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应用的普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在恶劣天气或照度较低的条件下,很难滤除干扰得到有用的视频图像,这使得整个安全防范系统在夜间或恶劣天气等条件下的防范能力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应运而生,极大地拓展了安防监控的应用领域。本文将对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的发展与具体应用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数量巨大的监控点以及海量的监控数据为警用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GIS系统让监控点的空间地理信息得到直观显示,为监控视频的可视化查阅和管理提供了平台,在视频信息和警务决策指挥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也让多种警务系统的融合成为可能。本文研究了基于GIS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设计和实现技术,为提高警用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安防视频监控产品市场,随着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产品利润已经使很多厂商难以维计,寻求市场蓝海成为了企业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红外热成像技术近两年来成为了安防厂商的关注重点,这里面除了传统以红外打天下的大立高德外,海康大华等龙头厂商包括很多跨界进入的厂商都在着力布局红外热成像产品市场。保守估计,十三五期间,仅林业系统红外热成像产品市场就在50亿元左右,加上其他领域需求,市场分额或将高达150至200亿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安防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天候夜视监控已经成为检测视频监控系统是否完善、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潜在衡量标准,因此主动红外夜视与被动红外夜视遍地开花,短短几年时间迅速涌向各行业领域。现已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水利、海事、公安、交通、武警、海关等部门在夜间巡检、侦破、取证、道路执法、安保缉私、辑毒、扫黄反恐等重要领域中;应用在银行、金库、文物、重要物资和仓库的夜间监控、保卫工作中。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反间谍保卫国家安全工作中,夜视产品也是最重要的监控监测手段之一。在其他领域中,凡需要在黑暗的地方工作时,如感光化学工业、海底资源勘察、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监视、远洋捕捞、环保监测等都是最重要的取证工具。而被动红外中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其透雾能力卓越,夜间成像视角广等优点得到了业内外专业人士的推荐。  相似文献   

5.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有着非常广阔前途的高科技技术,由于红外热成像不受气候和光照的影响,克服了常规摄像的缺点和不足,近几年有了大量的应用,也将会引起许多行业变革性的改变.社会动态治安综合防范系统中视频数据的采集将对红外热成像的应用起到怎样的效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有着非常广阔前途的高科技技术,由于红外热成像不受气候和光照的影响。克服了常规摄像的缺点和不足,近几年有了大量的应用,也将会引起许多行业变革性的改变。社会动态治安综合防范系统中视频数据的采集将对红外热成像的应用起到怎样的效果,值得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视频监控场景变得越来越复杂,对雾霾、雨、雪等恶劣环境下及夜间的安全监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低照度、更远的监视距离、更宽的动态范围是监控摄像机不断发展的目标。红外热成像技术因为探测能力强、探测距离远等优势而被行业运用到视频监控中,并与可见光摄像机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8.
张龙  齐磊 《中国安防》2012,(11):89-92
随着视频编码技术和网络传输速率的提高,安防监控系统已由传统的模数混合方式向数字化系统发展。近几年,随着高清成像芯片的大规模推出,视频监控系统已由数字标清向数字高清方向发展。尤其在智能建筑领域,由于数字高清信号的传输可利用智能建筑固有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大大减少了SYV75—5视频电缆的敷设,数字高清监控系统现已大量应用在新建智能楼宇中。  相似文献   

9.
田鹰 《中国安防》2012,(7):92-95
本文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现有周界防范系统的不足,探讨了应用红外热像仪解决不规则、大范围周界的预警、成像、跟踪等问题,并展望了红外热像仪在周界防范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黄勇 《中国安防》2024,(3):81-87
<正>警用机器人的设计理念主要基于释放人力资源、提高执法效率以及保障公众与执法人员的安全。这些机器人通过集成高科技功能,能够在多种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从而辅助警方进行日常巡逻、交通管理、人群监控等工作。警用机器人的应用作为现代科技与公共安全领域的一大创新,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如何确保其在执行任务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其性能提升整体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智能视频监控意义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已经历了从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监控,并过渡到目前蓬勃发展的智能监控时代.目前,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已经被大量的应用到视频监控领域.智能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不仅符合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且代表了监控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田振华 《中国安防》2013,(10):40-44
本文主要介绍了视频监控行业的现状,分析了模数混合视频监控系统近年来在安防领域的发展,并简述了新国标GB/T 28181-2011对模数混合视频监控系统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模数混合视频监控在金融行业的具体应用,最后结合模数混合视频监控的特点,预估了模数混合视频监控系统未来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赵国顺 《中国安防》2023,(Z1):94-97
<正>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各项基于高精专类的成像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前景一向看好的远红外热成像技术更是独占鳌头,在军、民行业领域不断崭露头角,并在专业技术水平上持续提升。本文探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成像功能及相关应用环节的技术参数,并针对其成像特性在安防、单兵单警装备及测温防疫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在应用环节的实际需求对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报警监控联网系统的应用需求近些年来,随着"3111工程"和"平安城市"建设的迅速开展,视频编解码技术、视频网络传送技术、视频数字存储技术、视频通信调度技术等与视频监控相关的IT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引入监控领域,使得IP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各类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为了在城市公共场所快速初步筛查体温偏高人员,从而及时排查处理疑似传染病原携带者,防止疫情扩散,在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中使用红外热成像体温摄像机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本文将提出红外热成像体温摄像机的产品研发和工程设计施工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主要技术要点,供今后相关摄像机生产厂家研发改进产品、工程设计单位设计、工程施工单位施工、采购单位比选时参考,提高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防疫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TCP/IP协议的IP网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高速宽带主干网的建成和各地区高速接入系统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基于IP技术的各种视频通信应用。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以其快速、非接触、检测结果形象直观等优势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首先比较分析了电梯传统检测技术与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的特点,阐述了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检测一般方法,并对电梯电气系统元件故障红外热成像缺陷诊断的分析判断方法作了研究。通过电梯电气元件的红外热成像检测工作的案例实践证明,红外诊断技术对于及时发现电梯电气设备的外部缺陷和部分内部缺陷非常直观有效,对保障电气设备乃至电梯的安全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红外热成像仪最早应用在军事领域,近年来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各种适用于民用的低成本红外成像设备不断推出,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场景逐渐扩大。尤其是在今年春节前后,一场全国响应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在这场阻击战中,作为疫情检测的第一道关口,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查成为了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重要环节。作为专业从事红外热成像产品研发生产的上市企业,大立科技快速响应,红外热成像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红外热成像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大立科技红外热成像产品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的应用做些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视频、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社会管理之中。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采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视频监控证据也存在易被剪辑、删改、伪造等不足。本文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范,研究视频监控证据的界定及其法律地位,研究视频监控证据采集和使用应遵循的规则,以提高视频监控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使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更加合法、科学。  相似文献   

20.
徐伟红 《中国安防》2012,(10):108-112
随着视频、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社会管理之中。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采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视频监控证据也存在易被剪辑、删改、伪造等不足。本文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范,研究视频监控证据的界定及其法律地位,研究视频监控证据采集和使用应遵循的规则,以提高视频监控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使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更加合法、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