接入口间距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接入口间距增大,车均延误、停车次数不断减小,平均车速不断增大;当接入口间距大于120 m时,3个指标趋于稳定。最后,以太原城郊公路小牛线为例,验证该接入口安全间距值能满足通行能力和安全视距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油锯类型和采伐地坡度对采伐工心率的影响根据日本岩手大学的测试表明:1.采伐工使用轻型油锯进行间伐作业,在平坦林地上采伐时的心率在915~106.2次/min之间,在陡坡林地上采伐时的心率在101.4~116.9次/min之间。2.采伐工使用中型油锯进...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控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提出基于突变理论的山区高速公路安全风险评价,促进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围绕“人、物、管、环”四个方面,对山区高速公路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突变理论建立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施工项目进行实例研究,评价结果与该高速公路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用于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山区公路桥梁结合部位水毁规律、明确水毁主要原因、完善水毁防治技术,开展无防水毁、浆砌片石和石笼围堰3种工况下的水毁防治模型试验。测定水流流速、水毁堆积物厚度及水毁掏空深度,确认水毁堆积物厚度、掏空深度、水流流速三者与水毁冲刷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无防水毁工况下,模型完全毁坏,其冲刷毁坏过程是渐进的,且有显著的阶段性,水毁堆积物形态以竖直向和水平向堆积物厚度表征;浆砌片石和石笼围堰防水毁工况下,模型完好。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估山区公路环境下交通安全设施组合的效用,设计“直线+长大坡道、急转弯、弯坡道组合”3种经典山区公路场景下交通安全设施组合驾驶模拟试验,通过分析驾驶员在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下的驾驶特性,将熵权法和物元可拓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效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交通安全设施组合效用的熵权物元多级可拓评价模型。评估山区公路环境下不同设施组合场景效用,得出安全设施组合的效用等级,并以此提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改进策略。结果表明:在直线+长大坡道场景下,相较于减速标线,道路标志的设置更有利于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和提升驾驶员的警惕性;在急转弯场景下,设置道路防护类设施,如护栏等,对驾驶安全性的提升最大;在弯坡道组合场景下,采取交通标志标线与护栏设施组合的设置方式,可以使驾驶员快速判断前方道路路况,从而促使其采取安全的驾驶行为,保证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职业安全绩效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笔者在研究国内外企业安全绩效要素及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10个一级要素及50个二级要素的企业安全绩效指标体系,并就指标的设立原则、定义、权重的确定和应用进行了阐述示例。同时,也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解决公路隧道行车安全综合评价中存在的模糊性、不准确性与冲突性问题,将综合评价视作一个以评价指标值为信息源的融合过程,提出基于改进DSm T的综合评价方法,兼顾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约束性,优化评价结果。首先,利用云模型云化安全等级,使其尽可能连续,降低以安全等级为鉴别框架的各命题的约束能力,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其次,用云模型处理定性评价指标自然语言值与量化数值间的转换问题,进行基于隶属云的信息源广义基本信度赋值(GBBA),实现多级证据体的信息融合;最后,以京台高速福建段牛岩山隧道为例,进行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该评价方法能够处理定性指标量化问题,满足指标体系的动态要求,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5.
为定量分析双车道山区公路小半径反向连续弯道危险区域,以福州市森林公园至鼓岭道路的一个反向连续弯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路侧激光交通调查仪采集以小型车为主的交通流参数,并用摄像法和人工记录法获取小型车辆左前轮的行驶轨迹偏移量值;根据实测数据和断面位置的标定值,建立行驶轨迹偏移量、断面位置和行驶速度的三维关系模型;根据关系模型计算出不同速度下危险区域的长度和面积。结果表明:当车辆速度大于临界值时,危险区域的长度、面积与速度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随着车辆速度的增长,危险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危险等级不断上升。根据危险区域的变化情况,建议该路段的限速值为20~27 km/h。  相似文献   

16.
在空中交通管制运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其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的量化方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管制安全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对管制安全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认为管制员违规操作和技术水平是影响管制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另外空管设备的完好程度对管制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根据建立的模型,对4个管制单位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综合评估的结果为空管部门制定安全措施及预防对策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安全的特殊性,提出并建立了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同时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运用BP神经网络对公路隧道施工系统进行了安全评价的研究和应用,结合各个公路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安全评价,能够得到公路隧道施工的不同时期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丘陵公路边坡安全存在多种随机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等问题,优化改进了标准集对分析理论,并将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应用于公路边坡安全评价中。以河南省修武县5处典型山区丘陵公路边坡为例,构建了由4大类共14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单指标联系度、综合联系度等计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4、5号路段边坡安全性较差,建议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2、3号路段边坡大体安全,可留意观察,暂不处理。与传统方法相比,熵权-集对分析模型理念清晰、计算简单、准确度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全省国省道出现水泥砼路面大面积破损及数十个被称为“黑点”的事故多发路段,省交通厅决定用三年时间实施“改善工程”改造。在实施“改善工程”的水泥砼路面重铺过程中,认真探讨如何做好施工保畅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以闽西山区公路不但车流量大,且道路交通状况较复杂的实际情况为例,为防止重铺路段施工发生严重堵车现象,以保障过往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山区公路施工保畅难点 福建省素有“八山—水一分田”之说,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绵延。闽西公路修建于矿产丰富的山区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全省国省道出现水泥砼路面大面积破损及数十个被称为"黑点"的事故多发路段,省交通厅决定用三年时间实施"改善工程"改造.在实施"改善工程"的水泥砼路面重铺过程中,认真探讨如何做好施工保畅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以闽西山区公路不但车流量大,且道路交通状况较复杂的实际情况为例,为防止重铺路段施工发生严重堵车现象,以保障过往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