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吸收国外在安全方面的有效措施,提出搞好上海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着重抓四方面内容:安全执法;安全培训;采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应急预案。同时提出谁管、管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民防苑》2006,(Z1)
城市地下空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资源的匮乏,为人们躲避战争与灾害的威胁带来了安全感,其平战结合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也给社会创造了财富。然而,近年来发生在地下空间的事故灾难却给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应急管理,减少地下空间事故灾害的发生,降低地下空间事故灾害对人员的伤害、财产的损失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方向也不断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于防灾的规划,早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创立城市规划体制后,就明确城市防灾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灾害的不断发生,怎么让城市更加安全,逐渐提上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6,(Z1)
提要为实现城市立体化开发,在建设新城区或改造旧城区的同时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对地下空间开发总容量进行评估的重要问题却研究甚少,现有的对地下空间开发容量估算的方法或忽略其与上部空间的相互关系或摆脱不了“地上不足地下补”的错误思想的束缚,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考虑城市上下部空间相互作用的前提下,从城市总空间规模出发,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上下部空间协调关系,通过不同地下空间开发模式的建立及多种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容量的因素评价,来最终确定合理的地下空间开发总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城市立体开发不断发展,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然而,城市地下空间在使用人数越来越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安全防范和管理却较为滞后,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特别是在近期,武汉、北京暴雨成灾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地下空间的安全已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问题。本刊特别邀请地下空间防灾专家、同济大学教授束昱,为您详细讲解有关地下空间洪水灾害的安全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防苑》2006,(Z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也变得日益频繁,相应地城市地下空间房地产登记的要求也变得日益迫切。本文从城市地下空间房地产登记的实践出发,对地下空间权的界定、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用地审批、城市地下空间房地产登记的法律和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减灾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城市减灾管理的综合评价问题是关系到提高城市减灾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在探讨城市减灾管理与城市灾害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城市减灾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的总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6,(Z1)
部分国家或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具有相对完善和系统的法律体系。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制是分散的、不是很完备,影响了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没有制定之前,上海市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地方规章或地方性法规,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程度的增加,频繁地发生在地下空间的洪水灾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世博会开幕在即,而世博期间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正逢上海的汛期,因此,做好世博场馆地下空间洪水灾害应急处理就显得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06,(Z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城市的经济建设、民防建设、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GIS技术,建立城市地下空间数字化系统对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数字化系统的框架结构,论述了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及实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可持续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系统构成。借鉴自然生态的V-O-R模型,建立了以基况、自然活力、自然结构、生态恢复能力和生态服务能力(CVORS)为准则的区域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的生态可持续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electricity grid is susceptible to numerous threats, especially severe weather event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cause large-scale power outages. This ha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resilience against these events. Microgrids, small standalone power grids that have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independently from the greater electricity grid,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to improve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nd anthropogenic crises. The vast majority of extant microgrids are generally small in scale, and operated under a conventional model of single operator, owner, and user. We argue that the ultimate potential of this approach will b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stakeholder microgrids which can combine a diversity of renewable and conventional power resources to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The addition of stakeholders allows for increased diversification of generation sources, economies of scale, and other increased operational benefits and opportun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hat arise with the additional layer of stakeholders in terms of governance, cost, and technical operations that can cause the multi-stakeholder model to be mor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We develop the case for multi-stakeholder microgrids as a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outline the challenges and question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form of microgrid.  相似文献   

13.
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加速使城市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灾害给城市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分析易损性的维度和时空性,并在总结多因子复合函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易损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的城市系统的内部特征,从人口易损性、经济易损性、社会易损性和生态环境易损性4个方面建立适合城市灾害易损性评价的框架;探讨了包括人口迁入率和经济密度等11个城市灾害易损性指标体系。最后指出城市灾害易损性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有的单位密集城区现状使得城市防灾避灾能力大大减弱。结合重庆沙坪坝单位密集城区防灾绿地系统规划,从分析单位密集城区现状、确定防灾分区、利用单位内部条件进行防灾绿地布局到城市救援疏散通道的梳理,探讨了单位密集城区防灾绿地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5.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涛  冯文凯  胥良  吕键 《灾害学》2011,(4):110-115
在对大量文献和典型矿山地质调查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所导致的结果(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出发,筛选出合理的评价因子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通过进行现状—预测—综合评价最终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将评价方法应用于实际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城市减灾防灾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自然灾害往往给城市造成重大损失.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中,城市绿地系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的功能.从城市绿地的定义和分类人手,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探讨了城市避灾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7.
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确定和提高对于矿山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在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评价中,指标体系的选取至关重要。根据矿井火灾、救灾、防灾的具体情况及相关文献,从防火措施、防火管理、指挥救灾和井下工人救火素质4方面选取了22个指标,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指标分级界定值,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提出了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综合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够完善,城市抗灾能力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城市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目前沆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上海市综合减灾管理模式框架和由目前灾害管理模式向理想模式过渡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中城市震害预测与辅助决策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示范研究成果进行了空间区划分析,给出了城市高危害街区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同时给出了各种结构类型房屋破坏面积、人员伤亡和无家可归人口数在各个街区的空间分布结果,以及基于此空间分布结果的医疗救护、人员疏散和物资供应等辅助决策分析。该分析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充分了解大中城市潜在震害的空间分布,为震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和震后开展应急救灾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极端气温对城市人群死亡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提供的1994-2000年北京城近郊区的七个监测点的以25-74岁人群为监测对象的25余万居民中全死因死亡事件监测数据、同期北京观象台的逐日气温观测数据、月平均气候资料,对极端气温对城市人群死亡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对城市人群死亡影响的极端气温阈值及其长序列的时间线形变率,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预测评估模型,根据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结果,对未来北京城市人群死亡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