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小集小区酸化过程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阳市近郊一封闭的小集水区设置了环境化过程试验场。本文介绍了试验场中观测点的布置、各项观测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南方酸性森林土壤中铝的形态分布与活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继鹏  张逸  钱诚  何骞  相秀娟  郭景恒 《环境化学》2011,30(6):1131-1135
利用华南和西南森林小流域的长期观测结果,综合分析了土壤酸化过程中铝的形态分布与活化机理.结果显示,土壤水中单体铝(Ala)在10—400μmo·lL-1之间,其在不同流域的差异与土壤酸化密切相关.无机铝(Ali)是土壤水中单体铝的主要形态,有机铝(Alo)比例不足20%.在酸度高的土壤中Al3+是无机铝的主要形态,在酸...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白云山、电视塔春季酸性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10187—1988年春季在广州市白云山、电视塔区的观测结果,对酸性降水的污染状况、特征、化学成因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春季降水严重酸化,广州已成为典型的酸雨污染城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唐古拉山小冬克玛底冰川雪坑中非季风季节沉积的雪样分别进行酸化处理和消解处理后,利用高分辨扇形磁场等离子体质谱仪(ICP-SFMS)测试了样品中19种痕量元素(Ba、U、Sr、Rb、Tl、Mo、Cs、Pb、Sb、V、Cr、Mn、Fe、Co、Al、Cu、Ti、Li、As)的酸化浓度和总浓度.研究结果表明,痕量元素浓度的变化范围较大,元素Al的最大/最小浓度比为326(酸化浓度)和465(总浓度),元素Pb相应比值为27和48.雪冰中痕量元素的总浓度一般大于该元素的酸化浓度,其中,元素Pb、Fe、Sb、Ba、Al、Ti的酸化浓度占总浓度的平均比值分别为91%、76%、60%、52%、33%和21%.一般地,样品中不溶微粒含量越大,酸化浓度占总浓度的比值越小;不溶微粒含量越小,则相反.对痕量元素的富集系数(EF)分析表明,各元素总浓度EF均值小于酸化浓度EF均值,揭示了用酸化浓度计算EF存在对痕量元素人为来源影响的高估.人类排放是小冬克玛底冰川中痕量元素的来源之一,对于元素Mo和Sb,人类排放估计是主要来源.利用后向轨迹模型模拟出小冬克玛底冰川雪冰中痕量元素在非季风季节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西部及中亚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5.
钱诚  张逸  任继鹏  相秀娟  何骞  郭景恒 《环境化学》2011,30(6):1136-1139
基于模拟实验和原位观测,建立了适合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的铝活化参数化模型.模拟实验发现,尽管Al3+的活度随着浸提液pH值(pHw)的下降而显著增加(pAl=1.20pHw-0.30),但同时受到土壤pH值(pHs)的显著影响(p〈0.01).为反映土壤酸化程度(pHs)对铝活化过程的影响,假设三水铝石的pKsp随土壤pH...  相似文献   

