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亚硫酸钠—空气法处理含氰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焦亚硫酸钠和空气处理含氰废水,就是在废水中二价铜离子存在和在pH=7~10的条件下,废水中能解离出亚硫酸根离子的固体药剂与空气中的氧起协同作用,选择性地把废水中的氰化物分解为碳酸盐和氨,达到去除氰化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金矿废水中氰化物的自然降解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社红  郑宝山 《环境科学》2000,21(3):110-110-112
某金矿废水氰化物在尾矿坝、环保坝及河流中的自然降解规律可以用负指数方程描述 .废水进入河流 A、河流 C后浓度降低的主导因素是河水的稀释作用 .通过计算研究 ,该金矿废水氰化物基本不对国际河流 F造成影响 .控制该金矿废水对 A、C2河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循环用水量、降低环保坝水位以便减少废水渗水量 .  相似文献   

3.
某金矿氰化物灾害性排放的环境影响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某大型金矿废水氰化物对下游城市具有很强的环境敏感性 ,通过室内试验及实地监测 ,研究了氰化物在该流域的降解特性、规律及影响因素 .运用氰化物在该流域的降解规律及其水文条件 ,预测了各种灾害性排放氰化物对下游流域的环境影响程度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相似文献   

4.
臭氧氧化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金矿的含氰废水,对臭氧投加量,等对除氰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能有效地去除金矿废水中的氰化物,臭氧投加量,等对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碱式氯化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碱式氯化法处理金矿含氯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漂白粉法对易释放氰化物去除率为100%,废水经处理后易释放氰化物可达排放标准,漂白粉用量为2-4kg/t废水。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理金精矿氰化废水的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着重介绍了金精矿浸金氰化废水治理的净化法和再生回收法。净化法是用强氧化剂氧化含氰废水中的氰根,破坏氰化物,消除其定期部分排放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回收法是把含氰废水中氰化物再生循环使用,并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化废为宝。目前,应用各种新工艺对氰化废水综合治理,有效地利用了氰化废水中的氰化物,回收金、银、钢等有价金属,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实现氰化厂含氰废水的零排放,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2010,439(5)
<正>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地处胶东半岛渤海湾畔,矿山始建于1975年,1980年竣工投产,1984年达到500吨/日设计生产能力;1989年,矿山进行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1998年达到1250吨/日设计生产能力。新城金矿隶属于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上市公司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28日,以新  相似文献   

8.
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组成对膜吸收去除氰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某石化公司的实际丙烯腈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组成对膜吸收去除氰化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丙烯腈生产废水中的氰化物基本为易释放的氰化物,共存的挥发性丙烯腈对膜吸收法去除氰化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废水中的丙酮氰醇对膜吸收法去除氰化物的影响最大. 丙烯腈废水采用膜吸收除氨-除氰工艺,由于碱性环境以及适当的加热,促进了丙酮氰醇分解转化为HCN,氰化物的去除率可以从40%~70%提高到82%~90%,同时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3.3%以上. 气态膜吸收法能够有效去除并回收丙烯腈废水中的氨氮和氰化物,有效降低后续处理负荷,并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可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氰化物是金矿环境监测中的主要项目之一。莱州市有金矿十余个,较大的七个金矿分布在沿海,所排废水项目都在几十万立方米,且昼夜24小时连续排放。如管理不善,对浅海的渔业养殖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为了保护好环境,实现建设“海上莱州”,发展壮大渔业...  相似文献   

10.
三步沉淀全循环法处理焙烧—氰化工艺中含氰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新都黄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应用三步沉淀全循环法处理焙烧一氰化工艺中含氰废水,该处理工艺不但可回收有价金属,有效地利用废水中的氰化物,且能够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实现了闭路全循环含氰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对金矿含氰废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 ,活性炭对水中氰化物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金矿含氰废水经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后 ,氰化物浓度可达排放标准 0 5mg/L以下 ,氰化物去除效率达 99 8%~ 99 9%。处理后CN- 浓度C<0 5mg/L时的CN- 吸咐量为 6 74mg/g~ 10 2 4mg/g活性炭 ;处理后CN- 浓度C <1/2初始浓度C0 (mg/L)时的CN- 吸咐量为12 5 0mg/g~ 2 8 92mg/g活性炭。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电镀园区废水重金属处理效果,以氧化+还原+中和+沉淀为主体工艺,应用了高级氧化破络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氧化破络、中和沉淀、螯合树脂交换吸附等工艺处理含镍废水,总镍浓度降可至0.05 mg/L;采用焦亚硫酸钠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Cr~(6+)、总铬浓度分别降至0.003~0.005 mg/L和0.1~0.2 mg/L;采用多级氧化破络预处理络合废水,并通过多级物化工艺结合电化学反应处理非一类污染物废水,总排放口总镍、总铬、总铜、总锌、氰化物浓度分别降至0.08、0.1、0.05、0.04和0.01 mg/L。  相似文献   

