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竺效 《环境保护》2007,(7B):63-65
相对于目前“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流域水环境保护体制,基于切身相关的健康利益,财产利益,环境利益和种群延续利益等,公众必将成为最有动力,也最有效率去监督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履行环境义务的主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邻避行动的现有研究通常更关注利益分配是否公正,补偿措施是否到位,政府是否失责等.然而,邻避行动的另一诱发因素来自于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基于这一视角,邻避事件中公众与政府的冲突问题被还原为管理问题,矛盾的纠结点被归纳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问题.通过运用参与式评价工具,对K市垃圾焚烧项目各阶段的公众参与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邻避行动的成因与演变逻辑,制定了公众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肆无忌惮地污染地球而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地球就会像没有资源的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对此,笔者深以为然。如今,一些心存侥幸、只顾经济利益而罔顾环保责任的企业未经环保部门许可,擅自停运处理设施;钻环保法律空子,故意拖延整改时间;明目张胆加设管道,偷排漏排工业污水……这些环境违法行为让我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公众参与使得决策制定过程具有更公开、更透明化的特点,同时也使得利益相关者和受影响的人群更容易接受规划和项目的实施.概述了公众参与在战略环境评价的理论发展过程,列举了近年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在国外的实践经验,讨论了中国公众参与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决策信息公开化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管理效率,随着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环境信息公开落实工作亟需提上议程。目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还没有列入环保部门主动公开范围,因而在报告书文本公开时,环保部门与建设单位、报告申请人之间会产生一些法律问题,本文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应对策略,提高了环评公众参与程度,降低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概括出建筑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的理论基础.运用生态管理的相关理论,认为建筑废弃物的综合管理应该是整体的、系统的、以及需要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的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我国建筑废弃物实现生态化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日益关注,政府环境管理的方式也需不断进步。为推进环境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效率和综合决策能力,建设负责、权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启动了环境监管与预警系统(又名“数字环保”)建设。所谓“数字环保”,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授予环保部门很多权力。我们曾归纳过,认为有十八项(详见本刊上一期独家)。有了这些权力,环保部门监管的武器更多,手段更硬了。毫无疑问,责权是对等的,有权,必担责。既然新法是史上给环保部门授权最多的一部法律,那么对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的规定,也肯定比以往任何一部法律都多。正如一位省级环保部门负责人所说,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我们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相似文献   

9.
马军 《环境保护》2007,(7B):57-59
中国的环境问题,很多看拟技术上的,奖金外的问题,其实是机制问题。要控制水污染就必须加强执法,突破利益关系,而要突破利益关系,就必须有公众的参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的深入推进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区县级环保部门的门户网站的建设得到了发展,环保网站成为公众关注环保工作的主要途径.环保网站的绩效评估对区县环保部门的网站建设有着积极指导作用,利用和参与绩效评估,在加强“三大定位”功能的基础上推进区县环保网站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了公众对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在内的生态产品的迫切需求,这对环保部门监测系统监督监管的公正性和监测能力的覆盖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在常规繁重的监测任务基础上科学发展环境监测事业,重点强化政府管理监督职能,就必须在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上推陈出新,逐步引导社会、企业和公众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12.
县一级环保部门处于中国现行环保机构的最基层,他们既要负责监控城镇环境质量,又要负责农村环境保护,其任务足相当艰巨的.虽然有些地方县以下有环保站,但这并非普遍现象.中国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区域多发生在县一级,我国七大水系牛态环境质量也几乎都断送在县一级的污染源上.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毋庸置疑,但由于涉及领域广泛、利益关系复杂,较长时期内开展多方试点是非常必要的.在国务院相关部门推动下,一些地区已经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2007年8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重点领域生态补偿试点要点,指导和鼓励各地环保部门联合有关部门推动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环评公众参与工作过程中存在公参范围界定不够清晰、公参主体不够分明、公众参与方法存在技术上的空白等典型性问题。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范围、主体和方法,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各相关者的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公众参与方法,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利益,各利益主体之间必然会有冲突,同时各主体内部也存在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冲突,本文通过对于冲突问题的理论分析与思考,提出在环境规划中通过引入冲突解决机制,信息公开化和公众参与策略是解决环境冲突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在开发中会牵涉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就会有不同的利益分配诉求,因此,矿产资源开发中合理分配各方的利益,是矿区和谐、减少矿区冲突必须先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引入合作博弈理论,提出基于Shapley值的矿产资源开发中企业、政府和社区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方法,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引入风险承担和投资额大小两种因素对Shapley值行进修正,建立一种更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方式,有效解决矿区利益分配矛盾,实现多方共赢,共建和谐矿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已经逐渐步入了生态环境风险事故高发期。生态环境风险已然成为影响群众健康、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是在获得特定利益下使所伴随的生态环境风险最小化,平衡利益和风险在不同主体间和不同区域间的分配,尽可能地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生态环境风险与利益获得的分配出发,结合公众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对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实践角度为未来生态环境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的优化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唐彬 《环境》2007,(4):28-3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修订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饮用水安全的话题进入了越来越多媒体的视野,有媒体评论到,此次生活饮用水新标准的出台,意味着经过无数人多年的呼吁和努力,终于使得公众利益得到国家标准法层面的制度性保护.  相似文献   

19.
玻璃海 《环境》2007,(6):76-77
"信息越不公开,特殊利益勾结的机会就越大,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就越大,谣言的市场就越大,不稳定的因素就越大.我们宁可要争吵的决策过程,和谐的结果;也不要'一致'的决策过程,混乱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2010年内蒙古环保部门经费保障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全区各盟市上报的关于排污费使用及环保机构人员和经费等有关情况的分析报告基础上,就环保部门经费保障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加强环保部门经费保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及排污费下降对环保部门经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