6.
pH变化对酸性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酸性土壤,以添加酸或碱的方式,研究酸化或碱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对照土壤微生物C量(Cmic)变化与土壤pH变化密切相关,Cmic大时pH值相对较低,显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加剧对土壤pH下降的影响.除过氧化物酶外,土壤pH值变化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脲酶、过氧化氧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活性大致呈现酸化抑制碱化激活的规律.前期酸碱添加都抑制了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中期酸碱添加都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后期酸碱添加都抑制了蛋白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呈现前期酸化激活碱化抑制,中期酸碱都以激活为主,后期碱化又呈现抑制作用.纤维素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总体上酸添加对土壤酶活性主要起抑制作用,碱添加主要起激活作用.土壤Cmic变化和酶活性变化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存在酸化抑制Cmic碱化激活Cmic的现象,pH变化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是造成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球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 OA)问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恶化,使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藻类作为海洋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贡献了约95%的初级生产力,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海洋酸化能够改变藻类的初级生产力,从而影响海洋食物网中物质和能量从初级到次级生产者及更高营养级的传递,引发食物链效应,进而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评估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光合作用、碳固定、生长、钙化、繁殖等生理生化过程以及对代谢组分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归纳了海洋酸化对藻类的分子调控机制,同时围绕海洋酸化与环境因子以及海洋污染物对藻类的复合胁迫展开综述,并基于当前海洋酸化对藻类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做出展望,以期为人们解决海洋酸化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间歇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低浓度Ce3 对启动驯化、稳定培养和酸化等不同状态对厌氧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e3 可促进厌氧颗粒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0.05mg·l-1Ce3 对稳定培养中的厌氧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促进作用最大,提高了14.29%,对酸化污泥促进作用较弱,低于5%,对启动驯化和再启动污泥有所抑制,抑制程度分别为7.67%和1.64%;驯化培养过程有利于污泥对稀土的适应.Ce3 的加入降低了启动驯化、稳定培养、严重酸化和再启动污泥的胞外多糖含量,有利于颗粒污泥的稳定性.Ce3 使驯化、稳定培养和再启动状态污泥的胞外核酸含量降低,而酸化污泥的胞外核酸含量升高,可用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解释.  相似文献   

9.
土壤酸化与镉污染是我国作物生产面临的两大障碍因素.如何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酸化的双重影响下确保水稻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当前一个极其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镉胁迫对水稻的影响、水稻镉吸收积累特性以及土壤酸化对重金属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土壤酸化背景下镉污染稻田水稻镉吸收阻控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阳盆地土壤酸化风险防控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盆地表层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和地下水污染调查结果,从自然地理条件、土壤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3个方面,选择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土壤pH、包气带岩性、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和年降水量8个指标作为研究区土壤酸化评价因子,构建土壤酸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指标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  相似文献   

11.
以国内外不同品种、不同陈化时间的10个烟叶样品为材料,对其叶面高温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和多样性研究,以了解表面高温微生物在烟叶陈化发酵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陈化烟叶表面高温菌总量为103~105个/g,高温细菌占绝对优势,真菌很少,未能分离到放线菌和酵母菌;高温细菌主要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两个属,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高温霉菌主要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曲霉属为优势菌属.国内外烟叶表面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所差异,与陈化时间和烟叶品种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The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Fe, Zn, Cu, Cr, Pb, Cd, Ni, Mn and Co) in 140 street dus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qaba city, Jordan. Thes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fter digestion with aqua regia. The highest levels of metal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samples from heavy traffic. While the lowest levels of metal ions were noted in the street dust samples from hospital and health centers and school garde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compared with several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levels of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found were generally below the mean world-wide values of street dust samples. Metal values in urban street dust samples were several time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levels.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the data matrix to determin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nd to identify the possible source of pollution in the studied area.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street dust samples were obtained.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rea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ree sources, namely lithogenic, traffic, and industrial.  相似文献   