13.
金矿尾矿渣及其污染土壤中氰化物的分布及自然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某金矿1995年发生尾矿坝垮坝事件,富含氰化物的尾矿渣对农田和河流造成严重污染.事故3年、4年后,分别对废弃尾矿坝内和被污染农田内的土壤和沉积物中氰化物的水平和垂直剖面上的分布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氰化物在土壤剖面中自然降解速度大大慢于在天然水体中的降解速度;土壤剖面中氰化物的运移行为类似于土壤中易溶盐的迁移行为.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剖面中的氰化物可在土壤表面盐壳中高度富集,即使在4年后其浓度仍可高于新鲜尾矿浆中氰化物的浓度.土壤剖面中的粘质层可部分阻隔氰化物向潜水中运移,其结果又可导致粘质层中氰化物的高度富集.根据土壤中氰化物的自然降解特点,对垮坝引起的土壤污染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 采金工业是一个用水量大,污水污染严重的行业。其用水量每天在1万m~3以上,排水基本是混浊的泥沙水。在砂金矿生产过程中,一般以采金船采取砂金。地表土和砂金矿一同被挖掘到船上,然后通过洗选,收取砂金.泥沙和尾矿则随同废水排放到环境中。由于一般砂金矿都是分布在河谷及河道之下.采掘以后,往往造成整条河流泥水掺混,水体污浊。同时土壤中的有机物、腐殖酸,重金属也转移到水中,使河流水质急剧下降。可见,采金废水中泥沙及有机物高,同时水量又过大,这使得废水处理工作十分困难。如何能在黄金生产的同时又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是本文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氯化亚铁及硫酸亚铁五种常见的还原剂对实验室产生的六价铬废水进行还原处理,研究不同还原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六价铬废水的去除效果,从经济性、去除率等不同方面对不同还原剂处理六价铬废水的优劣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在pH=2.5的条件下对六价铬去除率达到99.84%;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在pH=2.0的条件下对六价铬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06%和99.28%;硫酸亚铁和氯化亚铁在反应溶液pH为2~3的条件下去除效果相差不大,两者的去除率都接近100%。处理相同浓度的六价铬废水,不同还原剂处理成本不同,焦亚硫酸钠处理每吨浓度为100 mg/L的六价铬废水所需要的试剂费用为2.86元,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氯化亚铁及硫酸亚铁四种还原剂处理相同废水所需要的试剂费用分别为3.575,7.08,14.28,6.72元。综合处理率和经济性两方面因素考虑,焦亚硫酸钠为五种还原剂中最佳还原剂。  相似文献   

16.
我厂电镀车间排出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氰化物和六价铬,这些废水流入江河、水域,对农作物的灌溉和工业及生活用水都是极为有害的。消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和六价铬,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试制成功了KGJF型可控硅废水净化装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用此装置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和六价铬,使含氰量和含铬量均保持在0.5毫克/升以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它还有不足之处,需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在全国电镀行业中推广使用,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我们使用此装置后,耗用的化  相似文献   

17.
高炉冲渣和煤气洗涤废水联合过滤新工艺(简称渣滤法),在湖北孝感地区锰铁厂进行工业试验获得成功。过去,锰铁厂高炉(30M~3),由于无废水、废渣处理设施,每天直接排放入杨寨河的水渣、瓦斯泥上百吨,废水达六千吨以上,使下游四十多公里范围受到污染,几公里范围氰化物高达2毫克/升,锰4.8毫克/升,铁1.4  相似文献   

18.
<正> 前言金矿含氰废水经除氰工艺处理后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废水:(一)CN~-含量约为30—100毫克/升,大量(含量为CN~-数倍至数十倍,下同)SCN~-、铁以及少量铅、锌、铜、镍……;(二)CN~-、Ni为5—20毫克/升,大量SCN~-,及少量铁、铅、锌、铜……;(三)CN~-为0.3—2毫克/升,大量SCN~-、等量的铁、铜、镍、铅、锌……。为了了解除氰的机制及添加各种化学药剂的最佳量,因而要求测定游离氰化物和总氰化物。  相似文献   

19.
应用离子交换法处理电镀合氰废水,既可以消除氰化物及重金属离子的污染,使废水得到净化;又能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及重金属回收利用。但是,在国内始终因游离氰对阴树脂桌和力弱、树脂对CN~-工作交换容量低以及络合氰吸附在阴树脂上不易洗脱等原因而一直未能采用。五机部六院与北京市北郊木材厂联合进行该方法的试验研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成功地将离子交换法处理含氰废水应用到生产上。  相似文献   

20.
焦化废水是毒性很大的典型工业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要微生物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以探讨焦化废水对微生物的毒性抑制以及微生物对焦化废水的适应过程为目的,通过于焦化废水原水中接种市政污泥,在考察COD、苯酚、氨氮和硫氰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指标降解的基础上,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降解过程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接种了市政污泥的焦化废水培养16 h后COD开始下降,40 h时苯酚降解了97.14%,72 h时硫氰化物开始降解,96 h时硫氰化物浓度低于检测限,氨氮浓度随着硫氰化物的降解而升高.群落测序分析表明,不同培养阶段污泥中微生物表现出群落结构及丰度上的差异:在苯酚降解阶段,苯酚优势降解菌Acinetobacter、Pseudomonas的丰度增大,48 h总相对丰度为13.04%;在硫氰化物降解阶段,Sphingobacterium、Brevundimonas、Lysobacter、Chryseobacterium为主导菌属,96 h时其总相对丰度为16.13%;在144 h阶段,优势菌属则变为Fluviicola、Stenotrophomonas和Thiobacillus,总相对丰度为22.45%.由此认为,市政污泥克服了焦化废水中毒性成分的抑制作用之后能迅速适应环境,表现出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废水降解成分的变化而改变,环境因子和降解功能菌之间的竞争是群落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