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府环境报告基层实施是利用县级人大与公众直接联系的"基层"优势加强对政府环境责任监督的有效手段。实践中,报告主体及对象级别各异,报告内容繁简不一,总体情况为越是基层贯彻实施政府环境报告的力度越弱,存在报告形式不明确、信息公开不到位、常态化监督机制和政府责任缺失等问题。因此,必须在认清立法目的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法律解释明确报告的法律属性,规范报告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利用"基层"优势与公众加强联系,并在准确定位环保法的前提下构建人大监督的刚性约束。  相似文献   

2.
<正>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是环境信息的公开,知情才能有效参与。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在2006年成立了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并且开始收集、开发、建设污染地图数据库。数据库包括31个省市区、约300个地级市的环境质量信息以及污染源的相关信息。我们将政府公开的数据汇总。这些数据主要源自环保部门的公开。从最初的2500条到现在超过21万条,可以看到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取得的进步。可喜的是,很多公众也采用随手拍的形式,用智能手机拍摄了全国最主要的废水、废气和重金属污染源,也形成了公开的污染源分布地图。  相似文献   

3.
当前,由环境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造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解决影响群众利益的环境问题上措施不力,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及环境应急机制不健全等。此类事件通常具有群体性、突发性、非政治性等特点。预防和减少环境群体性事件,要切实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建立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同时,要讲究科学有效的控制和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当前,公众对环保的认识与关注程度都不断提高,但是在参与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的公众缺乏参与具体环境问题的意识与措施。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包括主动关注与被动关注两个方面,主动关注指的是人们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被动关注指的是人们由于不断加剧的环保问题而产生与强化环保意识。公众是环保事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只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影响公众对地震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并分析该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运用公众问卷调研法及多元统计法调查公众对地震的风险感知,并进行风险支付意愿的回归分析与时间维度下风险感知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表明,公众对地震的了解程度和感知到的威胁程度因时间发生显著变化,并影响公众对风险的感知态度.建议政府通过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以及加强立法,纠正公众的风险感知偏差,并将公众的风险感知纳入风险分析和政策决策中.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多有发生,使得环境保护部不断加大环评信息公开力度。通过梳理现行规章制度,总结了现行环评信息公开方式及部分省市特色做法。为从公众角度研究其对环评信息公开途径的认知与接受情况,对北京地区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对完善环评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境评价过程中实施公众参与可提高环境评价的有效性,还可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更具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体现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对有关部门对公众利益和权利的尊重,并在公众参与的活动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虽然一直在进行研究,并不断实践着,但对于具体操作却没有详细规定,使得公众参与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效实施公众参与,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企业实力、环境管制、公众参与及绿色竞争等理论,提出了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模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法,以我国54家钢铁企业2013年数据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特征因素、市场竞争因素、政府因素对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影响,且影响效应依次递减;公众因素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间接影响,且影响效应较低。同时,验证了此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地铁项目安全绩效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研究地铁安全事故案例的基础上,识别出对地铁项目安全绩效的48个关键影响因素,将这些影响因素归为五大类,即项目参与各方对安全的影响程度、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材料的不安全状态、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现场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得出各个指标的重要度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参与各方对安全的影响程度"和"现场环境的状态"对地铁安全绩效的贡献最大,同时,其他因素也有较强的影响,在地铁施工中应以此为重点,加强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协同治理水平,减少建筑垃圾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将建筑垃圾治理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运用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各子系统的序参量,以复杂系统协同度模型为基础构建建筑垃圾治理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对西安市、青岛市、成都市和深圳市建筑垃圾治理系统协同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4市建筑垃圾治理系统协同度不高且差异较大,政府在建筑垃圾治理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提高企业和社会参与建筑垃圾治理的积极性,有助于建筑垃圾治理系统协同度的提升,测度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类似。准确的测度建筑垃圾治理系统的协同状态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建筑垃圾协同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马军:1993年起对中国环境和资源状况做跟踪研究,完成《中国水危机》一书。2006年5月,他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家电行业巨头黄光裕以及台湾导演李安一同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同年6月,出任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污染防治,领导开发了一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汇集和整理全国各省、市水质信息、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通过"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提供给公众使用。  相似文献   