13.
谢晓丽 《生态环境》2002,11(4):352-355
对广州市的荔枝、龙眼和香蕉三大类水果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进行了质量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这三类水果的生产环境均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水果质量广泛受到氟污染,部分受到Pb、Cd污染;荔枝对镉的吸收富集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4.
根据威海市区黑松林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在11500m2的样地里有维管束植物105种,它们隶属于39科89属,其中被子植物37科;裸子植物1科;蕨类植物1科。该群落以单种科和寡种科占绝大多数,单种属有75种,占总数的71%,种数大于2的有13科,占总数的33%。该群落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3个层次,乔木层主要以黑松Pinusthunbergli、麻栎QuercusacutissimaCarr.等种类组成,灌木层主要以麻栎组成,草本层种类较少,以禾本植物为主。该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缺乏隐芽植物。叶型以中、小型叶为主,缺乏大型叶植物。TWINSPAN将115个样方分为11个群落类型。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区黑松林群落结构简单,不同黑松林群落结构差异较小,且物种丰富度低,是人为干扰强烈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东亚小花蝽是我国北方林木、果园和农田的优势天敌昆虫。为评估常用化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毒害作用,首次测定了16种田间常用化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24 h急性接触毒性,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所试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中的吡蚜酮对东亚小花蝽较为安全,3倍田间最高推荐剂量下的校正死亡率低于33.33%。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和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的半数致死浓度LC0分别为36.567、15.798、4.992和4.487 mg a.i.·L~(-1)5,农田内风险可接受。噻虫嗪、联苯菊酯和呋虫胺对东亚小花蝽的LC_(50)分别为0. 002、0. 080和0. 968 mg a. i.·L~(-1),农田内危害商值分别为3 976.36、69.03和16.93,在农田内对东亚小花蝽造成的风险均不可接受。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以保护和利用东亚小花蝽。  相似文献   

16.
香港大气中有毒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吸附/热脱除-GC=/MS方法研究了香港不同功能区大气中挥发笥有机物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大气中存在60多种VOCS,其主要成分是苯系物,烷烃和卤代烃。在检出物中有17种是有毒挥发性有机物,其主要成分是苯系物和氯代烃。其中氯仿,苯,甲苯,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和1,2-二氯乙烷是含量最高的组分。  相似文献   

17.
西南环境移民安置地的生态环境状况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桂西北环江县肯福环境移民安置示范区为例,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环境移民安置区的气候、地貌、土壤与植被等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取样分析。研究表明,环境移民安置地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且雨热同季的特点;地貌破碎,土地以坡地为主,但有一定量可开垦利用的土地;土壤主要为红壤,土壤剖面发育良好,土壤质地和结构尚可,有机质和氮含量相对丰富,但磷、钾缺乏,土壤酸度大;植被以先锋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兴国县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的支持下,以变异函数为工具,初步分析了江西省兴国县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应用克立格法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得出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全氮的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有机质为指数模型;两种养分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均属中等的空间自相关;全氮和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尺度范围不同,分别为5.41km和9.36km.它们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具有北部高、中部和南部低的分布特征.图3表2参16  相似文献   

19.
利用废弃物煅烧水泥时重金属Pb、Cd的逸放污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废弃物作为代替原料煅烧水泥已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以利用废弃物生产水泥的厂家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所采集样品中重金属Pb、Cd的含量,对水泥生产过程中重金属Pb、Cd的逸放及其对周围土壤的污染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废弃物煅烧水泥的过程中,重金属Pb、Cd的逸放率很高,其中立窑的Pb、Cd逸放率高达84%~90%。湿法回转窑的Pb、Cd逸放率达到63%~74%;在水泥厂上下风向500m、1000m和2000m处采集土壤样品,工厂周围的土壤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位于工厂下风向的土壤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距离工厂500m处土壤中重金属Pb、Cd的含量均超过了国家标准的最大限量;对几家工厂员工的头发进行随机取样,头发样品中Pb含量均超过正常限量:  相似文献   

20.
苗期棉花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诱导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推广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中棉所63、中棉所57、中棉所47、中棉所44和中棉所41)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分别采集棉花苗期3个时期(二叶一心、四叶一心和六叶一心期)的根际土和植株样品,并用其甲醇浸提测试对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根际土、植株样(根、茎和叶)甲醇浸提液诱导种子发芽率高低顺序为根际土〉根〉茎〉叶,表明棉花的根际土和根的甲醇提取液对向日葵列当种子的萌发诱导作用较强。3个时期中,二叶一心期诱导向日葵列当的发芽在品种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较稳定的诱导种子萌发作用。综合得出,棉花二叶一心期的根际土和根的甲醇提取液对向日葵列当种子萌发的诱导作用较强,二叶一心期为棉花作为"诱捕作物"生物防除寄生杂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