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职高专教育面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的是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也要遵循这种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以便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一、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高职学生虽然也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加强和改进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成了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平时的英语教学实践,探索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充分利用课堂,提供给学生说英语的机会;利用课外延伸,拓宽学生说英语的渠道;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和乐于开口说英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不但要让学生去说,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去听、去想,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与其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不如说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创设口语交际环境,巧妙安排课堂内容,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训练渠道和形式,把握各种机会,让学生在众多的语言学习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就如何将口语教学贯穿到语文课堂中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英语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英语听力课也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就成为英语教师共同探论的问题。要善于激励、唤醒、鼓舞,以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和听力动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听力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学学科教学中,面对创新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发生变化,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思想政治课堂变成思维活跃的课堂,充满着创新思维的课堂。因此,课堂要紧紧抓住思维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提升这条主线,在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锻炼,能力都得到提高,通过政治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一、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让生活启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理解并熟练运用传承千年、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精髓。语文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也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扎实的语文功底必然能让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同时,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还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陶冶情操,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了解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底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研究能力,立足于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中适应并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锻炼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规定的教学任务之一。在教学实例中,教师要加强答题练习,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逻辑思考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做题,同时关注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同时,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重视且不断探究的课题。我们都知道,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进行训练,主动学习技能技巧,不仅能很快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对于他们良好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都是有益的。那么,高职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铺设语言阶梯,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把握语言时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思想品德教育、智力发展、习惯培养等方面都应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因此,要想让学生能上好语文课,就必须扎实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激发学  相似文献   

12.
<正>语感是人类对于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能力表达的重要基础。这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这对于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具有重要作用。中学阶段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也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阶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哑巴英语"的现象客观存在。加强英语口语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已经成为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因势利导向学生强调英语口语学习,努力为学生营造英语口语环境,落实阶段性语言实践目标,科学开展英语口语教学,丰富口语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小学时期是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所以教师应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对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进行积极的尝试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读、写、听、说能力都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并且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不可分割。每一种能力都能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以及语文能力的整体效应。"写"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客观反映了一个人的听、读、说的能力。作文教学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的最重要的形式。作文教学进行的是最严格、最规范的语言训练,也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最全面的总结和检测。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6.
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正确地把握价值取向,合理地定位职业;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和择业观;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合理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种相关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有目的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尤为重要。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步伐越走越快,素质教育的落实也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我们要抓实效,提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部分。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始学习阶段,知识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而小学数学课程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并且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能够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英语新课程标准及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更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从大纲中很容易看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激励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逐渐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和谐、健康的个性,引导  相似文献   

19.
<正>古诗是中华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道出了无尽的意味,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资源,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故事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感悟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都发挥着基础作用。一、在意境想象中理解语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不是单一的词语学习和语义理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综合基础积累和实践训练,通过对文本的细心感悟和阅读背诵,通过语言重组、情景模拟、迁移模仿中的写作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性的提高,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