12.
自《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呈现出全面性铺开、实施性较强、程序化完成、有效性较差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被调查者、实施者、管理者均面临诸多问题和压力。下一阶段,建议从建设制度、公开信息、设计合理程序、明确责任和加强宣传等方面加强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施工安全事故网络舆论实施有效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前景理论,构建政府、承包商和社会公众关于施工安全事故网络舆论监督演化博弈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心理作用对政府、承包商和社会公众在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策略选择有较大影响;提高政府发现承包商隐瞒信息的概率及政府对承包商的处罚,能使承包商趋向于选择如实公布信息;减小公众造谣概率和增大公众舆论监督收益,能使公众趋向于选择舆论监督;公众选择网络舆论监督,能促使政府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促使承包商如实公布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化工园区发生突发事件时社会公众的群体行为,结合系统动力学(SD)理论、方法及实际案例情景、数据,以群体行为态势与群体行为传播人数为核心,构建化工园区突发事件情景下的群体行为因果图和系统流图。通过研究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事件影响力、公众情绪以及政府公信力对群体行为态势以及行为传播人群的动态变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加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同时正确疏导公众情绪,加大事件公开度,降低事件影响力,能有效应对群体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化工园区突发事件情景下的群体行为决策和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民航从业人员发现安全问题后自愿报告意愿的影响因素,提高民航各单位主动报告平台运行效果,按照组织、个人、信息3个主要层面,选择系统设计、安全文化、公司政策、个体认知、利己考虑、利他考虑、信息严重程度、信息发生频率及信息价值共9个子层面,构建了包含29项指标的自愿报告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设计问卷,向多家航空公司不同岗位的一线员工发放问卷,并利用均方差决策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表明:1)员工心情是报告意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领导层重视程度;2)报告意愿与员工身心状态有关;3)组织因素与信息因素既直接影响报告意愿,又对个人因素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碳交易机制下重污染企业碳减排影响因素,研究政府和重污染企业博弈互动机理,以公众和企业意愿为约束,引入碳交易、碳补贴及碳惩罚手段,构建政府与重污染企业演化博弈理论模型,确定不同情形下的系统稳定演化策略,并选取相关数据模拟仿真。研究表明:(1)碳惩罚、碳补贴和碳交易规制手段组合使用为最优监管策略,碳交易机制通过碳交易收入可有效抑制成本因素的负向作用,促进双方积极参与碳减排;(2)受交易价格和碳配额联动影响的碳交易收入,突破一定阈值对博弈双方起正向作用,但存在波动效应;(3)政府和重污染企业碳减排演化博弈系统受双方初始策略比例、成本收益、公众意愿、企业意愿和碳交易市场作用共同驱动,尤其是企业对政府的意愿约束作用显著,可有效推动博弈双方采取积极行为。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假设实验等方法,以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的公众为研究对象,探讨宝钢湛江钢铁厂建成后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宝钢湛江钢铁厂周边公众的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特征总体表现为较低水平,且主要受地理距离效应、风险管理水平(信息公开透明性、项目管理可信度、管控措施有效性)、社会经济效益增加和风险认知程度的影响,公众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除与风险认知程度呈负相关性外,与其余主要因素均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天津港爆炸事故分析,提出单一政府监管失效引发严重事故的问题,并通过包含企业、政府、公众三方的博弈建模与演化仿真分析,论证了社会监管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和机制。结合安全损失无法事后弥补的特点,通过规范信息公开方式、内容和要求,明确专业人员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构建出能将事后社会监管前置、从而满足事前预防要求的双链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一政府监管失效和社会监管滞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目前国内环境监理现状的总结梳理,尤其是对环境监理成果审查与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重点针对环境监理成果评价方法及体系的缺失问题,尝试给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措施,包括建立成果评价体系、公众参与、加强政府监管、制定技术规范以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等,为环境监理成果审查机制的最终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日益增多。然而,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性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加,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层建筑的特殊结构、复杂环境以及人员密集等因素,使得火灾蔓延速度加快,疏散和救援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在此背景下,提升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能力成为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的迫切需求。政府、消防部门和相关机构纷纷重视并加强高层建筑火灾防控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并提出提升实战能力的策略和措施。本文旨在探讨提升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的策略。通过加强技术设备引进、建设紧急救援队伍、提升管理和应急预案质量以及改进和扩充火灾避难设施等,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的火灾监测、灭火和疏散能力,从而增强紧急救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