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遂宁市“十五”水环境监测五年的基础数据,结合遂宁市“十一五”经济规划,分析评价了遂宁市“十一五”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测出“十一五”末,我市CODcr和氨氮两个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将有所增加,水环境质量将有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科技部公布的《“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将以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为优先合作重点,努力为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环境技术》2006,24(5):5-5
近日,科技部条件财务司组织我国科学家、学者会聚北京,深入研讨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具体内容,凝练“十一五”期间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工作重点,以便完善《“十一五”科学仪器设备研究开发规划》。金国藩、刘光鼎、汪尔康、姚骏恩、张玉奎等院士和专家共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初,全国环保系统掀起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高潮,这对于“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7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第八次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大会,以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贯彻第六次全国环保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部署“十一五”期间的环保任务。中共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在会上强调.要明确任务.全面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产业》2007,(12):9-20
2007年11月22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以国发形式印发专项规划,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环保事业的宏伟蓝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并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和环保产业优先发展领域。《规划》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重庆市“十一五”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提出的“十一五”环保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和任务,介绍了重庆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趋势,2010年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目标和重点投资项目,以及保障环产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实施中国名牌战略,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突出自主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的产品为重点。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于2006年11月7日发布公告,提出了《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重点培育指导目录》。“十一五”期间,各地方、有关行业和广大企业可以根据此“目录”制定切实可行的名牌产品培育规划,进行重点培育,进一步加快名牌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王心芳会长在2006年7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会议上,就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环保产业“十一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及“十一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要的工作思路做了讲话(本文为讲话摘录)。  相似文献   

10.
以“三废”(废气、废水、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特色的武汉环保产业,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未来5~10年,武汉市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超过千亿元,有望跻身全国“环保之都”行列。  相似文献   

11.
曲晴 《环境教育》2007,(1):23-25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开元之年。“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在2006年4月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减少10%。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12月24日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引导投资及决策重大项目的依据。全文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环境技术》2007,25(6):2-3
12月26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中“国际标准研制”课题通过了由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组织的专家组评审。按专项设计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将主导完成课题中的30~40项国际标准研制。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底,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建设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环境教育基地,供公众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要素—领域—任务”国家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的形成过程为切入点,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之后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研究表明,在“要素—领域—任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关键阶段,即“十一五”到“十二五”,我国的生态环境规划体系在“污染减排”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和“公共服务”三大领域,战略领域的划分逐步明确,环境规划要素逐渐充实,落实任务更加精细。而在“要素—领域—任务”体系的充实提高过程中,即“十二五”到“十三五”,进一步提出“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制度创新”三大领域。要素方面,通过推进“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使气、水、土三要素治理纲举目张。任务的重心则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为更好地发挥“要素—领域—任务”体系优势,支撑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十四五”规划应在要素层面全面覆盖且重点突出,领域层面系统整合并统筹协调,任务层面具体落实且创新机制,助力建成适应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以来,凉山州环保局提出了“环保工作靠宣传起家,靠宣传发展壮大,靠宣传在全社会推动”的工作思路,以环境宣传教育为突破口,普及环保知识,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全面推进各项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7.
小虫 《环境教育》2007,(2):47-48
2006年,我国进入“十一五”新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幅度强化了环境保护施政力度。这一年,中央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要并重、同步和综合的要求.这被称为“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规划提出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但开局之年,环保旧账未还又欠新账——“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已成定局。”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一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被称为是“不可逾越的红线”。2006年,国家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2%的目标。然而,“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这意味着整体来看,我国的环境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重经济、轻环保”痼疾难除…  相似文献   

19.
《四川环境》2011,(3):I0001-I0001
攀枝花市“十一五”期间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保”的科学理念,坚持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思想,不断强化总量减排和污染治理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和长效机制建设,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被评为2010年四川I省总量减排工作一等奖受到四川省环保厅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20.
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着力营造近DN远来的投资环境,努力形成全方D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D局。D 目前全区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Llls氛,合同利用外资l.6亿美元。自「治区主席列确表示,“十五”期间西Dt坯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D开放水平。卜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D$tN羹经济发展的“瓶颈”,外向问经济夏是因此起步阮回。“九五”期间。回裔用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以上,比“人五”期间增长1.3倍,一批能源、交通、通情等基础设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使全区投资硬环境有了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