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马军 《世界环境》2023,(6):30-32
<正>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Global Stocktake)达成共识,明确全球要以公正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转型脱离化石燃料(transition away from fossil fuels)”,同时要将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两倍;中国积极参与所有议题的讨论和谈判,为本次气候大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巴黎协定》通过后的第八年,联合国层面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大会就《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减缓、适应、损失与损害基金等多项议题达成“阿联酋共识”,特别是在“逐步脱离化石燃料的转型发展”方面,提出将进一步强化全球向绿色低碳新阶段转型。  相似文献   

3.
<正>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下午5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正式闭幕。COP28也被称为“全球盘点大会”,这是《巴黎协定》进入第一个五年实施周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阶段。2023年是第一次全球盘点,此后各缔约方将在2025年正式向联合国提交新的国家自主贡献,也就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政策和行动路径。因此,2023年的COP28广受各方关注,会场盛况空前,参会人员规模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注册人数达10万人。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2023年1月苏尔坦·贾比尔(Sultan Al Jaber)博士被阿联酋任命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主席以来,争议声一直存在。一方面,从2010年起他担任阿联酋的特别气候大使,连续出席气候大会,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另一方面,他是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bu Dhabi National Oil Company,ADNOC)的执行总裁(CEO)。  相似文献   

5.
“为联合国各国使团和非政府机构而举行的关于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的讨论会”于1992年4月14~15日在纽约举行。有20名专家报告了最新的研究结果。我国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谭冠日应邀作了报告“气候变化对中国死亡率的影响”。 学术报告讨论分五部分:①气候变化对世界农业的影响;②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③联合国环境计划中关于气候影响的研究;④气候变化对海岸的可能影响;⑤气候变化对健康和生态的可能影响。报告内容将以文集发表。  相似文献   

6.
环球     
《环境保护》2013,(5):7
迪拜启用全球最环保办公楼迪拜水电局2月19日宣布正式启用阿联酋首座"绿色"办公建筑,它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环保的办公楼。据迪拜水电局董事会主席马塔尔·胡迈德·塔耶尔介绍,该办公楼取得了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绿色建筑认证的铂金等级,完全符合政府倡导的"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迪拜水电局希望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自然资源、寻找高效节能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这座办公楼占地约3.1  相似文献   

7.
2月5-11日 UNEP理事会第九次特别会议和全球环境部长论坛在阿联酋的迪拜召开,会议围绕能源与环境、化学品管理以及旅游与环境三个政策议题展开讨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率团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又到气候谈判时”。 近年来。每个岁末时节.联合国都会在不同的国家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如2008年波兹南气候大会(第14次缔约方会议)、2009年根本哈根气候大会(第15次缔约方会议)、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第16次缔约方会议)以及即将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大会(第17次缔约方会议)。  相似文献   

9.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成为地球人关注的焦点;“《京都议定书》”“碳排放交易”等许多专有名词被国人所引用。请看这些气候变化专有名词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0.
期待德班     
“又到气候谈判时”.近年来,每个岁末时节,联合国都会在不同的国家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如2008年波兹南气候大会( 第14次缔约方会议)、2009年根本哈根气候大会(第15次缔约方会议)、 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第16次缔约方会议)以及即将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大会(第17次缔约方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于11月1日~5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任团长,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部门派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140多个国家、7个国际组织和政府间组织、50多个非政府组织及观察员组织的5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2.
8国集团财长会议6月14日在日本大阪闭幕。为了更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气候投资基金”,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帮助发展中国家使用先进清洁技术的“清洁技术基金”,另一部分是支援相关国家实施保护森林等计划的“战略气候基金”。据悉,在今后的3年内,日本、美国和英国将分别出资12亿美元、20亿美元和8亿美元,加上其他国家的出资额,该基金总的规模估计约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地球古气候问题近年来颇引人关注,研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2001年4月27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刊出了关于地球古气候问题的专辑,除一篇引言(题名“过去地球变动的气候”)外,共有7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叙述了了解地球过去气候的各种方法.简单地说这些方法的依据有树木年轮;花粉;地貌变化;冰核珊瑚;海洋沉积物. 其余6篇文章的内容是关于热带海洋在古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特别是热带太平洋在地球长期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去一千年气候的演化;全新世晚期气候变化的文化反应.文章叙述了对长期干旱社会反应的4个实例研究认为这对现代社会对气…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的闭幕,自2021年11月14日,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后格拉斯哥时代”。如何评估COP26的成败?如何在错失时间窗口的当下开启大国应对气候危机的新局面?面对近在眼前的气候危机,若要确保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生生不息,国际社会还可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环境》2024,(1):14-15
<正>“中马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拥有相近看法和立场。双方要密切多边沟通协作,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共同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更加和平、更加安全、更加繁荣。中方愿同马方加强协调合作,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达成的共识,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正>一、国际气候资金谈判的背景介绍1992年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国际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唯一的多边合作机制。根据《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气候资金援助。  相似文献   

17.
潘家华  王谋 《环境保护》2022,50(6):17-20
中国在全球碳排放格局演化进程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立场经历了从跟进、参与、贡献到引领的转变。中国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和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仅政府要发挥作用,非政府组织也亟需发挥作用。当前国内气候变化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在议题设置、话语把控、项目运作等方面的影响力较为有限。本文提出,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第一,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合作,在其他国家开展气候治理行动;第二,充分发挥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国外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行动的优势,提升合作效率;第三,在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助力其在国外更好地发挥作用,为非政府组织“走出去”充分赋能。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7,(6A):27-30
2007年1月29日至2月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在巴黎召开了第10次全会,会议通过了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的决策者摘要,并于2月2日正式发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中,阐述了当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气候的多种过程及归因以及一系列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的科学认识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从短时间气候变化、长期气候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3个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列举了近年影响我国的重大气候灾害的实例;提出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极端高温使死亡率增加,虫媒传染病扩散加重和使多种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24次缔约方大会(COP24)于2018年12月3日至15日在波兰卡托维兹召开。2018年12月11日下午,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青年人在行动"的青年边会在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举办。此次边会旨在介绍和宣传中国青年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为应对气候变化展开的各种行动,同时探讨如何将青年人的气候意识转化为切身实践。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肯尼亚、意大利、瑞士、美国等国家的青年代表分别针对青年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