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在国内合成氨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PI581基于风险的检验原理,采用RISKWISE分析软件对九江石化合成氨装置中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在装置采用的工艺、不同装置的设备和管道的失效机理和计算出的风险分布这3方面,将其风险评估结果与国内兄弟单位完成的其他合成氨装置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比对;其结果体现了我国目前合成氨装置的设备和管道风险的大致分布,可供我国其他合成氨装置的风险评估参考,也为制定我国合成氨装置基于风险检验的法规标准提供了相关数据;同时,对国内采用针对装置的基于风险的检验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对HFC-245fa装置376条压力管道进行风险评估。针对该装置压力管道输送介质特性进行风险源辨识,分析压力管道可能存在的损伤机理,计算当前以及停工检修时间点评估单元的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及整体风险水平,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HFC-245fa装置压力管道的检验策略,以有利于指导该装置的停工检修,优化检验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采用RBI技术对丁二烯装置进行风险评估,经分析装置存在的主要损伤机理有碱应力腐蚀开裂、有机酸腐蚀、冷却水腐蚀、冲刷腐蚀和丁二烯自聚等,装置的风险由失效后果主导,失效可能性较高的评估.单元集中在脱重冷凝系统和薄壁小直径管道。根据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对装置实施检验,检验过程中发现装置存在脱重冷凝系统设备应力腐蚀开裂、一萃塔系统换热器点蚀、接管角焊缝开裂和压力管道腐蚀減薄等主要问题,检验检测结果与风险评估过程中识别的损伤机理和薄弱环节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4.
简述基于风险的压力管道检验技术基本理念,讨论压力管道的危害风险和失效模式,介绍了风险评估方法及其适用场合、风险评估程序。对某苯加氢装置的管道系统进行风险检验评价,对该管道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基础数据和检验检测结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近而采用5×5风险矩阵法和定性分析,对苯加氢装置管道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该评估结论,提出了科学制定检修计划的建议和控制风险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既能节约大量的停机和检验维修费用,又能有效地提高重点设备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苯乙烯/环氧丙烷装置进行腐蚀回路划分,并将腐蚀回路中的压力管道按照管径、材质及用途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后进行RBI分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压力管道的使用情况、失效机理及剩余使用寿命等确定下一个检验周期和检验策略。以腐蚀回路中的组别作为检验单元,根据其失效可能性及风险等级确定各检验单元的检验比例和检验方法进行在线检验。结果表明:基于RBI分析结果的压力管道在线抽检方法可以验证风险评估的结果,同时还可以满足使用单位对管道的风险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技术特点、实施效用等方面,对QRA与RBI两类风险评估技术进行比较,选择使用RBI技术方法对碳五石油树脂装置内静设备及管道实施风险评估。运用挪威船级社的ORBIT Onshore软件定量计算评估范围内设备、管道风险值,评定风险等级,辨识隐患设备,然后从后果、可能性两方面分析产生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经分析得知碳五石油树脂装置受H2S、HCl腐蚀减薄影响轻微,但NaOH导致的碱应力腐蚀对聚合反应后序工段中部分管道设备失效可能性影响较大。最后根据装置内存在的不同损伤机理提出检验优化策略,为装置定期检验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定量RBl分析方法在某石化公司环氧丙烷/苯乙烯装置风险评估中的实施过程,对装置中的容器和管道进行风险分析,并基于其潜在的损伤机理和风险等级给出适宜的大修检验策略。在保证检验有效性的前提下,优化检验资源,降低运行风险,以满足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站场法兰连接系统安全评估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熵权法(EWM)-层次分析法(AHP)-云模型的站场法兰系统密封失效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EWM和AHP组合权重降低单一AHP法计算权重的主观性,并采用云模型解决站场法兰连接系统密封失效风险因素的模糊性、随机性以及难以量化的问题;其次以我国华北地区某输气站场为例,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依据站场法兰历史失效数据建立法兰系统密封失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EWM-AHP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然后根据等级量化标准建立标准云,使用Matlab软件计算各风险指标的云数字特征值,并绘制云图;最后基于EW-型指数贴近度计算确定各风险指标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所评估法兰系统密封失效的综合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EWM-AHP-云模型能较好地实现法兰系统密封失效风险评估,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RBI方法原理,实施化工装置压力管道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将装置内各腐蚀回路中的压力管道按照管径、材质及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组,以得到各压力管道组的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其抽检比例,制订在线检验策略。以某厂环氧乙烷/乙二醇〖JP2〗(EO/EG)装置为对象,应用壳牌S-RBI软件完成装置内274组(共458条)压力管道风险评估工作,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共抽取178条压力管道实施在线检验,考虑到该装置存在的减薄机理,在线检验技术手段以测厚和宏观检查为主,并对部分中高风险等级以上的压力管道进行数字射线检测。检验结果表明:基于RBI技术的压力管道在线检验策略能够有效发现压力管道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节约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10.
