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刚  相涛  郑毅 《干旱环境监测》2007,21(3):176-180
对当前我国粘胶纤维行业采用的几种主要水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了介绍,较为详细地说明了这几种水污染防治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应用条件,为相关企业及环保工作者了解和掌握我国粘胶纤维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现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危害大,要求应急监测工作快速、及时和准确,要尽快找到污染发生源.说清污染物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迁移和变化趋势,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现场应急措施的效果等,便于相关人员进一步优化处理措施和试验方案.文章叙述了常见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方法,并讨论了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4):F0002-F0002
<正>柏仇勇,1962年出生,江苏南通人,学士学位。现任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兼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主题组专家,江苏省环境监测协会理事长。长期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工作,在引领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创新思维,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构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及环境准入制度设计等方面造诣颇深。主持江苏省饮用水环境安全对策研究、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及工程示范项目技术监督、长江江苏段环境有毒污染物来  相似文献   

4.
以十堰市神定河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EFDC)模型构建了神定河水动力水质模型,分别采用2017年和2018年流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决定系数在适宜范围内,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神定河的水动力和水质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建项目进行预测模拟,研究新建项目对下游水质的影响,为新建项目的水污染风险评估提供决策参考。神定河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构建,同时考虑了点源和面源的影响,实现了参数本地化,可为面向神定河的水质预报预警业务化运行、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模拟等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污染特征识别和溯源是实施水污染精准治污的关键一步,也是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前提。该文概述了不同分析监测技术、传统溯源方法与人工智能在水污染监测与溯源中的应用进展。光谱分析由于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在实现水污染快速监测中应用最为广泛。传统溯源方法在复杂多样的水污染事故中不能准确快速地确定其污染源类型,而人工智能技术由于可以解决动态环境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能够准确、智能地识别水质特征和追踪污染源。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是流域水污染溯源的发展趋势。展望了人工智能在水污染溯源方面的应用前景,为实现流域水污染全面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环境保护数据库建成由国家信息中心历时两年多开发建设的环境保护数据库项目近日完成并投入使用。用户可以在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网站上查询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及时准确地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动态,掌握国内外最新环保科技和环保项目。中国环境保护数据库是中国———荷兰政府共同建设的“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网络化信息共享系统”项目的重要内容,数据库项目包括了环境保护资讯、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数字统计、环保产品技术及环保企业项目、环保专家等8个环境保护系列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了11个行业的污染治理解决方案,为客户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面对我国水环境污染逐年加重的事实,国家环境保护局从“七五”开始,开展“中国环境优先监测研究”,加强水污染控制与监测,改善环境质量,“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研究”是该项目的一个分课题.我国的水污染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非点源排放,但主要来自数十种类型的工业污染源排放废水对水体造成的污染.进入水环境的有毒化学物质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8.
从2007年6月11日在无锡召开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座谈会上获悉,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污水厂建设、企业达标排放等关键性项目排定时间表,凡是不能按时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主要规定有:2008年6月底前,太湖流域所有城镇都必须建设符合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完善管网铺设,做到不直接向太湖或流域内的河流排污水;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灰色关联度因子分析方法,以及此法在水污染因子分析中的应用.对于一般监测资料系列短而监测项目却较齐全的情况,应用本法是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流域水污染事件的频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平台的科学建设成为流域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预警平台数据感知层、数据管理层、业务感知层的总体架构,综述了国内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平台的建设现状。从水质监测技术、突发事故预警模型、预警平台整体构建4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平台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以期为流域突发性水污染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应急事故处理的规范化要求不断深入,在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不同阶段应做好相关质量控制工作。研究以某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为例,探讨跟踪监测阶段分析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手工分析和采用自动分析设备分析。质量控制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该污染事件跟踪监测期间实验室分析数据处于可控状态,自动分析仪器所得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可比。案例结果表明:在确定主要污染物后的污染事件跟踪监测期内,实验室分析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开展质量控制。建议在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通过方法比对和规范的质量控制措施,使监测处于受控状态,进一步提高应急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监测结果的及时、科学、准确和可靠。  相似文献   

12.
搞好水污染事故监测,对于促进污染源的治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水污染事故的现场监测难度较大,其监测结果,又是事故处理的依据,如何及时、准确地确定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和污染源,乃水污染事故现场监测的关键.一、必须及时确定污染物首先,对水污染事故的监测要立即进行.由于水体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调查分析蔷薇河非点源废水排放情况,结合相关统计资料,核算出蔷薇河非点源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结论表明,农田回归水污染是蔷薇河水体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及其产业化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常州市实际,分析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及其产业化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水污染的必然性,提出了实现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及其产业化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目的,介绍了构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6个子网,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网、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和锰三角地区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网络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技术体系、扩大监测网覆盖面、扩展监测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分析与环境目标可达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淮河流域水污染的特点,对实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对农村河流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控制农村河流水污染的措施进行了一些探析,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污水直排为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河道疏浚及测土配方施肥、循环利用等水污染防治措施,做到点面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就目前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指出,只有加强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才能确保水污染治理设施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1.样品和测试方法本工作所调查的样品为茂名油页岩矿的原矿及其燃烧后所成的灰渣.油页岩分别采自金塘矿区和羊角矿区的原矿堆;油页岩沸腾炉灰渣是采自茂名石油公司电厂沸腾炉的溢流渣.除尘器下斗灰,烟囱沉降灰.另外还采集了油页岩的烧石灰的渣,自燃烧渣(露天点燃)及  相似文献   

20.
《环境研究与监测》2007,20(1):1-2,60
一、2007年工作安排 1.1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努力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 一是切实做好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好《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通过建立科学决策、长效管理、清洁能源推广激励、市场运作、项目推动和科技支撑等六个机制,全面完成兰州市“123”清洁能源改造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稳定在全年的70%以上。二是加大黄河甘肃段水污染治理力度。根据《关于加强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以加快完成白银公司铜冶炼硫酸系统污染治理工程、新西部维尼纶废水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的建设,通过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改善黄河甘肃段水环境质量和完成水环境化学需氧量削减任务。三是加强二氧化硫控制区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以燃煤污染防治、烟控区建设、机动车污染防治和饮食油烟污染控制为主的综合整治措施,加大工业企业二氧化硫综合利用和治理力度,努力完成二氧化硫削减计划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