承压类特种设备系统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风险评估或基于风险的检验主要针对设备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而失效后果未考虑失效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力。同一类型的设备在网络知情人数不同或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场合发生失效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存在差异。本文引入失效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力修正因素即影响力强度,影响力强度既反映事故等级,又反映网民对事故的关注程度。在传统的风险概念的基础上,由影响力强度对失效后果进行修正后形成系统性风险模型。当事故等级较高,或当一个事故的关注度高,网络知情人数初值增大,影响力强度增大,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大。所建立的系统性风险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同一类设备失效后在不同场合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城市天然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实现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资源的合理分配,确定天然气管道定量风险评估的重点为目标,改进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的肯特模型,探求城市天然气管道的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城市埋地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影响因子,并研究其评分标准;分别给出了城市天然气管道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等级划分标准,并运用半定量风险矩阵进行燃气管道单元的风险初步排序,以确定高风险管道单元;对城市天然气管道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估,可为识别管道沿线高风险后果区域、风险动态排序、风险预警及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交流电源线连接器燃烧风险评估模型。通过环境试验和导体电化学迁移模型进行失效机理分析。失效分析表明,连接器样品在环境试验期间持续生成磷基酸,其能够对导体材料和绝缘材料产生腐蚀,存在引发短路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运用风险传递理论,结合火三角模型建立了风险传递路径。从人、物和环境3个角度阐释了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影响因子体系,在此基础上选用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交流电源线连接器燃烧风险评估模型。对178组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随机抽取134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剩下的44组作为检验样本,用于检验模型的正确率。训练检验共80次,模型的次均偏差为0. 2组,误差精度达到0. 004 5,模型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应答器系统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较大模糊性和主观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P)和模糊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识别评估对象的风险因素,建立相应的ANP评价模型,采用专家均值置信法改进传统ANP,确定风险因素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专家评语基本信度分配(BPA)函数,并运用折扣系数法修正证据理论,合成专家意见得到各风险因素的BPA函数;最后通过加权平均函数实现风险综合评判,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风险等级。利用该评估模型对应答器系统功能失效进行了风险评估,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输气站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与RBI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采用RBI技术对输气站场的分离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输气站场分离器的失效机理和运行环境,对其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输气站场分离器RBI风险评估流程.然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验证了基于RBI的风险评估方法在输气站场分离器风险评估中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分离器的优化检验策略.本研究为输气站场设备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PX装置运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识别装置内的高度危害介质及其危害种类,工艺危害性分析及损伤机理分析表明主要的损伤机理是高温氢损伤、回火脆化和外部腐蚀。定量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该PX装置中135台压力容器中高风险设备项6个,占3.09%;中风险153项,占78.87%;低风险35项,占18.4%。根据设备风险制定推荐性检验策略,为装置的风险识别和降低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地铁列车运营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中较少考虑专家行为偏好和风险因子权重部分已知的问题,提出基于前景理论(PT)和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的风险评估方法,并分为4个步骤,即由专家团队基于经验和历史数据确定风险因子权重取值范围。采用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构建风险因子权重优化模型,利用PT将评价矩阵转化前景值矩阵,并应用偏好序结构排序法(PROMETHEE)进行失效模式风险排序。以某市地铁列车非正常停车风险评估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地铁列车非正常停车失效模式风险排序前3位的是突发事件、异物入侵、人的干扰,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埋地管道防腐层状况检测仪(RD-PCM+)、GPS定位仪、硫酸铜参比电极、接地电阻测量仪等检测检验方法,判断某输油管道是否存在缺陷,计算管道失效可能性。利用挪威船级社PHAST RISK风险评估软件,结合管道周边人口分布,模拟和分析事故风险水平,对照风险可接受准则,判断其安全风险水平。检测结果表明,某输油管道防腐层状况较差,社会风险大。  相似文献   

18.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消防系统控制火灾蔓延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对系统进行失效风险评估是检验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方法。先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失效风险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的底事件;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重要度算法得到各底事件的失效概率和权重,并给出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风险计算步骤;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为例,评价该系统不失效的概率为0.795 0,不易失效的概率为0.144 1,较易失效的概率为0.0608,易失效的概率为0,然后根据模糊评价的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估结果为该系统不失效。  相似文献   

19.
施倚 《劳动保护》2022,(5):90-90
主持人,你好!请问工贸行业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的内容和方法包括哪些?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1.风险分析企业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风险演变的过程及其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2.风险评估企业应基于风险分析,充分考虑当前的风险管控措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选择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吸收"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承压类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技术成熟理论,提出了客运索道定量风险评估流程;通过引入设备特征系数、管理系数和失效系数对客运索道定量失效概率进行修正,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两个定量失效后果转化为经济指标进行计算;给出了风险等级评定的准则,提出了客运索道定量风险评估具体方法和指标;通过给出应用案例,认为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适合我国索道情况,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